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之

《和緩遺風》~ 和緩遺風捲下 (14)

回本書目錄

和緩遺風捲下 (14)

1. 又十五方(二十六日是日貼洞天毓真膏)

沖、任二脈起於少腹,挾臍上行,散於胸中。痛起於少腹,連及於中脘。此痛在於衝、任兩肺。此脈隸於肝、胃兩經。沖主沖逆,任主擔任。經過之後,衝脈空虛,血不濡,肝氣不充,絡絡虛作痛,狀似收縮,劇於上午,瘥於傍晚前。經拒接,現在喜按。拒按屬實,喜接屬虛。

腸嗚,或起或平,寤寐乍多乍少。左脈弦而不張,右脈滑而不數。治痛不外乎通務,使通則不痛。

炒當歸、猩絳、西洋參、辰砂染麥冬、茴芍、淮牛膝、金鈴子、青皮、旋覆花、延胡、丹皮、青蔥管。

白話文:

【再提供十五個藥方(於二十六日這天使用洞天毓真膏敷貼)】

衝脈和任脈起源於下腹部,夾著肚臍向上行走,然後分散到胸部之中。疼痛從下腹部開始,連帶著影響中脘部位。這種疼痛主要發生在衝脈和任脈上,這兩條脈絡主要與肝臟和胃部相關。衝脈負責調節身體的衝逆現象,任脈則負責承擔和支持。月經過後,衝脈會變得虛弱,血液供應不足,肝氣也無法得到充分補充,導致經絡空虛而產生疼痛,感覺像是收縮,這種疼痛在上午時分特別劇烈,但在傍晚前會有所緩解。如果按壓會感到疼痛,通常屬於實證;反之,如果按壓會感到舒緩,則屬於虛證。

腸鳴的狀況時有時無,睡眠質量忽好忽壞。左手脈象呈現弦狀但並未緊張,右手脈象滑順但並不快速。治療疼痛的原則不外乎是要疏通,一旦疏通,就不會感到疼痛。

所用的藥物包括炒當歸、猩絳、西洋參、辰砂染麥冬、茴香芍藥、淮牛膝、金鈴子、青皮、旋覆花、延胡、牡丹皮、青蔥管等。

2. 又十六方(二十七日)

沖為經脈之海,挾任脈起於下焦。任為陰脈之海,與肝脈行於腹裡,所以繞臍作痛關係。衝任二脈有時痛連中脘亦是衝任氣逆,以衝任二脈挾臍上行散於中焦也。舌質轉形滋白,津液有來復之機。面色槁白無澤,氣血無振作之象。左脈弦勢未退,右脈滑勢未盡,痛為不通,通則不痛。仿此宗旨較為平善。

當歸、金鈴子、青皮、西洋參、芝麻、青蔥、管茴芍、延胡索、猩絳、旋覆花、桑葉、糯稻根鬚

白話文:

衝脈被稱為經脈之海,它與任脈一起起始於下腹部。任脈則被視為所有陰脈的匯聚處,它和肝脈在腹部內行走,因此,當腹部周圍出現疼痛,與衝脈和任脈有關。有時候,這種疼痛甚至會擴散到中脘部位,這是因為衝脈和任脈從肚臍位置向上行進,然後分散到中腹部。

如果舌頭的色澤轉為滋潤的白色,這顯示體內津液正在恢復。但若臉色蒼白且缺乏光澤,這代表氣血尚未恢復活力。左手的脈搏仍有緊張的跡象,右手的脈搏也尚未完全平穩,這表示身體的某部分仍然受阻。但只要暢通,就不會感到疼痛。按照這樣的原則去調理,情況會比較平和。

接下來列出了十六種藥材:當歸、金鈴子、青皮、西洋參、芝麻、青蔥、管茴芍、延胡索、猩絳、旋覆花、桑葉、糯稻根鬚。這些藥材可能用於調理上述提到的症狀。

3. 又十七方(二十八日)

繞臍作痛兩日,未會復見大便之秘,五日不獲更衣。臍痛出於衝任奧,便秘無干涉。便秘屬於腸胃奧,臍痛無關係。不過臍部與腸相近,陽既窒滯,升降妨礙,一團之腹未必安然,所以痛勢猶慮復萌。前經臍痛狀似收縮,甚而痛劇,連及中脘,是為痛久人絡牽及上下臟腑。在脈細弦,右脈弦滑,舌質滋白,日覺甜味。治法大旨率從舊章。

當歸、直芍、旋覆花、新絳、金鈴子、淮牛膝、青蔥管、芝麻、桑葉、柏子仁、青皮、西洋參、佩蘭葉。

白話文:

已經連續兩天肚臍周圍疼痛,而且也出現了排便困難的情況,已經五天沒有正常排便了。肚臍疼痛是由於衝任二脈的問題,而便祕則與此無關。便祕主要和腸胃有關,和肚臍疼痛沒有直接聯繫。然而,由於肚臍位置靠近腸胃,如果腸胃中的陽氣運行受阻,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響,那麼整個腹部的健康狀況可能就會受到威脅,因此,肚臍的疼痛可能會再次發生。先前的肚臍疼痛像是在收縮,疼痛感強烈,甚至連帶影響到胃部,這是長期疼痛導致神經系統牽引到上下的臟腑所引起的。從脈象來看,脈搏細弱且弦,右手脈搏弦滑,舌頭表面有白色潤澤,感覺到口中有甜味。治療原則上遵循傳統方法。

藥方包括:當歸、直芍、旋覆花、新絳、金鈴子、淮牛膝、青蔥管、芝麻、桑葉、柏子仁、青皮、西洋參、佩蘭葉。

4. 又預擬續方

熱病後,氣分必傷;經行後,營分必虧。大便乍行乍止,腸胃輸級失司;臍痛忽作忽輟,腑絡流動失靈。有形之津液日見來復,未盡之餘熱日見廓清。邪愈退,正愈虛。虛在氣血,不在津液。氣既虧,血既少。內不灌溉於臟腑,外不充養於經絡。力不易恢復,神不易振作。預擬兩益氣營務,使日臻完然。

炒富歸、芝麻、橘絡、茯神、淮牛膝、糯稻根鬚、紫丹參、桑葉、青皮、白芍、佩蘭葉、吉林人參

白話文:

在經歷了高燒的疾病後,身體的機能勢必會受損;而女性月經結束後,體內的營養成分也會有所消耗。大便時好時壞,顯示腸胃功能出現問題;肚臍周圍疼痛時發時止,反映腹部神經運作失調。然而,身體的水分和營養物質逐漸在恢復,體內殘留的熱度也在慢慢消散。隨著邪氣的逐漸消退,身體的正氣卻越來越弱。這種虛弱主要出現在血液和氣上,而不是在體液上。氣力已損耗,血液也減少。這使得體內無法充分滋養臟腑,體外的經絡也得不到充分的養分。因此,體力難以迅速恢復,精神也難以振作。所以,我們應該提前準備一些能同時補氣和營養的食物,讓身體逐漸回到健康狀態。

接下來是一些推薦的食材:炒過的當歸,黑芝麻,橘子皮中的纖維,茯苓,山藥,糯米根鬚,紫丹參,桑葉,青皮,白芍,佩蘭葉,以及吉林人參。這些食材對恢復氣血有很好的效果。

5. 又預擬再續方

預擬之方,兩益氣營設,或有生效力,趁此進步,原意增重其制,以便續服:女貞子、丹參、橘絡、芝麻、甘杞子、淮牛膝、海嫖蛸、白芍、茯神、桑葉、玉蝴蝶、吉林參。

白話文:

「原先預計的藥方,對於提升體力和調理氣血似乎有些效果,趁著病情有所改善,打算增加藥方的劑量,以便持續服用。藥方成分包含:女貞子、丹參、橘絡、芝麻、甘杞子、淮牛膝、海螵蛸、白芍、茯神、桑葉、玉蝴蝶、以及吉林參。」

6. 附陳蓮芳治光緒皇上案

請得皇上脈左細弦帶數,右濡細無力,屬陰分有虧,虧則生熱,熱則食氣,氣分遂弱,所以營衛不利,營爭為寒,衙爭為熱,微寒微熱由此而來,心腎交羞,有時遺洩,有時少寐,病情紛至沓來,擾於肺則咳嗆口乾,及於肝則頭暈耳鳴,因之機關欠利,筋骨痠痛,更衣潤燥不定,未能得暢,惟不受補為從中挾濕停飲,用藥之義偏溫納則礙陰,偏滋膩則滯氣,謹擬攝上下和表裡,藉以標本兼顧:北沙參、霍石斛、白芍、茯神、潼蒺藜、淮山藥、白蒺藜、綿杜仲、白蓮鬚、紅棗、法夏、橘紅、白歸身。

白話文:

經過診脈,發現皇帝的左脈細且有如琴絃般緊繃,偶爾還會加速,右脈則顯得柔弱無力,這顯示他的體質在陰性能量上有所損耗。陰性能量不足便產生了熱量,過多的熱量消耗了他的氣力,導致整體氣力變得虛弱,因此他的身體防禦機能運作不順,營養物質的循環受到阻礙。

這種情況下,身體冷熱調節失衡,時而微冷時而微熱。同時,心臟和腎臟功能相互影響,出現了偶爾的尿失禁和失眠問題。各種病狀接踵而來,肺部受擾時,會感到咳嗽和口乾;當肝臟受影響,則會有頭暈和耳鳴的現象。此外,關節活動不靈活,肌肉和骨骼也感到疼痛,排便的狀況時而乾燥時而濕潤,無法順暢。但補品不能隨意使用,因為體內存在濕氣和水飲停滯的問題。

選用藥材時,如果偏向溫熱補品可能對陰性能量造成負擔,太滋補的藥物又可能會使氣力運行不暢。因此,我謹慎地設計了一個治療方案,旨在平衡上下焦和表裡,同時照顧到根本和表面的問題:使用北沙參、霍石斛、白芍、茯神、潼蒺藜、淮山藥、白蒺藜、綿杜仲、白蓮鬚、紅棗、法夏、橘紅、白歸身等藥材。

7. 綠費純甫先生案

痢疾多因感冒,外邪挾素蓄之熱,淆亂清濁,清氣不升,下利紅積,腹痛賁響,濁氣不降,脘悶心煩,飲食少進。解表清裡,風邪外解,濕熱內清,下痢自止。李士材治痢九法,意美法良,但求止痢而不正本清源,邪熱毫無出路,蘊結於中,氣液皆受燔灼,口乾苔黃,夜不成寐,掌心內熱,精神恍惚,自覺難支。

邪氣蟠聚於內,正氣散失於外,脈來細弦而結,脈有止歇,氣機不相接續,已著正不勝邪勢,極危險。喻嘉言治正虛邪實,每用逆流挽舟之治,轉危為安。清解血熱,化濕生津。徐靈胎治痢尤為精當,姑擬補正退邪:

人參、茯苓、丹皮、川石斛、穀芽、桑葉、冬瓜子皮、西洋參、黃連、白芍、生甘草、茆根、黃芩。

白話文:

[綠費純甫先生案例]

這位患者的痢疾多半是由於感冒引起,外來的邪氣夾帶著身體內原有的熱氣,使身體的清濁功能混亂。清氣無法上升,導致下痢帶有紅色的糞便,伴有腹痛和腸鳴的症狀;濁氣無法下降,造成胸口悶堵和心情煩躁,食慾也跟著減退。我們應採取解表清裡的治療方法,讓風邪從體外被驅散,同時清除體內的濕熱,這樣痢疾自然就會停止。

李士材的治痢九法雖然立意美好,手法高明,但是隻追求止痢的效果,卻沒有從根本上清理體內的邪熱,使得邪熱沒有出口,積聚在體內,消耗了體內的氣液,導致口乾舌燥、舌苔發黃,夜晚難以入眠,手掌心發熱,精神恍惚,患者自感身體難以承受。

邪氣在體內聚集,正氣在體外流失,脈象細弱、弦緊且結實,脈搏時有停頓,顯示氣機無法順暢運行,已經進入到邪氣壓倒正氣的危急狀態。喻嘉言對於正氣虛弱、邪氣強盛的情況,常用逆流挽舟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轉危為安。他會清解血中的熱氣,化解濕氣,滋潤津液。

徐靈胎在治療痢疾方面尤其精確適當,我擬定了一個補正氣、退邪氣的藥方如下:人參、茯苓、牡丹皮、川石斛、穀芽、桑葉、冬瓜子皮、西洋參、黃連、白芍、生甘草、茆根、黃芩。這些藥材能夠幫助患者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