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集》~ 卷三 (7)
卷三 (7)
1. 小兒門
又方,治小兒口瘡通白者,及風疳瘡蝕透者。
以白殭蠶炒,令黃色,拭去蠶上黃肉毛,為末,用蜜和敷之,去風熱也。
圖經方,治撮口。
取原蠶蛾二枚,炙黃研末,蜜塗口唇內。
子母秘錄方,治撮口。
以夜合花枝煮濃汁,拭口,並洗。
千金保命丹,治小兒一切痰喘,急慢驚風,撮口臍風。但能開口,灌下無不活者。
牛黃、冰片、琥珀一錢,甘草二分,黃連(薑汁炒)、全蠍、殭蠶各三分,硃砂、明天麻(麵裹煨),膽星各四兩,共為細末,磁罐蠟封,勿令出氣。每五、七釐薄荷、燈心、金銀煎湯,不拘時溫服。
夜啼,蟬蛻(二十個去頭足)、燈花三分、乳香末一錢(竹葉炙過),上為細末,每用一匙,燈草湯下。
治小兒泄瀉,木鱉子一個(麵裹煨熟去殼),小丁香三粒,共為末,唾丸,入小兒臍,以舊膏藥封之。
安神丸,定驚。
天冬、牙硝、白茯苓、山藥、寒水石各五分,硃砂三錢,甘草五錢,龍腦一字,研末之,煉蜜丸如雞豆大,每服一丸,沙糖水化下。
灸治(治急驚):灸百會穴前一寸,若不瘥,灸兩肩頭及人中各三壯,艾小麥大。
八反膏,治小兒積塊發熱。
硼砂五錢,梔子二兩,白蘿蔔皮一兩,皮硝二兩,雞子一個,腳油二兩,蔥白五枚(連須用),蜂蜜一酒鍾,紙攤貼,布絹纏定。
丁奚哺露,凡小兒手足極細,項小骨高,尻削體痿,臍突號哭,胸陷,名丁奚。虛熱往來,頭骨分開,翻食吐蟲,煩渴嘔噦,名哺露,最為難治。
用青皮、陳皮、莪朮、白豆蔻仁、川芎、五靈脂、檳榔、蘆薈各五錢,木香、使君子肉(焙)、蝦蟆(灰)各三錢,細末之,以豬膽汁浸蒸餅,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水飲下。有熱薄荷湯下。
盤腸內釣(腹中急痛乾啼),用乳香、沒藥、木香、薑黃各四錢半(另研),木別十二個,去殼研成膏。以木別膏和四味入煉蜜少許,丸櫻桃大,煎鉤藤湯化下,次服魏香散,用莪朮五錢,真阿魏一錢,先以溫湯化開阿魏,浸莪朮一日夜,焙乾末之,每服半錢,紫蘇米飲空心服。
天吊症,(壯熱翻眼,手足搐掣,皆因痰滯經絡,頭目反仰,名曰天吊。由乳母過食熱物,蘊毒兼挾風邪所致。但解利風熱,則應手而愈),用滴乳一錢(另研),天竺黃一錢半,雌黃(另研)、臘茶、枯礬各一錢,甘草(炙)、荊芥穗(炒),綠豆一百粒(半生半炒),赤腳蜈蚣一條(酒浸,炙),細末之,每服半錢,煎人參薄荷湯調下。
又方(治天吊潮熱),鉤藤、人參各半分,全蠍、天麻各一分,犀角、甘草(炙)各半分,末之,每服一錢,水半鍾,煎五分溫服。
走馬牙疳,(口內生瘡,牙齦潰爛,齒黑欲脫,或出血臭氣,大夫婦女俱同),白芷五錢,馬牙硝、銅青各一錢、麝香一字,末之敷口角,擦齒上,仍服蟾酥丸;又用蚵蚾(燒)、黃連、青黛各等分,入麝香少許為末,敷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口瘡和風疳瘡
用炒黃的白殭蠶,去除上面的黃色肉毛,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塗在患處,可以去除風熱。
治療撮口
取兩隻原蠶蛾,烤黃後磨成粉末,用蜂蜜塗抹在嘴唇內。
治療撮口
用夜合花枝煮濃汁,擦拭並清洗嘴巴。
治療小兒痰喘、急慢驚風、撮口臍風
(此藥方用於小兒,只要還能張開嘴,灌下藥就能活命) 牛黃、冰片、琥珀各一錢,甘草二分,薑汁炒過的黃連、全蠍、殭蠶各三分,硃砂、麵裹煨過的明天麻、膽星各四兩,一起磨成細末,裝在磁罐中用蠟封好,防止藥氣散失。每次服用五到七釐,用薄荷、燈心草、金銀花煎湯,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小兒夜啼
蟬蛻(二十個,去除頭足)、燈花三分、乳香末一錢(用竹葉烤過),一起磨成細末,每次用一匙,用燈草湯送服。
治療小兒腹瀉
木鱉子一個(用麵包裹煨熟後去殼),小丁香三粒,一起磨成粉末,用唾液調成丸狀,放入小兒肚臍,用舊膏藥貼上。
安神定驚藥丸
天冬、牙硝、白茯苓、山藥、寒水石各五分,硃砂三錢,甘草五錢,龍腦一字,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如雞豆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沙糖水化開送服。
灸法治療急驚
在頭頂百會穴前一寸處艾灸,如果沒好轉,再灸兩肩頭和人中各三次,艾炷如小麥粒大小。
治療小兒積塊發熱的藥膏
硼砂五錢,梔子二兩,白蘿蔔皮一兩,皮硝二兩,雞蛋一個,腳油二兩,連須的蔥白五枚,蜂蜜一酒盅,用紙攤開貼在患處,用布或絹固定。
丁奚哺露的治療
(丁奚指的是小兒手腳極細,脖子小,骨頭突出,屁股消瘦,身體痿弱,肚臍突出,哭鬧不止,胸部凹陷;哺露是指虛熱反覆,頭骨分開,吃東西後吐出蟲子,煩渴嘔吐,都是很難治療的病症。) 用青皮、陳皮、莪朮、白豆蔻仁、川芎、五靈脂、檳榔、蘆薈各五錢,木香、焙過的使君子肉、蝦蟆灰各三錢,磨成細末,用豬膽汁浸泡蒸餅,做成麻子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水送服。如果有發熱,用薄荷湯送服。
治療盤腸內釣(腹中急痛,乾哭)
乳香、沒藥、木香、薑黃各四錢半(另外研磨),木鱉子十二個,去殼磨成膏狀。將木鱉子膏和四味藥加入少許煉蜜,做成櫻桃大的藥丸,用鉤藤湯化開送服。接著服用魏香散,用莪朮五錢,真阿魏一錢,先用溫水化開阿魏,浸泡莪朮一日夜,焙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紫蘇米湯空腹服用。
治療天吊症
(天吊症是指高熱、翻白眼、手腳抽搐,都是因為痰液阻滯經絡,導致頭部和眼睛向上翻。此症多由哺乳期婦女食用過多熱性食物,導致體內蘊積毒素並夾雜風邪引起。只要能疏散風熱,就能很快治癒。) 用滴乳一錢(另外研磨),天竺黃一錢半,雌黃(另外研磨)、臘茶、枯礬各一錢,炙甘草、炒荊芥穗,綠豆一百粒(一半生一半炒),酒浸後炙過的赤腳蜈蚣一條,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人參薄荷湯調服。
治療天吊潮熱
鉤藤、人參各半分,全蠍、天麻各一分,犀角、炙甘草各半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半鍾煎煮五分後溫服。
治療走馬牙疳
(走馬牙疳是指口內生瘡,牙齦潰爛,牙齒發黑快要脫落,或出血有臭氣,成人和小孩都會得。) 白芷五錢,馬牙硝、銅青各一錢、麝香少許,磨成粉末敷在嘴角,擦在牙齒上,然後服用蟾酥丸;也可以用燒過的蚵蚾、黃連、青黛各等分,加入少許麝香磨成粉末,塗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