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益為則

《家塾方與方極》~ 東洞先生家塾方 (1)

回本書目錄

東洞先生家塾方 (1)

1. 東洞先生家塾方

第一方。太簇丸。乃人參大黃丸。治腹滿心下痞鞕。飲食停滯。大便難。

大黃(四十錢),黃芩,人參(各二十錢)

上三味。搗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之。

第二方。夾鍾丸。乃硝石大丸。今去當歸。治腹中有結毒或心下痞鞕者。

大黃(二十四錢),硝石(十八錢),人參,甘草(各六錢)

上四味。各別杵。為散。以苦酒三合。先內大黃。煮作二合。內諸藥。如飴狀。下火冷。內硝石。杵之。為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飲服之。杶按。今古方家稱用硝石以煙消之硝石者。非也。此硝者水消之硝石也。

第三方。姑洗圓。乃控涎丹。治諸痰飲水毒。

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

上三味。杵節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十丸。以生薑湯服之。

第四方。仲呂丸。乃如神丸。治水毒大小便不通者。

大黃(六兩),甘遂,牽牛子(各三兩)

上三味。杵節為末。糊丸。如綠豆。每服二十丸。白湯下之。

第五方。蕤賓丸。乃平水丸。治腳氣腫滿不大便者。

商陸(四兩),甘遂(二兩),芒硝芫花吳茱萸(各三兩)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飲服三丸。日三。

第六方。林鐘丸。乃甘連大黃丸。治心煩不大便者。

大黃(六兩),甘草,黃連(各二兩)

上三味。杵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之。

第七方。夷則丸。乃海浮石丸。治腹不滿其人言我滿者。

海浮石,大黃,桃仁(各等分)

上三味。杵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白湯服之。不知稍加之。

第八方。南呂丸。乃滾痰丸。今以甘遂代沉香。治諸痰飲咳嗽。大便不利者。

黃芩(四兩),甘遂,青礞石(各二錢),大黃(八錢)

上四味。杵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三。或至三四十丸。溫水下之。

制礞石法。青礞石焰硝各等分。土器中煅過。以金色為度。研飛。曬乾用。

第九方。無射丸。乃牡蠣角石散。治諸瘡瘍膿出不止者。

牡蠣,鹿角霜(各一錢),輕粉(五分)

上三味。杵篩二味為末。以輕粉合治雞子白。煉為膏。黏瘡上。

第十方。應鐘散。乃芎黃散。治諸上衝轉變不治者。

大黃(二兩),川芎(六兩)

上二味。杵篩為末。每服六分。酒或湯送下。不治稍加一錢。以至下為度。若有結毒痼疾者。每夕臨臥服之。

第十一方。黃鐘丸。乃三黃丸。治大便難煩悸而心下痞者。

大黃(四十錢),黃芩,黃連(各二十錢)

上三味。杵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送下。以下為度。若急下之。則酒服之。

第十二方。大呂丸。乃備急丸。今以糊丸。

大黃,乾薑巴豆(各等分)

上三味。先杵二味為末。別研巴豆。合治。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丸。以下為度。不知稍加。

以上十二方。先師家塾嘗以十二律命方。銘皆是塾生憾方名之不著而命之者也。恐非先師意。雖然海內通稱。而以律呼之。故今仍舊以為目。冒以第一第二分之。井杶記。

紫丸。本以蜜煉之。今糊丸之。或蜜丸用之。治胸腹結毒或胸滿大便難有水毒者。

代赭石赤石脂,巴豆(各二十錢),杏仁(四錢)

上四味。先杵二味為末。別研巴豆杏仁。內中合治。糊丸。如綠豆大。量病證淺深服之。一二分至一錢為度。若有不差者。每日服之。或五丸或十丸。若無赤石脂。則以鹽藏鐵粉代之。

製鹽藏鐵粉法。上鐵屑二錢。食鹽二分。攪之。密器貯之。封藏十日。

置諸床下地上。取出研之。水飛。曬乾。以代赤石脂。

梅肉霜。治諸惡瘡結毒及下疳毒。

梅諸(鹽藏者燒為霜),梔子霜(各七分五釐),巴豆,輕粉(各二分五釐)

上四味。別研巴豆。作泥。內三味為散。每服二分或三分。病重者服一錢。熱湯送下之。

伯州散。乃大同類聚方伯耆藥。治毒腫又有膿者。

蝮蛇,蟹(江河中生者),鹿角(各等分)

上三味。各燒為霜。合治酒。每服九分。

七寶丸。治梅瘡結毒及痼疾骨節疼痛諸不能治者。

牛膝,輕粉(各二錢),土茯苓(一錢),大黃(八分),丁子(五分)

上五味。合杵。篩為末。糊丸如綠豆大。一日八分。分為二服。每四分。朝夕白湯服之。凡六日。又七日。詰朝服後方。

後七寶丸

巴豆,丁子(各二分五釐),大黃(四分)

上三味。先丁子大黃為末。別巴豆研。內中。合冶。糊丸如綠豆大。凡服前方六日乃至七日。詰朝服此方。一服一錢。白湯下之。

制丁子法。丁子一錢內粳米六七粒。別研之。悉為細末。不然黏不能末之。

杶嘗見今稱古方家者。用七寶丸之法。凡六日而至七日。詰朝不用此方。後而唯用紫丸或備急丸以取其瀉下為法。是大不然也。夫巴豆大黃雖取其瀉下。與乾薑亦何所預乎。況又三味等分。則於其分兩亦有不然者。且丁子之取輕粉之毒。人未知其妙用。唯以紫丸或備急丸取其瀉下。

亦後方所誤多參。口舌糜爛。飲食不下咽者。皆是粉毒所致也。此後方者。唯取下輕粉之毒而已。豈有他乎。

續七寶丸。今多用之。

水銀(二錢半),硝石礬石(各六錢),鹽(二錢)

上四味。先碎硝石礬石。乃合四味。內瓦盆中。以茗碗覆之。以泥封之。安架火。而自下燒之。半日許。既而取其所屬眷茗碗之霜。以棗肉為丸。服之如前七寶丸之法。至第七日服後方丸亦如前。

承氣丸。治腹滿或燥屎不通者。

大黃(八錢),硝石(十二錢)

上二味。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以枳實厚朴湯服之。每服八分。

枳實厚朴湯

枳實(一錢二分),厚朴(一錢八分)

上二味。以水一合五勺。煮取六勺。送下承氣丸八分。

礬石大黃丸。治無名毒腫及癜風疥癬。

礬石,大黃(各等分)

上二味。杵篩為末。每一錢。以溫湯服之。日一。

滑石礬石甘草散。治淋痛小便不利者。

滑石,礬石(各六兩),甘草(三兩)

上三味。杵篩為末。每服一錢。溫湯下之。

鐵砂散。治黃胖病。

鐵砂,蕎麥粉(各十二錢),大黃(六兩)

上三味。杵篩二味為末。和蕎麥粉。以水煉之。丸如綠豆大。每服一錢。以清酒下之。日三。

桃花湯。治浮腫大小便不通者。

桃花(二錢),大黃(一錢)

上二味。以水二合。先內桃花。煮取一合二勺。內大黃。煮取六勺。頓服。

小瘡摺方。治諸疥癬及膁瘡。

巴豆(去殼),萆麻子(各一錢),大黃(五分)

上三味。先研二味為泥。內大黃末。綿包。浸暖酒中。攝之一日五度。至七日而止。八日詰朝浴溫湯。一日七回愈。若不愈如前法。

薏苡仁丸。治小兒頭瘡及胎毒諸瘡。大人亦得治。

薏苡仁(十錢),大黃(五錢),土茯苓(二十錢)

上三味。杵散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日三。

以上十三方。先師東洞翁家塾方也。余嘗受之。而試之十數年。無一方不效者。然海內傳方之人。唯受其方。而分兩服度。無所考定。有錯誤者。今詳校索之。以傳永世。入門之士。宜秘之耳。

安永九年庚子仲夏。肥後村井杶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