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人參訶子散

治傷寒氣不順,食嘔,胸膈不利,有時泄瀉。

白話文:

治療感冒後氣息不順,吃東西容易嘔吐,胸口感到不舒暢,有時會腹瀉。

人參,乾葛,厚朴(去皮),地黃(各二分),丁香(一分),訶子(七枚),豆蔻(一個,去皮。)

上七味,同為末,水一盞,末二錢,入生薑棗同煎,熱服。

白話文:

人參、乾葛、厚朴(去掉外皮)、地黃(各取二分),丁香(取一分),訶子(取七枚),豆蔻(取一個,去掉外皮)。

2. 沉香散

治傷寒嘔,結痞,心胸真氣虛弱,脈息沉細,正氣補元奪命。

白話文:

治療傷寒引起的嘔吐,胸膈有痞塞感,心胸部的真氣虛弱,脈搏沈細,應該用補益正氣的方法來增強體質。

沉香,舶上茴香,青橘皮(去皮),蓽澄茄,胡椒,川楝子,陳橘皮(去白,各一兩。)

白話文:

沉香、舶上茴香、青橘皮(去皮)、蓽澄茄、胡椒、川楝子、陳橘皮(去白,各一兩。)

上七味,同生杵為末,如患者。但得心頭有氣,未斷亦服之,每服二錢,蔥白三莖,各長一寸,擘破,入酒,並童子小便。各半盞,煎至六分,放溫和滓服,患重者,不過三兩服,氣正脈生。

白話文:

將上列七種藥物,一同搗成細末,如患者病危,但仍有心跳,未斷氣時,即服此藥,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三根蔥白,每根長一寸,切碎,放入酒中,再加入童子小便,各半杯,煮至六分,待溫熱後,去除渣滓,讓患者服用。病情嚴重的患者,服用三到兩次,即可氣血順暢,脈搏恢復正常。

3. 柴胡散

治傷寒日數過多,心中氣悶,或發疼痛,狂言不定,煩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程過長,出現心煩氣悶,或者胸痛,胡言亂語,焦躁難眠,以及大小便不通的症狀。

柴胡(一兩,去苗),大黃(一兩),朴硝(一兩),甘草(半兩),枳殼(一兩,去穰。)

白話文:

柴胡(60克,去掉枝葉)、大黃(60克)、朴硝(60克)、甘草(30克)、枳殼(60克,去掉果肉)。

上五味為末,每服三大錢,水三盞,煎至六分溫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或當此候,吃下毒氣藥,通利,即不用服柴胡散,或狂言須服大有奇效。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大錢,以三杯水煎煮至剩六分,溫服。一天只服用兩次,不可服用過多。等待大小便通暢後,自然就會出汗。或者在此期間,服用解毒藥物,使通便利暢,就可以不用服用柴胡散。或者有狂言症狀,服用柴胡散會有奇效。

4. 陷胸散

治心胸悶結,喘不定,服之自汗出。

白話文:

治療心胸悶痛,呼吸不順,服用後會自然出汗。

大黃(一兩半),甘草(半兩),枳殼(半兩,去穰)

上三味為末,每服三錢,水七分盞,煎二三沸,溫和滓服,汗出為度,六日內,多使此散,如無證不用。

白話文:

大黃(7.5公克),甘草(2.5公克),枳殼(2.5公克,去除果核)

5. 豆蔻散

治兩感傷寒、結胸,壯熱惡寒,飲食不下,大小腸秘塞,陰毒昏沉,臍下水結,撮痛,四肢逆冷,心躁,不省人事,食癥結聚,心下逆滿,坐臥不省。

白話文:

用於治療由風寒引起的外感症狀,胸悶氣結,發燒怕冷,飲食不下,大便和小便不通暢,陰毒引起的昏沉,臍下腹部脹滿,按壓疼痛,四肢冰涼,心煩意亂,神志不清,及穢物不消化結聚,心口不滿,坐著躺著都不舒服。

肉豆蔻(二枚),麻黃(去根,一分),木香(一分),緙蛜𧌴(五個,糯米炒令黃,去米),吳茱萸(一銖),白朮(一分),乾薑(二銖,炮,大黃八銖,濕紙裹,煨,訶黎勒二枚,炮),茯苓(去皮,八銖),甘草(一分,炙,附子八銖,炮,去皮),青橘皮(二七片),桂心(三銖),檳榔(二枚),當歸(一分)

白話文:

肉豆蔻(兩粒)、麻黃(去除根部,一分)、木香(一分)、緙蛜𧌴 (五個,先與糯米一起炒至米泛黃色,再將糯米挑出,只留緙蛜𧌴)、吳茱萸(一銖)、白朮(一分)、乾薑(兩銖,烤過,大黃八銖,用濕紙包住,蒸煮)、訶黎勒兩枚(烤過)、茯苓(去皮,八銖)、甘草(一分,烤過,附子八銖,烤過,去皮)、青橘皮(二十七片)、桂心(三銖)、檳榔(兩粒)、當歸(一分)

上一十六味,同為細末,每服三錢,棗三枚,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後熱服,蓋覆。若胸腹內痛,空心服必效,如稍溏利,無妨。

白話文:

將前述的十六種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三錢藥末,加入三顆紅棗,再倒入一杯水,一起煎煮至藥液剩下七分之二時,即可熄火,在飯後趁熱飲用,並蓋上蓋子密封一段時間。如果胸腹內疼痛,可以在空腹時服用,必有顯著療效;若是服用後出現輕微便溏或腹瀉,無需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