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聚方》~ 正文 (3)
正文 (3)
1. 正文
為則按。是烏頭煎而合桂枝湯方也。當列烏頭煎方下。今列之桂枝加附子湯者。示其異也。又按。煎法可依大烏頭煎之法。
桂枝加附子湯。於桂枝湯方內加附子一枚。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支微急。難以屈伸者。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於桂枝去芍藥湯方內。加附子一枚。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朮湯主之。
為則按。當有上衝證。此方與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同。而治與方名異。彼方下曰。微惡寒。此方下曰。身體疼煩。惡寒輕。疼煩重。獨在附子之多少也已。
桂枝附子去桂加朮湯。於桂枝附子湯方內去桂加朮四兩。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為則按。桂枝附子湯證。而無沖逆者也。
桂枝去桂加苓朮湯。於桂枝湯方內去桂加苓朮各三兩。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為則按。當有心下悸之證。
桂薑棗草黃辛附湯。桂枝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
為則按。證不備也。此方合桂枝去芍藥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也。證當於二方之下求也。藥徵有辨。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加皂莢二枚。
(肺痿)吐涎沫者。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於桂枝湯方內。加龍骨牡蠣各三兩。
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
為則按。當有胸腹動證。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牡蠣五兩。大棗十二枚。蜀漆三兩。龍骨四兩。
上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卻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火邪也。)
白話文:
[正文]
這應該是烏頭煎與桂枝湯合用的方子。本來應該放在烏頭煎的方子下面,現在放在桂枝加附子湯這裡,是為了顯示它們的不同之處。另外,煎藥的方法可以依照大烏頭煎的方式。
桂枝加附子湯,就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一枚附子。
(太陽病)如果發汗後汗液不斷流失,病人怕風,小便困難,四肢稍微僵硬,難以彎曲伸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就是在桂枝去芍藥湯的基礎上加一枚附子。
(太陽病在用下法後)如果脈搏跳動急促,胸部感到脹滿,就用桂枝去芍藥湯來治療;如果稍微感到怕冷,就在桂枝去芍藥湯中加入附子來治療。
桂枝附子湯,包含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煎煮,煮取二升後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
(傷寒八九天,風濕互相搏擊)身體疼痛煩躁,不能翻身,不嘔吐,不口渴。(脈象浮虛而澀)用桂枝附子湯治療。如果病人大便硬,小便正常,就用桂枝去桂加朮湯治療。
這部分說的應該是有向上衝逆的症狀。這個方子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相同,但治療的病症和方子的名稱不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的說明是“稍微怕冷”,這裡的說明是“身體疼痛煩躁”,怕冷比較輕,疼痛煩躁比較重,差別就在於附子的用量多寡而已。
桂枝附子去桂加朮湯,就是在桂枝附子湯的基礎上去掉桂枝,加入四兩的白朮。
以上五味藥,用水三升煎煮,煮取一升後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第一次服用後會感覺身體麻木,大約半天後再服第二次,三次都服完後,病人可能會感到頭暈,不要驚慌,這是白朮和附子一起作用在皮膚中,驅逐水氣尚未完全清除的緣故。(傷寒)八九天,風濕互相搏擊,身體疼痛煩躁,不能翻身,不嘔吐,不口渴,(脈象浮虛而澀),用桂枝附子湯治療。如果大便硬,小便正常。
這部分說的是桂枝附子湯的證候,但沒有向上衝逆的症狀。
桂枝去桂加苓朮湯,就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桂枝,加入茯苓和白朮各三兩。
服用桂枝湯,或用下法後,仍然感到頭頸部僵硬疼痛,微微發熱,不出汗,心下感到脹滿,輕微疼痛,小便不順暢。
這部分說的應該是有心悸的症狀。
桂薑棗草黃辛附湯,包含桂枝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二兩、細辛二兩、附子一枚。
以上七味藥,用水七升煎煮麻黃,去除浮沫後,再放入其他藥材煎煮,煮取二升後分三次溫服。應該會發汗,感覺像蟲子在皮膚中爬行,就會痊癒。(氣分病症)心下堅硬如盤子,邊緣像旋轉的杯子。(水飲積聚所致)。
這部分說的是證候不夠完整。這個方子是桂枝去芍藥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的合方。病症應該在兩個方子的說明中尋找。藥物特性有辨別。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就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芍藥,加入皂莢二枚。
(肺痿)吐出黏稠的唾液。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就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龍骨和牡蠣各三兩。
凡是遺精的人,會感到小腹緊繃,陰莖頭發冷,眼睛昏花,頭髮脫落。(脈象極其虛弱,脈搏大而無力,跳動遲緩,這是清穀滑脫,失血遺精的脈象,如果脈象是空虛、跳動微弱而緊。)男子遺精,女子夢中性交。
這部分說的應該有胸腹跳動的症狀。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
包含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牡蠣五兩、大棗十二枚、蜀漆三兩、龍骨四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煮到剩下十升後,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取三升,去除藥渣後溫服一升。
(傷寒脈浮),醫生用火攻(導致亡陽),必然會出現驚狂,坐立不安。(這是火邪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