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回本書目錄

1. 卷一

2. 傷寒

3. 人參煮散

治內傷寒冷、外傷寒氣、嘔吐煩熱、頭疼、身不疼、及氣虛傷寒。

人參(一兩),白朮(三分),陳橘皮(去白),乾薑(炮),杏仁(去皮尖)

甘草(炙),枳殼(各半兩),芍藥(三分),蠻姜(一分,聖濟總錄作高良薑)

上九味同為末,每服二錢,生薑五片,棗二枚,水一盞,煎至七分,熱服,再以稀粥助之,汗出瘥。

白話文:

人參煮散適用於治療內臟受寒、外感寒邪、嘔吐煩躁發熱、頭痛、全身疼痛以及氣虛傷寒等症狀。

藥方組成:人參一兩、白朮三分、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炮製過的乾薑、去皮尖的杏仁各適量;炙甘草、枳殼各半兩;芍藥三分;高良薑(或蠻姜)一分。

用法:將以上九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以五片生薑、兩枚紅棗和一杯水煎煮至七分,趁熱服用,再用稀粥助食,待出汗後症狀即可痊癒。

4. 金沸草散

治傷寒壯熱、風氣壅盛、頭目心胸不利,婦人血風朝發、丈夫風氣上攻,狀如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疼、項筋緊急,時發寒熱,皆類傷風,有寒氣則出汗,如風盛則解利。

荊芥穗(四兩),旋覆花(三兩),前胡(三兩),半夏(一兩,洗淨,薑汁略浸),赤芍藥(一兩),麻黃(去節,三兩),甘草(一兩,炙。)

上七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棗同煎,至六分,熱服,如汗出,並三服,陳自明管見良方,但頭不疼,項不強,為異耳。

白話文:

金沸草散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熱、風邪鬱積導致的頭暈目眩、胸悶氣促等症狀,以及女性因血虛風盛引起的頭痛、男性因風邪上犯導致的頭暈目眩等症狀。症狀表現為上腹部脹滿,如同痰飲阻塞,伴隨高燒、頭痛、頸項僵硬,時而發冷發熱,類似傷風感冒,如果體內有寒氣則會出汗,如果風邪較盛則會腹瀉。

藥方組成:荊芥穗四兩、旋覆花三兩、前胡三兩、半夏一兩(洗淨,用薑汁略微浸泡)、赤芍藥一兩、麻黃(去節)三兩、炙甘草一兩。

以上七味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加入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煎至六分,趁熱服用。如果服用後出汗,則連服三次即可。這是陳自明醫生認為有效的方劑,但如果頭痛和頸項僵硬的症狀都不存在,則此方可能不適用。

5. 石膏散

治傷寒,頭疼不可忍者。

石膏(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何首烏(五錢),乾葛(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一片,水一盞同煎,至八分溫服。

白話文:

石膏散

治療傷寒,頭痛劇烈難忍。

將石膏一兩、麻黃(去根節)一兩、何首烏五錢、乾葛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生薑一片,用水一盞煎煮,至八分溫熱服用。

6. 太一散

治傷寒頭痛。

大附子(一兩,炮,去皮臍),甘草(半兩,生,石葦半兩,去毛),石膏(二兩),滑石(二兩)

上五味,同為細末,每服二錢,蔥白薄荷茶調下。

白話文:

太一散

治傷寒引起的頭痛。

配方:炮製去皮臍的大附子一兩、生甘草半兩、石葦半兩(去毛)、石膏二兩、滑石二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蔥白和薄荷茶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