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受孔

《醫便》~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男女論

氣虛,加人參、黃耆(蜜炙,各一兩)。婦人去黃柏,加川芎、香附、細實條芩(俱酒炒,各一兩)。

上藥各擇精製,各秤淨為末,不犯鐵器,用前蒸熟河車搗爛,並汁和為丸。若河車肥大,量加些藥末,不必用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湯下,有病一日二服。

按:此方比古用之更效。若稟氣虛,或斫喪太過太早者,尤宜用之。

四物湯(五),治男婦血虛諸症,為婦人之總藥。

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各等分)

上用姜一片,水煎服。兼有他症,照古法加減用。

四君子湯(六),治男婦氣虛,脾胃諸症。

人參(一錢五分),白朮(三錢),白茯苓(二錢),甘草(一錢)

上用薑棗煎,食遠服。兼有他症,照古法加減用。

八物湯(七)

氣血虛弱,即前二方合用。兼症亦照古法加減用。

十全大補湯(八),治男婦諸虛不足,五勞七傷,生血氣,補脾胃。即前八物湯一兩,如黃耆一錢二分,肉桂八分,薑棗煎服。

補中益氣湯(九),治勞倦傷脾,喜怒憂恐,耗損元氣,榮衛不調,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此方主之。

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三分),甘草(七分,以上三味除濕熱煩熱之聖藥也),白朮(一錢),當歸身(一錢),陳皮(七分),升麻,柴胡(各五分)

上用姜一片,棗一枚,煎服。兼症照東垣法加減用。

人參飲(十),人遇勞倦辛苦過多,即服此方,免生內傷發熱之病,主於補氣。

黃耆(蜜炙,錢半),人參(一錢半),甘草(炙,七分),陳皮(去白,一錢),白朮(一錢二分),五味子(二十粒,打碎),麥門冬(去心,一錢)

上用生薑二片,大棗二枚,水一鍾半,煎八分,食前服。勞倦甚加熟附子(四分)。

當歸飲(十一),人遇勞心思慮,損傷精神,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即服此方。補血為主。

人參(一錢五分),當歸身(一錢五分),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白芍藥(酒炒,一錢),山梔(五分),白茯神(去皮心,一錢),酸棗仁(炒,一錢),生地黃(薑汁洗,五分),甘草(炙,五分),陳皮(五分),川芎(五分)

上用姜二片,大棗一枚,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

補陰散即滋陰降火湯(十二),治陰虛火動,盜汗發熱,咳嗽吐血,身熱脈數,肌肉消瘦,少年中年酒色過傷成癆者,服之極效。

川芎(一錢),當歸(一錢三分),白芍藥(一錢二分),黃柏(七分,蜜水浸,火炙),天門冬(一錢,去皮心),白朮(炒,一錢二分),陳皮(去白,七分),乾薑(炒紫色,三分),知母(一錢,蜜水拌炒),生地黃(五分,酒洗),甘草(炙,五分),乾薑(炒紫色,三分),知母(一錢,蜜水拌炒),生地黃(五分,酒洗),甘草(炙,五分),熟地黃(一錢)

白話文:

[男女論]

氣虛者,服用人參、黃耆各一兩(黃耆蜜炙)。婦女則去除黃柏,另加川芎、香附、細辛各一兩(俱酒炒)。

將所有藥材精選、秤重研磨成粉,過程中避免接觸鐵器。用蒸熟搗爛的河車(海馬)與藥粉和勻製成丸藥。如果河車體型較大,可以適量增加藥粉,不必加蜂蜜。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以米湯送服,如有疾病,一日服用兩次。

此方比古代的更有效,尤其適合先天體質虛弱或過度勞累者。

四物湯(五):治療男女血虛諸症,是婦科常用方劑。

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各等份)

加生薑一片,水煎服。若有其他症狀,可依古方加減藥材。

四君子湯(六):治療男女氣虛、脾胃相關疾病。

人參一錢五分、白朮三錢、白茯苓二錢、甘草一錢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飯後服用。若有其他症狀,可依古方加減藥材。

八物湯(七):

治療氣血虛弱,即四物湯與四君子湯合用。若有其他症狀,可依古方加減藥材。

十全大補湯(八):治療男女各種虛弱症狀、五勞七傷,補血氣、健脾胃。即八物湯加黃耆一錢二分、肉桂八分,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九):治療勞倦傷脾,情緒起伏(喜怒憂恐)導致元氣耗損,榮衛失調,出現寒熱症狀,皆因脾胃氣虛所致,此方主治。

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三分、甘草七分(以上三味藥能除濕熱煩熱)、白朮一錢、當歸身一錢、陳皮七分、升麻、柴胡各五分

加生薑一片、大棗一枚水煎服。若有其他症狀,可依張仲景(東垣)方法加減藥材。

人參飲(十):勞倦辛苦過度者服用,預防內傷發熱,主補氣。

黃耆(蜜炙,半錢)、人參(一錢半)、甘草(炙,七分)、陳皮(去白,一錢)、白朮(一錢二分)、五味子(二十粒,打碎)、麥門冬(去心,一錢)

加生薑二片、大棗二枚,水煎服,飯前服用。勞倦嚴重者,可加熟附子四分。

當歸飲(十一):勞心過度,損傷精神,出現頭暈目眩、心慌氣短、驚悸煩熱等症狀者服用,主補血。

人參(一錢五分)、當歸身(一錢五分)、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白芍藥(酒炒,一錢)、山梔子(五分)、白茯神(去皮心,一錢)、酸棗仁(炒,一錢)、生地黃(薑汁洗,五分)、甘草(炙,五分)、陳皮(五分)、川芎(五分)

加生薑二片、大棗一枚水煎服,飯後服用。

補陰散(即滋陰降火湯)(十二):治療陰虛火旺,盜汗發熱,咳嗽咯血,身熱脈數,肌肉消瘦,因縱欲過度導致癆瘵的青少年及中年人服用,療效顯著。

川芎(一錢)、當歸(一錢三分)、白芍藥(一錢二分)、黃柏(七分,蜜水浸泡後火炙)、天門冬(一錢,去皮心)、白朮(炒,一錢二分)、陳皮(去白,七分)、乾薑(炒至紫色,三分)、知母(一錢,蜜水拌炒)、生地黃(五分,酒洗)、甘草(炙,五分)、乾薑(炒至紫色,三分)、知母(一錢,蜜水拌炒)、生地黃(五分,酒洗)、甘草(炙,五分)、熟地黃(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