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緩遺風》~ 和緩遺風捲上 (4)
和緩遺風捲上 (4)
1. 楊慎之夫人
氣血凝滯,經絡積久,釀成肉瘤;一經刀割,瘤已平復,無如血去過多,元氣大受戕傷。血屬陰,氧氣屬陽,血與氣為相輔,陰與陽為交戀。陰虛則陽無以戀,血虛則氣無以附,遂使陽氣逆升於上,耳有嗚響,頭有昏蒙,脘時痛噯時升,左脈弦細,右脈弦滑,舌質中底俱見薄白。中焦脾胃有濕有痰,下焦脾腎陰虛血虛。
治法培其中,藉搜濕痰,參用益其下,以滋陰血。
潞黨參、姜皮炒當歸、茯神、甘杞子、茯苓、制首烏、淮牛膝、炙草、廣皮、白芍、冬桑葉
白話文:
【楊慎之夫人的情況】
她因為氣血運行不暢,長時間下來,導致了肉瘤的形成。雖然經過手術切除後,肉瘤已經消失,但是失血過多,導致她的體力受到了嚴重的損耗。在人體內,血液屬於陰性,而氣則屬於陽性。血液和氣是相互依存的,陰性和陽性也是相輔相成的。陰虛的話,陽性就失去了依附;血虛的話,氣也失去了附著點,因此導致了體內的陽氣逆流向上,出現了耳鳴、頭暈、胃部時常疼痛且脹氣,左側脈象細弱且緊繃,右側脈象弦且滑,舌頭的表面呈現薄薄的一層白色。
她的中焦脾胃有濕氣和痰,下焦的脾腎則是陰虛血虧。
治療方法主要是要強化中焦,排除濕氣和痰,同時滋補下焦,滋養陰血。
使用的藥物包括:潞黨參、當歸(炒過的)、茯神、枸杞子、茯苓、製首烏、淮牛膝、炙草、陳皮、白芍、冬桑葉。
2. 邱問庵
肺為貯痰之器,痰多則肺實;腎為吸氣之源,氣升則腎虛。虛者真虛,實者假實。肺居上焦屬陽,上焦失宣則陽津隧氣外越,故多汗;腎位下焦屬陰,下焦失納則陰液隨氣內耗,故多喘。多汗多喘,真陽唯恐竭蹶;少眠少寐,真陰猶慮涸絕。扶陽則害陰,益陰則損陽。調治之法殊為牽制。
頃診六脈弦細無神,時常四肢厥冷不暖。人身賴陽氣維持,圖治先系陽為要務,滌痰納氣又不可廢。錄方還祈谷宜先生酌政。
青龍骨、茯苓、綿耆皮、蛤蚧、尼左、牡蠣、淡甘草、半夏、舢川旦母、橘紅、惟牛膝、桂枝、炒白芍、海浮石
白話文:
[邱問庵]表示:肺臟是儲存痰液的器官,如果痰多的話,會導致肺部功能過於壅塞;腎臟是吸入氣息的根本,若氣息上升過多,則會造成腎臟虛弱。虛弱是真的虛弱,壅塞其實是假象的壅塞。肺臟位於上焦,屬性為陽,如果上焦的功能無法正常運作,身體的陽氣和津液就會往外流失,因此會出現多汗的症狀;腎臟位於下焦,屬性為陰,如果下焦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則陰液會隨著氣息的內耗而減少,因此會有呼吸急促的現象。多汗和喘息頻繁,真陽可能會因此而衰竭;睡眠不足,真陰也會有乾涸的危機。如果加強陽氣,可能會傷害到陰氣;如果滋養陰氣,可能會損害到陽氣。在治療上,這種相互牽制的問題十分棘手。
剛剛診斷您的脈象,呈現出弦細且無力的特徵,您也常有四肢冰冷的現象。人體需要陽氣來維持生命活動,所以在治療上,首要目標是調理陽氣,但清除痰液和調整氣息也不能忽視。以下是治療方案,請谷宜先生斟酌修改。
藥方包括:青龍骨、茯苓、綿耆皮、蛤蚧、尼左、牡蠣、淡甘草、半夏、舢川旦母、橘紅、牛膝、桂枝、炒白芍、海浮石。
3. 又二
平時飲多而痰少,現在痰多而飲少。飲為陽衰陰盛,非真陰之有餘;痰為陽盛陰衰,非真陽之有餘。痰味非咸定,非水泛之為痰;痰見濃綠,卻是濕勝之為痰。氣逆而不喘,非腎氣也;氣升而多咳,是肺氣也。也有時脘悶,也有時懊儂,顯然濕痰蟠聚其中,遂使升降失司。常度動輒有汗,此肺氣之過泄;四肢畏寒,乃脾陽失鼓舞。
脈象弦細而無韻,舌質黃膩而不燥。益氣煦陽為治痰之本;潛火利陰是治痰之標。錄方於左,即請谷宜先生酌政。
吉林參鬚川附炒米仁戈製半夏橘紅炙甘草礞石淮牛膝旋覆花桂枝炒白芍茯苓海石竹二青
白話文:
[又二],內容如下:
平時喝水很多但產生的痰卻不多,現在卻痰多得嚇人,喝水反而變少了。喝水多是因為身體裡的陽氣減弱,陰氣過剩,但這不代表陰氣真的過多了;痰多則是因為陽氣過剩,陰氣減弱,但這也不代表陽氣真的過多。痰的味道不一定都是鹹的,這並不能說明痰就是水液代謝失調造成的;如果痰色濃綠,那纔是濕氣過重導致的痰。氣息上逆但不喘,這並不是腎的問題;氣往上衝且咳嗽頻繁,這纔是肺部的問題。有時候會感覺胃部悶堵,有時候又會感到煩躁不安,這顯然是濕氣和痰液在體內糾纏,使得身體的氣機運行失調。經常一活動就出汗,這是肺部的氣血過度洩漏;四肢怕冷,這說明脾臟的陽氣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脈搏呈現出弦細無力的特徵,舌頭上有一層黃膩的舌苔,但並不乾燥。因此,補充元氣、溫養陽氣是治療痰症的根本;清熱利濕、滋潤陰液是治療痰症的關鍵。以下是一份治療方案,請谷宜先生斟酌修改。
藥方:吉林的人參鬚、四川的附子、炒過的大米、炒過的薏仁、炮製的半夏、橘紅、炙甘草、礞石、淮牛膝、旋覆花、桂枝、炒過的白芍、茯苓、海浮石、竹茹、青皮。
4. 周湘云
溲中有濁,濁中有精,腎陰暗耗,酒能肋濕,濕勝作瀉,脾陽亦虧,中焦氣分又有濁痰,機關流利為之失司,筋骨或有痛楚,肢體或有痠軟,膈上自覺窒滯,頭目亦覺昏暈。左脈沉弦,右脈滑大,當以硫補陽明,藉以流利機關。
潞黨參、川萆薢、建麯、益智仁、法半夏、茯苓、杜仲、廣皮、熟於朮谷、芬甘草梢、砂亮。
白話文:
小便中出現渾濁,這渾濁物質中含有精液,表示腎臟的陰性能量正在悄悄地被消耗。酒精會助長濕氣,當濕氣過重時,就會導致腹瀉,同時脾臟的陽性能量也會受損。在身體的中上部位,存在著渾濁的痰液,使得身體機能運轉不順。可能偶爾會感到筋骨疼痛,肢體酸軟,胸膈部有壓迫感,頭腦也感覺到昏沉。
左手脈象呈現沉而弦的狀態,右手脈象則是滑且大的型態。應當使用藥物來滋補脾胃,以改善身體機能的運轉。藥方包含:潞黨參、川萆薢、建麯、益智仁、法半夏、茯苓、杜仲、廣皮、熟於朮谷、芬甘草梢、砂亮等藥材。
5. 徐榮甫(郎)
先天不足,後天失培,積濕化蟲,釀疳成癆,脾不鼓動,四肢自覺寒冷,脹及少腹,肝木亦有橫逆,稍有咳嗆,脈不數大現,幸大便尚未溏薄,趁早調治,或可轉機。
五穀蟲、茯苓、神麯、金鈴子、雞金皮、白蕪荑、延胡、冬瓜子、青皮、大腹皮、胡黃連、乾蟾腹、榧子肉。
白話文:
[徐榮甫(郎)],他的身體狀況是因為先天條件就不太好,加上後天調養不周全,導致體內濕氣積聚,進而產生寄生蟲問題,久而久之形成消耗性疾病。脾胃功能弱,無法有效運化食物,所以四肢常感到冰冷。腹部有脹氣的現象,甚至影響到肝臟的功能,有時會有咳嗽和喉嚨痛的情況,但還好脈搏頻率和強度都還算正常,更幸運的是,他的排泄情況還沒出現嚴重的稀便。如果能趁早進行調理治療,或許還有機會改善病情。
在藥物方面,他建議使用五穀蟲、茯苓、神麯、金鈴子、雞金皮、白蕪荑、延胡、冬瓜子、青皮、大腹皮、胡黃連、乾蟾腹、榧子肉這些草藥來進行治療。
6. 張連生母
脘痛及背,背痛及脅,輾轉不痊已,越四月脹甚。中脘積濕積痰,阻氣阻絡。肝木素鬱,勃鬱則化火,自覺腹有熱氣,即鬱火也。舊春右手似痹似酸,今春左足似麻似本,左右升降交錯,陰陽道路窒礙,升多降少,肺亦受害,喉癢咳嗆是其徵也。一團氣火濕痰,互相膠聚於中,遂使脾失其司,胃失其市,飲食為之易停,更衣為艱。
痛屬乎氣,氣屬無形,氣之升降無定,痛之上下無常。脈象兩關弦澀,舌質中央薄膩。治法疏肝之郁,宣胃之滯,藉此潛降氣火,疏化濕痰,俾肝胃和則氣絡自通,氣絡通則痛自止。
玟瑰花露、竹茹、八月扎、川鬱金、青皮、玉蝴蝶、九香蟲、金鈴子、橘絡、瓜蔞皮、姜半夏、絲瓜絡、桂枝、炒白芍、左金丸。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張連生母親的病情及治療方法。她先是感到胸口和背部疼痛,疼痛甚至延伸到側腹部,病情反覆持續了四個月後,腹部脹滿的情況更加嚴重。這是因為她的中脘(胃部)積累了過多的濕氣和痰,阻礙了氣血的運行。她的肝臟長期鬱悶,鬱悶的氣息轉化為火氣,她自己能感覺到腹部有一股熱氣,這就是鬱悶所導致的火氣。
去年春天,她的右手出現類似麻痹和痠痛的症狀,今年春天,左腳又出現類似麻木和沉重的感覺,左右肢體的症狀交替出現,顯示出體內陰陽循環的通道被阻塞,氣的上升多於下降,這也影響到了肺部,喉嚨癢和咳嗽是肺受影響的徵兆。一團由氣、火、濕、痰相互纏繞在腹部中,讓脾胃的功能受到影響,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排便困難。
疼痛是由氣血不順引起的,氣血無形,其運行方向不定,所以疼痛的位置也會隨之變化。從脈象來看,兩關(手腕內側的脈搏)呈現出弦澀的特徵,舌苔中心部位較薄且滑膩。因此,治療的方法是疏解肝氣鬱結,消除胃部滯留,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氣火,化解濕痰,當肝和胃恢復和諧,氣血自然會暢通,疼痛就會停止。
開出的藥方包括:玟瑰花露、竹茹、八月扎、川鬱金、青皮、玉蝴蝶、九香蟲、金鈴子、橘絡、瓜蔞皮、姜半夏、絲瓜絡、桂枝、炒白芍、左金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