張受孔

《醫便》~ 卷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4)

1. 夏月諸症治例

上用水煎,入燈心一握,食遠服。

秘傳棗礬丸(附),治黃胖累有奇效。(附)

紅棗(一斤,去核),雞肫皮(四個,焙乾為末),皂礬(一兩),釅醋(一碗)

上為末,醋煮飛羅面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食遠酒下。

附:夏月時氣瘟疫,並傷寒傷風,並宜十神湯,隨兼症加減用。

川芎,白芷,麻黃,紫蘇葉(各七分),乾葛(一錢半),升麻(七分),陳皮,香附,芍藥(各八分)

上用姜三片,蔥白五寸,淡豆豉二錢半,水一鍾半,煎八分熱服。無汗惡寒發熱依本方。熱甚,加黃芩(一錢半),石膏(二錢)。有汗去麻黃、蔥白。

附:河間先生制雙解散,即防風通聖散合益原散是。專治夏月傷寒,時行瘟熱等症,隨所見症,加減用之,極為切當。但大黃、芒硝、麻黃三味,須對症漸加減。自利去大黃、芒硝。自汗去麻黃、蔥白,防風通聖散。(方見春類。)益原散,一名六一散。(方見本類前。)

白話文:

夏月諸症治例

將藥材用水煎煮,加入燈芯草一把,飯後服用。

秘傳棗礬丸(另附方劑),治療黃疸浮腫有奇效。

將紅棗(一斤,去核)、雞肫皮(四個,焙乾研磨成粉)、皂角刺(一兩)、濃醋(一碗)混合研磨成粉,用醋煮至藥粉成丸,丸藥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酒送服。

夏日瘟疫、傷寒、傷風等病症,都適合服用十神湯,再根據病情加減藥物。

配方:川芎、白芷、麻黃、紫蘇葉(各七分),葛根(一錢半),升麻(七分),陳皮、香附、芍藥(各八分)。

以上藥材,用薑三片、蔥白五寸、淡豆豉二錢半,加水一碗半煎煮,至八分熱服用。若無汗、惡寒發熱,則依此方服用。若發熱嚴重,則加黃芩(一錢半)、石膏(二錢);若已出汗,則去掉麻黃、蔥白。

河間先生所制的雙解散,就是防風通聖散與益原散的合方。專治夏日傷寒、流行性感冒等病症,可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十分恰當。但大黃、芒硝、麻黃三味藥需根據病情逐步加減。若大便稀溏,則去掉大黃、芒硝;若自汗,則去掉麻黃、蔥白。(防風通聖散的方劑,請參考春季篇;益原散,又名六一散,方劑請參考本書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