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緩遺風》~ 和緩遺風捲上 (1)
和緩遺風捲上 (1)
1. 上海沈賡生(壬子年首方)
胃熱則蟲動,蟲動則廉泉開,廉泉開則唾涎沫,此病能篇之言也,涎之源也。一由脾不攝其津,一由腎不納其水,唾之來也,半由水火之升騰,半由胃熱之蒸灼。木火消爍精華,形容為之日瘦,陽氣不潛於陰,寤寐為之日少。涎入於胃與火相搏,上擾請陽神識,有時煩躁,下阻濁道更衣,有時堅結。
在脈搏指而急,右脈搏指而滑。涎沫即是津液,津液即是至寶。愈唾愈傷,愈傷愈竭,陽動陰涸,在所不免。欲保陰液務在甘酸,欲潛氣火端在鹹苦。
青龍齒、棗仁、淮牛膝、川貝母、陳膽星、白芍、淡甘草、生竹茹、橘紅、茯神、左牡蠣、犀角汁。
白話文:
胃熱則蟲動,蟲動則廉泉開,廉泉開則唾涎沫,此病能篇之言也,涎之源也。
意思:當胃部有熱的時候,就會使蟲子(指胃裡的病氣)躁動,蟲子躁動就會導致廉泉穴(位於下巴,舌根下方)張開,廉泉穴張開就會出現唾液分泌過多的情況。這是一種常見的病症,也是唾液產生的根源。
一由脾不攝其津,一由腎不納其水,唾之來也,半由水火之升騰,半由胃熱之蒸灼。
意思:唾液分泌過多,原因一是脾臟失調,無法正常收納津液;二是腎臟虛弱,無法正常吸收水分。另外,一半的原因是水火失衡,導致水氣上蒸;另一半的原因是胃熱灼傷津液,導致津液外溢。
木火消爍精華,形容為之日瘦,陽氣不潛於陰,寤寐為之日少。
意思:由於胃火過旺,消磨了精華,導致身體日漸消瘦。陽氣不能歸於陰,讓人白天昏昏欲睡,晚上也難以安眠。
涎入於胃與火相搏,上擾請陽神識,有時煩躁,下阻濁道更衣,有時堅結。
意思:唾液流入胃部,與胃火相搏,向上擾亂心神,導致人煩躁不安;向下阻礙濁氣排出,導致便秘。
在脈搏指而急,右脈搏指而滑。涎沫即是津液,津液即是至寶。愈唾愈傷,愈傷愈竭,陽動陰涸,在所不免。
意思:脈象表現為指尖跳動急促,右手脈象滑利。唾液就是津液,津液是人體的至寶。唾液分泌越多,身體受到的損傷就越大,損傷越大,津液就越枯竭,陽氣亢盛,陰液虧損,這是不可避免的。
欲保陰液務在甘酸,欲潛氣火端在鹹苦。
意思:想要保護陰液,就要多吃甘酸的食物;想要收斂陽氣,就要多吃鹹苦的食物。
青龍齒、棗仁、淮牛膝、川貝母、陳膽星、白芍、淡甘草、生竹茹、橘紅、茯神、左牡蠣、犀角汁。
意思:這段文字列舉了治療該病症的藥物:龍齒、棗仁、淮牛膝、川貝母、陳膽星、白芍、甘草、竹茹、橘紅、茯神、牡蠣、犀角汁。
2. 又複方
風有癇症,近加唾涎。腎不納氣而為唾,脾不攝津而為涎。就此而論,關係脾腎。內經篇云:脾為涎,腎為唾,是其證也。涎沫為胃中之津液,津液乃身中之元氣。自唾涎沫巳逾匝月,津液竟日趨於困窮,元氣逐日淪於凋敞。胃納尚強,定是胃火。火盛不獨令涎沫而上湧,亦且灼津液而釀痰。
痰盛非特阻嬌臟之清通,抑且窒氣機之升降。寤寐或有或無,神識時躁時靜。左脈搏指為大,右脈弦急而滑。治當甘酸,一可補救津液,約束涎沫。參用鹹苦,半瀉膽胃實火,半潛龍相虛火。
青龍齒、茯神、橘紅粉、丹皮、犀角汁、左牡蠣、淡甘草、棗仁、白芍、川貝、陳膽星元。
白話文:
病症描述
病人患有風癇症,近期加重,伴隨唾液增多。中醫認為,腎氣不足導致唾液增多,脾氣不足導致涎液增多。由此可見,此病症與脾腎兩臟息息相關。正如《內經》所言:「脾為涎,腎為唾」,正是此病症的表現。
涎沫是胃中津液,津液是人體的元氣。患者自從出現唾涎增多已經一個多月了,津液日漸枯竭,元氣也逐漸衰敗。胃納功能尚可,應是胃火旺盛。
胃火旺盛不僅導致涎沫上湧,還會灼傷津液,進而產生痰液。
痰液過多不僅阻礙臟腑的正常運作,還會影響氣機的升降。患者時而清醒,時而昏睡,神志時而躁動,時而安靜。左脈搏洪大,右脈弦急而滑。
治療方案
治療應以甘酸為主,一方面補益津液,另一方面約束涎沫。同時佐以鹹苦,半瀉膽胃實火,半潛龍相虛火。
藥物:龍齒、茯神、橘紅粉、丹皮、犀角汁、牡蠣、甘草、棗仁、白芍、川貝、陳膽星元。
註解
- 括號中的文字是中藥材名稱,並附有對應的藥材連結。
- 此處所述只是對病症和治療方案的概括,實際診治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3. 又三複方
本病癇症大發,昨夜不寐,達旦煩躁,狂舞,起坐不定,總有陰陽錯亂,水火乖戾,遂使陽動化風,火盛生痰,痰火相搏,蒙敝膽胃,膽失中正,言語處世不獲周旋,胃失通降,水穀精華陡化痰涎,涎沫滔滔於口,竟未有所底止,津液騰騰於上,逐漸形容枯耗,五志之陽由此煽動,七情之火亦為熾升,陽極似陰,手指自覺厥冷,陽蒸於陰,胸膺時覺有汗,左脈搏指,右脈急疾,重按六部,至數不明,口渴需飲,舌質薄白。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唾涎沫亦屬於火。
治法大旨援些二義,真西珀、陳膽星、橘紅、淨棗仁、犀角汁、左牡蠣、川貝、竹茹、青龍齒、石決明、茯神、元參心、白金丸。
白話文:
病症:
患者癲癇發作嚴重,昨晚整夜無法入睡,一直到天亮都煩躁不安、胡言亂語,不斷走動坐立不安。這顯然是陰陽失調,水火不平衡所致,導致陽氣過盛化為風,火氣旺盛生痰,痰火交戰,蒙蔽了膽胃。膽氣失調,患者言語行為舉止不當,無法應對人際關係;胃氣不通暢,水谷精華無法正常消化,反而轉化為痰涎,口中不停地吐出唾沫,像是永遠沒有止境。津液上湧,患者逐漸消瘦,五臟的陽氣因此受影響,七情之火也跟著熾盛。陽氣過度,反而表現出陰寒之象,手指感覺冰冷;陽氣蒸騰於陰分,胸部偶爾會冒汗。左脈搏指,右脈急促,按壓脈搏六部,卻無法清楚辨別脈象。患者口渴想喝水,舌頭薄白。所有躁狂、胡言亂語都是火氣旺盛所致,所有吐出的唾沫痰涎也是火氣旺盛所致。
治療原則:
應當從兩個方面入手治療,以真西珀、陳皮、橘紅、淨棗仁、犀角汁、牡蠣、川貝、竹茹、青龍齒、石決明、茯神、元參心、白金丸等藥物來清熱化痰、鎮心安神。
4. 又四複方
巔輿狂有陰陽之分,狂與癇有痰火之殊,歷久不痊,根蒂深固,非草木藥所能療。有愈之方,其仙乎?要知人之言語,處世周旋,全賴膽腑決斷有權。膽失央斷,源由蒙則樞轉失司而機關欠利,久而久之,牽及神志。心為臟神,腎為臟志,心腎不交,水火不濟,有時恬寐,有時不寐,口唾液沫,由來已久,涎為陰之靜物,無有不從火升。脈象左搏指,右弦滑,古質難伸越而色白。
病雖由於根本發生,而目前圖治,仍宜從標,以滌痰為君而潛火為臣。
青龍齒、雲茯神、淨棗仁、竹茹、犀角汁、左牡蠣、橘紅、陳膽星、白金丸、川貝母、遠志、元參、濂珠紛。
白話文:
癲狂失常,陰陽有別,痰火作祟,根深蒂固,非草藥所能治癒,有藥可治,是否神藥?
要了解一個人言行舉止,處世之道,全靠膽識果斷。 膽汁分泌不足,決斷力下降,心神蒙蔽,導致神經系統失調,久而久之,影響心志。
心主神明,腎主志意,心腎不交,水火不濟, 睡眠時而安穩,時而失眠,口吐唾沫,積久難消。 唾液是陰性的靜物,卻因火氣上升而無法控制。
脈象左邊搏動有力,右邊弦滑,體質虛弱,面色蒼白。
疾病雖然源於根本,但現階段治療,仍需針對病症,以祛除痰濁為主要藥物,抑制火氣為輔助。
藥方:
青龍齒、雲茯神、淨棗仁、竹茹、犀角汁、左牡蠣、橘紅、陳膽星、白金丸、川貝母、遠志、元參、濂珠紛。
5. 又復五方
舊患巔狂未劇,新恙涎沫已減。巔狂是陰陽之錯亂,遂使神不清,志不定。涎沫乃君相之蒸騰,致令津不斂,液不藏。神氣多動少靜,有時面紅戴陽,寤寐多醒少恬。有時肉顫身掣,火炎於上,胃不減食,食停於中,脾不輸精,徒化濕濁,釀成頑痰。腎之坎水枯耗損,及臟陰,肝之巽風掀騰,牽動腦筋。
有限之陰水日少,無潛之陽人,日炎轉瞬,一陽萌動,或有大興風波。左脈仍形博指,右豚依然弦滑。壯水潛陽以寧神志,熄風滌痰以宣清竅。
青龍齒、棗仁粉、丹皮、竹茹、犀角磨汁、左牡蠣、元參心、川貝母、白金丸分沖、遠志、廣橘紅、茯神、濂珠紛。
白話文:
舊病癲狂還沒完全好,新病涎沫已經減少了。癲狂是陰陽失調導致神志不清、意志不堅定。涎沫是君相之氣蒸騰上來,造成津液不收斂,體液不儲藏。精神過於活躍,靜不下心來,有時臉紅發熱,睡眠不安。有時肌肉顫抖,身體抽搐,上半身燥熱,胃口不好,吃進去的食物停留在胃裡,脾臟無法運化精氣,只轉化成濕濁,釀成頑固的痰。腎臟的坎水枯竭損傷,影響臟腑陰氣,肝臟的巽風上浮,牽動腦筋。
有限的陰液逐漸減少,潛藏的陽氣一天比一天旺盛,瞬間就會出現炎熱症狀,一陽萌動,可能會有大風波。左脈仍然搏動有力,右脈仍然弦滑。要補水潛陽來安神定志,熄風化痰來疏通竅道。
青龍齒、棗仁粉、丹皮、竹茹、犀角磨成汁,左牡蠣、元參心、川貝母、白金丸分開沖服,遠志、廣橘紅、茯神、濂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