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之

《和緩遺風》~ 和緩遺風捲上 (5)

回本書目錄

和緩遺風捲上 (5)

1. 溫馥園

營虛胃弱,風淫未疾,兩手麻而難握,兩足木而不仁,此半年之久病,不足以為慮也。現在朋吃緊者,氣升呃忒頻作,舌質燥絳無津,脈象細弦無神,陽津耗於上,陰液衰於下,離脫兩字,不得不防。究其呃忒之源,定是下元不固,衝任之氣無以歸納,濁陰之邪乘機上逆。氣升屬肝,鎮肝為圖治之扼要;液燥屬腎,滋腎亦為理必需。

大熟地、淡從蓉、代赭石、吉休參、淮牛膝、麥冬、刀豆子、全覆花、左牡蠣、白芍、炙甘草、柿子蒂

白話文:

病人原本就體虛,胃口不好,最近手麻无力,脚也麻木没有知觉,这种症状已经持续半年了,不算严重。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他经常打嗝,舌头干燥发红,没有津液,脉象细小无力,说明阳气上浮,阴液下降,已经开始出现虚脱的迹象,必须小心。仔细分析打嗝的原因,应该是肾气不足,冲任二脉无法收敛,浊阴之邪趁机向上逆袭。打嗝属肝气上逆,所以要镇肝;舌燥属肾阴不足,所以要滋肾。可以用熟地、淡竹叶、代赭石、人参、牛膝、麦冬、刀豆、全瓜蒌、牡蛎、白芍、炙甘草和柿蒂等药材来治疗。

2. 潘調梅夫人

肝氣不調,肺絡失宣,風寒濕痰乘機蟠聚,右肋痛制偏,體廢楚,脘滿氣逆,咳而欲嘔,形寒形熱,脈弦脈滑,當調肝肺以宣氣絡。

吳萸炒川連鉤藤法半夏川鬱金冬桑葉白芥子瓜蔞皮白杏仁橘紅絲瓜格家蘇子竹二青。

白話文:

肝氣不順暢,肺部的經絡失調,導致風寒濕痰趁機積聚,右邊肋骨疼痛且偏向一邊,身體虛弱無力,胸口悶脹氣逆,咳嗽欲嘔,時而發冷時而發熱,脈象弦滑,應該調治肝肺以疏通氣絡。

方劑:吳茱萸炒川連、鉤藤、半夏、鬱金、桑葉、白芥子、瓜蔞皮、白杏仁、橘紅、絲瓜絡、蘇子、竹茹各二錢。

3. 金谷人夫人

情志不樂,心神不寧。五志之火鬱而上炎,亦腑之氣痹而不宣。火炎則生痰,氣痹則生脹。痰溢於口,如涎如沫。脹及於腹,如膈如窒。心怔仲而多疑,樅膽驚怯而少寤寐。頭暈目昏,巔脹耳嗚。胃納索然,更衣燥結。左脈弦滑,右脈弦細。陰陽逆亂,志意悖謬。治法鎮心寧神,參用清肝泄膽。

紫丹參、橘紅、紫石英、淨棗仁、陳膽星、淡甘草、青龍齒、白芍、淮麥、石決明、遠志、肉竹茹。

白話文:

心情鬱悶,心神不安。五臟之火悶在體內向上燃燒,同時臟腑的氣機也阻塞不通。火氣旺盛就會產生痰液,氣機不通就會產生脹痛。痰液溢出嘴巴,像口水一樣。脹痛蔓延到腹部,像是胸口被堵住一樣。心神恍惚,多疑善變,膽小怯懦,睡眠不佳。頭暈目眩,頭頂脹痛,耳朵鳴響。胃口不佳,大便乾燥。左手脈搏弦滑,右手脈搏弦細。陰陽失衡,思緒混亂。治療方法以鎮心寧神為主,並輔以清肝泄膽。藥材包括丹參、橘紅、紫石英、淨棗仁、陳膽星、淡甘草、青龍齒、白芍、淮麥、石決明、遠志、肉竹茹。

4. 又郎

肺與大陽為表裡,肺邪移於大腸,生有腸紅,繼而鼻涕中見紅,痰中亦紅,此肺熱而兼胃熱也。擬清肺參以清胃法。

桔梗、淡甘草、川石斛粉、丹皮、桑葉、辛夷、綿耆青、防風、甘菊花、白杏仁、茅根、前胡。

白話文:

肺和太陽經是表裡關係,肺的邪氣轉移到大腸,會導致腸道發紅,接著鼻涕、痰液裡也會出現紅色,這是肺熱同時伴隨胃熱的表現。治療方法要清肺同時也要清胃。

藥方如下:桔梗、淡甘草、川石斛粉、丹皮、桑葉、辛夷、綿耆青、防風、甘菊花、白杏仁、茅根、前胡。

5. 孫筱莊(媛)

前軀胸肋高突,名謂龜胸;後軀背脊高突,名謂龜背。有時痛掣,有時酸楚;咳嗆氣逆,如哮如喘;目紅鼻血,乍有乍無。脈象小弦而數,舌質淨白帶絳。臟腑之外,又入任督。壯水制火,以潛陽;善養金,柔木以滋陰。

西洋參、冬蟲草、白芍、炙龜板、牡蠣粉、丹皮、炙鱉甲、女貞子、橘紅、杞子、川旦、絲瓜絡。

白話文:

患者胸前肋骨突出,叫做龜胸;背部脊椎突出,叫做龜背。有時會感到疼痛抽搐,有時會覺得酸楚;咳嗽、呼吸困難,像哮喘一樣;眼睛發紅,鼻子流血,時有時無。脈象細小而快,舌頭乾淨發白,帶點紅色。病症不僅影響臟腑,還影響任脈和督脈。治療方向應以滋陰降火為主,補益腎水以潛藏陽氣,同時滋養肺金,柔肝以滋陰。

6. 某右

肺弱無神,舌光無澤。氣血耗則身體作痛,津液少則口中覺燥,八脈失固,帶下多也。

西洋參、杞子、真滁菊、牡蠣、佛手花、木蝴蝶、金櫻子、白芍、雲茯苓、桑葉、淨棗仁、夜交藤。

白話文:

肺氣虛弱,舌頭乾燥無光澤。氣血不足導致身體疼痛,津液減少導致口乾舌燥,八脈失調,導致白帶增多。

西洋參、枸杞子、真滁菊、牡蠣、佛手花、木蝴蝶、金櫻子、白芍、雲茯苓、桑葉、淨棗仁、夜交藤。

7. 孫成章

濕痰用事,機關欠利,腰介痛,足底亦痛,大便溏,形體畏寒,脈右滑,舌苔黃。健脾利胃以搜濕痰。

潞黨參、廣木香、雲苓、桂枝、炒白芍、綿杜仲、冬術、炙甘草、陽春砂、廣皮、炒粟殼、姜、半夏、紅棗。

白話文:

患者有濕痰阻滯,身體機能不佳,腰部和腳底都疼痛,大便稀軟,怕冷,脈象滑數,舌苔黃。需要健脾利胃,化解濕痰。處方:黨參、木香、雲苓、桂枝、白芍、杜仲、冬術、甘草、陽春砂、廣皮、炒粟殼、姜、半夏、紅棗。

8. 張瑞生

氣餘是火,火升血溢,痰中見紅是其徵也。陽動化風,濕勝釀痰,風旋清竅,頭或眩量,痰阻氣絡,脅或掣痛,脘有滿悶,夢有遺泄,脈象關弦尺大,治當熄風滌痰。旋覆花、川貝母、橘紅、雲茯神、冬桑葉、白蓮鬚、女貞子、全白芍、竹茹、石決明、絲瓜絡、真滁菊。

白話文:

當人體的氣息衰竭時,就如同火一樣,會向上升騰,導致血液外溢,痰液中出現紅色就是這種現象的徵兆。陽氣過於活躍就會化為風邪,而濕氣過盛則會產生痰液,風邪旋轉進入頭部,就會造成頭昏眼花,痰液阻塞氣血通道,則會導致脅肋疼痛、胸悶、夢遺等症狀,脈象表現為關脈、弦脈、尺脈增大。治療上應以熄風化痰為主,選用旋覆花、川貝母、橘紅、茯神、桑葉、蓮鬚、女貞子、白芍、竹茹、石決明、絲瓜絡、滁菊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