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聚方》~ 正文 (4)

回本書目錄

正文 (4)

1. 正文

為則按。當有胸腹動而沖逆之證。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於桂枝湯方內,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為則按。當有心下痞硬、或拘急、或嘔證。

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個,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

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芍藥甘草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銖,大棗四枚,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甘草麻黃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個。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癢。))

小建中湯。桂枝三兩,甘草三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薑三兩,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與小柴胡湯主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煩熱;咽乾口燥;(男子)黃小便自利;(婦人)腹中痛。

為則按。當有腹中拘急之證,其方類芍藥甘草湯也。

黃蓍(建中)湯。於小建中湯方內加黃蓍一兩半。

(虛勞)裡急(諸不足。)

為則按。當有盜汗黃汗之證。又曰,桂枝加芍藥湯當入於此,而以有桂枝之名列於彼也。

黃蓍桂枝五物湯。黃蓍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

為則按。桂枝加黃蓍湯證,而嘔無急迫者。

黃蓍桂枝苦酒湯。黃蓍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

白話文:

[正文]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有胸腹部氣機上衝、逆行的症狀。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的配方,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

發汗後,身體疼痛,脈搏沉而遲緩,屬於這種情況。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有心下痞滿、拘急、或嘔吐等症狀。

桂枝二麻黃一湯的配方: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個、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入五升水,先煮麻黃一兩次沸騰,撈去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剩兩升,去渣,溫服一升,一天服用兩次。(如果服用桂枝湯後,大汗淋漓,脈搏洪大,可以繼續服用桂枝湯,方法同前。如果出現像瘧疾一樣,一天多次發作,汗出後就會痊癒。)

桂枝二越婢一湯的配方:桂枝、芍藥、甘草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銖,大棗四枚,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加入五升水,先煮麻黃一兩次沸騰,撈去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剩兩升,去渣,溫服一升。

(太陽病)發熱、怕冷,發熱比怕冷更明顯,脈搏微弱。(這是沒有陽氣的表現,不可以發汗。)

桂枝麻黃各半湯的配方: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甘草、麻黃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個。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入五升水,先煮麻黃一兩次沸騰,撈去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一升八合,去渣,溫服六合。

(太陽病,患病八九天,像瘧疾一樣)發熱、怕冷,發熱比怕冷更明顯,但沒有嘔吐,大便正常,一天發作兩三次,脈搏微緩,表示快要痊癒。(脈搏微弱且怕冷,是陰陽兩虛,不可以再發汗、攻下或催吐。(如果面色反而發紅,表示還沒有痊癒,因為不能出汗,所以身體會癢。)

小建中湯的配方:桂枝三兩、甘草三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薑三兩、膠飴一升。

將以上六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煮至剩三升,去渣,放入膠飴,用小火煮至融化,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有嘔吐的人不適合服用建中湯,因為太甜。)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應該會)腹中劇痛,先服用小建中湯,如果沒有好轉,再服用小柴胡湯。(傷寒二三天)心中悸動煩躁。(虛勞)腹內急迫,心悸、流鼻血、腹痛、夢中遺精、四肢痠痛、手足煩熱、咽喉乾燥、口渴。(男子)小便黃且順暢。(婦女)腹痛。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有腹部拘急的症狀,這種情況和芍藥甘草湯類似。

黃耆建中湯的配方: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耆一兩半。

(虛勞)腹部急迫(各種虛弱的情況)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有盜汗或黃汗的症狀。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桂枝加芍藥湯應該歸於此類,但因為有桂枝的名字,所以歸於另一類。

黃耆桂枝五物湯的配方:黃耆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五味藥材,加入六升水,煮至剩兩升,溫服七合,一天服用三次。

(血痹病是怎麼得的?老師說,富貴之人,骨骼虛弱,肌肉豐滿,身體沉重,勞累,出汗,睡眠不規律,活動,再加上微風吹拂就會得病。但從脈象來看,寸口關上脈搏微澀,略微緊,適合針灸,引導陽氣,使脈搏平和。脈緊的症狀消失就會痊癒。血痹陰陽都虛,寸口關上脈搏微弱,尺中脈搏略緊,外在表現是)身體麻木,像風痹一樣。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是桂枝加黃耆湯的症狀,但沒有嘔吐等急迫的症狀。

黃耆桂枝苦酒湯的配方:黃耆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