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緩遺風》~ 和緩遺風捲下 (12)
和緩遺風捲下 (12)
1. 申江邢鈞庵夫人(八月十二日)
暑濕至秋分,發現氣深遠,固不能一表而散,得汗即解。初起又有積食久郁,漸從痰化,熱愈蘊愈熾,痰益聚益多。無形之熱流散無定,有形之痰凝聚不移。身熱乍輕乍重,脘宇時窒時塞。左脈數大,右脈數滑,舌薄色白,渴不多飲。日延已久,邪非在氣,清營分之熱,滌氣分之痰。
犀角尖、丹皮、連翹、亮瓜蔞皮、茯神、絲瓜絡、鮮生地、銀花、黑山桅、冬桑葉、蘆根、竹二青。
白話文:
從夏季的濕熱一直到秋分時節,夫人的病情顯現出氣虛且病程漫長的特徵,這並不是單純發汗就能解決的,雖然出汗後症狀會有所緩解。疾病初期,因為長期食物積滯,慢慢轉化為痰,隨著體內熱氣越積越多,痰也越來越多。無形的熱氣四處流動,無法固定,而有形的痰則凝結在某處不易消散。她的體溫時高時低,胃部時常感到悶堵。左手脈象快且大,右手脈象快且滑,舌苔薄色偏白,雖口渴但飲水量不多。病情持續時間已長,病邪已不在於表層的氣分,需清理深入營分的熱,以及氣分的痰。
處方藥材包括:犀角尖、牡丹皮、連翹、亮瓜蔞皮、茯神、絲瓜絡、新鮮生地、銀花、黑山桅、冬季桑葉、蘆根、竹二青。
2. 又二方(十三日)
伏暑之邪發於秋分,發表固不能生效力,攻裡亦不能見效。臉身熱忽輕忽重,脈象乍大乍小,舌中已有剝痕,舌底尚有薄黃,脘宇猶覺滿脹,不思納食,腹笥仍或作痛,大便溏薄,當臍之下時或鳴響,屈曲之間,傳道失司,余遺之積因之留滯,兩清氣營藉保津液。
犀角尖、鮮生地、連翹、黑山梔、通草、冬桑葉、羚半角粉、丹皮、銀花、扁豆衣、茯神、鮮蘆根
白話文:
在秋分時節,潛藏的暑熱病邪開始發作,無論是用藥物散發表層的熱氣,還是清除內臟的熱毒,效果都不顯著。病患的臉部和身體的溫度時高時低,脈搏的跳動也忽快忽慢,舌頭中央已出現脫皮的痕跡,舌底還殘留著一層淡黃色的膩苔,上腹部感覺悶脹,沒有胃口進食,腹部偶爾會感到疼痛,排泄的大便呈稀糊狀,肚臍下方常時有咕嚕咕嚕的聲音,腸胃功能紊亂,食物殘渣因此滯留在體內,影響了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津液的保養。
治療此症,需使用犀角尖、鮮生地、連翹、黑山梔、通草、冬桑葉、羚羊角粉、丹皮、銀花、扁豆衣、茯神、鮮蘆根等藥材。
3. 又三方(十四日)
身體朝暮俱熱,腹笥旦夕作痛,痛在於下,不在於中。胃中之積滯已化,腸中之垢滯未化,滯既不去,痛焉得休?耳龔目掣,寐不安穩,少陽經尚有伏熱,腸鳴溲少,便不通,鬯太腸腑尤失傳道,發熱日延已多,經行才過未久,不獨氣分有熱,難保營分無熱。左脈弦數,右脈滑大,舌苔薄白尖,色微絳。
治法仍宜兩清氣營,犀角尖鮮生地茯神連翹川通草茅根羚羊角粉丹皮丹參銀花黑山梔蘆根。
白話文:
病患早晚都感到身體發熱,腹部從早到晚都有疼痛感,這疼痛位於下腹部,而非上腹部。胃中的食物殘渣已經消化,但腸道中的污物尚未清除,只要腸道中的污物不被清除,疼痛就無法停止。患者有耳鳴和眼睛抽搐的現象,睡眠品質不佳。少陽經絡中仍有潛藏的熱度,腸鳴聲頻繁,尿量減少,排便不暢,這顯示大腸功能運作異常。患者發燒的天數已經很多,月經剛結束不久,不僅是體內氣分有熱度,營養分也可能存在熱度。左手脈搏緊繃且頻率快,右手脈搏則平滑而強大,舌苔呈淡白色,舌尖微微帶紅。
治療方法仍應雙管齊下,既要清熱也要滋養營養分。藥方包括:犀牛角尖、新鮮生地、茯神、連翹、川通草、茅根、羚羊角粉、牡丹皮、丹參、金銀花、黑山梔、蘆根。
4. 又四方(中秋節)
熱度高,脈息數,氣分有鬱火,營分有伏熟。便溏薄,下不多,腸中有穢滯,傳化失常,度滯不去,腹必痛,痛在於下,不在於中,積滯肌於腸而不阻於胃,寐不多,食亦微,胃津已耗,腎陰亦傷,手指動,耳竅聾,肝膽風陽之見證也。病纏已越兩旬,經行未過十日,營絡空虛,愈虛愈熱,清營紲氣,率由舊章。
犀角尖、苡仁芽、谷石決明、桃仁、黑山梔、茅根、鮮生地、丹皮、路路通、連雲茯神、舊根。
白話文:
[中秋節期間的病情]
體溫非常高,心跳加速,顯示身體內有壓抑的火氣,血液循環中藏有潛在的熱毒。大便稀薄,排泄量不多,這代表腸道中存在著髒污和堵塞,消化系統運作失調,無法順利排出髒物,腹部必定會感到疼痛,這種疼痛主要位於下腹部而非中腹部,食物殘渣囤積在腸道而並未阻塞胃部。睡眠品質差,食慾也減弱,胃部的津液已經被消耗,同時腎臟的陰性能量也受損。手部出現震顫,聽力下降,這些都是肝膽功能失調,以及體內風邪與陽氣過盛的症狀。疾病纏身已超過二十天,月經來潮也未滿十天,血氣網絡處於虛弱狀態,越虛弱則體溫越高,需清理血液和調理氣血,遵循以往的治療方式。
藥方包含:犀角尖、薏仁芽、谷石決明、桃仁、黑山梔、茅根、新鮮生地、牡丹皮、路路通、連雲茯神、舊根等成分。
5. 又五方(十六日)
病熱已將匝月,迅過未到一旬,咋日又見覆來,色現紫而帶燃,此係離絡之瘀,似非熱入血室,不過經行之後,營分未必無然,熱度高而脈數,氣分尚有餘邪,大便通而不暢,溏薄下而不多,腹笥痛而且鳴,胃納進而不多,腸胃屈曲之處,蓄之滯,氣分之邪必待流而始衰,營分之然須俟病去而始清,率從舊章,兩清氣血。
犀角尖、苡仁、芽谷、桃仁、茺蔚子、蘆根、石決明、鮮生地、丹皮、廾參、黑山梔、茅根、連翹。
白話文:
疾病發燒已經接近一個月了,快速過去的日子還沒到十天,昨日病情又再復發,皮膚呈現紫色且帶著紅熱,這是由於血液網絡中的瘀血所致,但似乎不是熱邪進入血室導致的問題。只是在月經過後,營養部分可能也受到影響,體溫高且脈搏頻繁,顯示體內氣分還有殘留的邪氣。大便雖通但不順暢,拉出的糞便稀薄但量不多,腹部疼痛且有腸鳴聲,食慾雖然恢復但進食量不多。腸胃彎曲的地方有積滯,氣分的邪氣必須要排出去才會減弱,營養分的混亂則需等到病邪完全去除後才會澄清。按照以往的治療方式,同時清除氣分和營分的病邪。
使用的藥材有:犀角尖、薏苡仁、穀芽、桃仁、茺蔚子、蘆根、石決明、新鮮生地、牡丹皮、人參、黑山梔、茅根、連翹。
6. 又六方(十七日)
伏邪愈蘊愈深,真陰益延益耗,然不獨在氣而營分亦被其灼虛,非特胃津而腎液亦受其戕,熱鬱如此不易日就其衰,津傷如此尤難日來,其復經過復來,色現紫黑,營熱固屬無疑,脘宇作痛,當臍亦痛,氣鬱概可相見,左關部脈獨見指搏,舌質滿,苔薄膩而燥,清氣營即是救津液,宣氣化亦可調肝胃。
西洋參、金鈴子、川鬱金、丹皮、連翹、石決明、木蝴蝶、元參心、雲茯神、芽谷茅根、銀花露煎藥,霍石斛湯過口。
白話文:
潛藏的病邪越積越深,身體的真陰(主要指陰氣和精血)越拖越損耗,但問題不僅出現在氣分,營分(指血液和津液等營養物質)也被其燒灼虛弱,不只是胃中的津液,連腎臟的精液也受到侵害。熱邪如此鬱結,很難一日之間就衰退,津液傷害至此,想要恢復更是困難。病情反覆,皮膚出現紫黑色,營熱(指營分有熱)的情況是毫無疑問的,胸口和肚臍周圍會感到疼痛,氣鬱(指氣機不暢)的症狀也能看到,左手脈搏獨顯突出,舌頭色澤飽滿,舌苔薄膩且乾燥,清氣營(清除氣分和營分的熱邪)即是救津液,宣氣化(調理氣機,促進氣血運行)也能調理肝胃。
治療上,用西洋參、金鈴子、川鬱金、牡丹皮、連翹、石決明、木蝴蝶、玄參心、茯神、芽谷茅根、銀花露來煎藥,再用霍石斛湯送服。
7. 又七方(十八日)
身體朝熱暮涼,寤寐畫多夜少,胃納所入甚微,更衣所出甚艱。少陰之液既由遷延而日衰,陽明之熱尚有淹留而莫化,肝木乘機擾動,不免凌脾侮胃,或有中脘作痛,或有少腹作疼,泛事止而復來,來而復止。脈象左關摶指,右關弦數,舌質紅退而白尚存。熱病以津液為材料,津液賴穀食以資生,治法不越養胃之旨。
西洋參、石決明、桑葉、茅根、丹皮、木蝴蝶、真滁菊、金鈴子、茯神、連翹、元參、葬谷湯煎藥。
白話文:
[又七天的治療方案(第十八天)]
患者白天感到身體發熱,夜晚則轉為較涼,清醒時比睡著時長,食慾不佳,攝入的食物量極少,排便困難。因病情持續,少陰經的津液逐日減少,而陽明經的熱氣仍滯留不散,這使得肝臟活動亢進,開始影響脾臟和胃部的功能,可能導致胸口疼痛或下腹部疼痛,這種症狀時好時壞,反覆出現。脈搏在左手關節處跳動強烈,在右手關節處則呈現緊繃且快速,舌頭顏色雖已從紅色恢復,但仍帶有白色。熱性疾病需依靠津液來調理,而津液的生成則仰賴食物,因此治療的原則不離滋養胃部。
藥方包含:西洋參、石決明、桑葉、茅根、牡丹皮、木蝴蝶、真正的滁州菊花、金鈴子、茯神、連翹、元參、葬谷湯,這些藥材一起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