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吉益為則

《類聚方》~ 跋

回本書目錄

1.

醫之為學也。其方而已。方能載其道。以傳之千載。故其欲求之也。不由其路。譬如場師失養梧檟於枳棘。苟其失養之也。且人賤之。況又迷罔之人。不亦悲乎。我東洞先生。取道于越人。求方於長沙。以唱古醫之術。然其書之篇章。證或先方而發焉。方或後證而起焉。不易卒睹。

於是先生乃因對之次之。名曰類聚方。嗟乎善乎。此書乃使志古醫之術者。得由其路也。不迷罔焉。夫道如大路然。孟軻氏之云。今乎宜也。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抑此之謂與。

寶曆壬午春二月,門人,東都,山常卿謹跋

白話文:

醫學這門學問,重點在於方法和處方。處方能夠承載醫學的理論,並且可以傳承千年。所以,如果想學習醫學,卻不按正規途徑,就像是園丁把梧桐和檜樹養在荊棘中一樣,不但會養不好,甚至會被他人看不起。更何況對於那些迷失方向的人來說,這不是很可悲嗎?我們的東洞先生,向扁鵲學習道理,從張仲景那裡尋求處方,來倡導古醫術。然而他的書中的篇章,有時候會先描述病情然後才給出處方,有時候則是先給出處方,再解釋病情,這樣讓人難以一目瞭然。

因此,東洞先生就按照病情分類,重新編排,命名為《類聚方》。啊,真是太好了。這本書讓想要學習古醫術的人,可以找到正確的學習途徑,不會迷失方向。醫學的道路就像大路一樣,孟子曾說過,現在正是時候。詩經上說:「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這句話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寶曆壬午年的春天二月,弟子,來自東都的山常卿,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