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聚方》~ 正文 (30)
正文 (30)
1. 不試方十八方
竹葉石膏湯。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半升,麥門冬一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來,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
為則按:當有枯燥證。又按條辨,作竹葉三兩。今從之。
麥門冬湯。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
為則按:當有心下痞證。
雄黃熏。雄黃。
上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
蝕於肛者。
頭風摩散。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浗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藥力行。
皂莢丸。皂莢八兩。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
葦莖湯。葦莖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
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術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產後,腹中㽲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蒲灰散。蒲灰七分,滑石二分。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厥而皮水者。
滑石白魚散。滑石二分,亂髮二分,燒;白魚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
豬膏發煎。豬膏半斤,亂髮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
主諸黃。
柏葉湯。柏葉、乾薑各三兩,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吐血不止者。
黃土湯。甘草、乾地黃、朮、附子、阿膠、黃芩各三兩,灶中黃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二服。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主吐血衄血。
雞屎白散。雞屎白。
上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
蜘蛛散。蜘蛛十四枚,桂枝半兩。
上二味:為散。取八分一匕,飲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
當歸芍藥散。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術四兩,澤瀉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兩)。
白話文:
【不試方十八方】
-
竹葉石膏湯:使用兩把竹葉、一斤石膏、半升半夏、三兩人參、二兩甘草、半升粳米、一升麥門冬。將這七種藥材用一斗水煮至剩下六升,去除殘渣後加入粳米,待米煮熟,再去掉米,溫熱服用一升,每日三次。適用於傷寒病後體虛、氣短、噁心欲吐的情況。
-
麥門冬湯:使用七升麥門冬、一升半夏、二兩人參、二兩甘草、三合粳米、十枚大棗。將這些材料用十二升水煮至剩下六升,溫熱服用一升,每日三次,夜間一次。用於治療劇烈的上氣、咽喉不適等症狀。
-
雄黃燻法:將雄黃磨成粉末,用兩片筒瓦合起來燒製,對着肛門燻蒸,適用於肛門部位的病症。
-
頭風摩散:使用一枚大附子和等量的鹽,磨成粉末,清潔後塗抹在患處,以促進藥效。
-
皂莢丸:使用八兩皂莢,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用棗膏和水送服三丸,每日三次,夜間一次。適用於咳嗽、氣逆、常有痰濁,只能坐着無法入睡的症狀。
-
葦莖湯:使用二升葦莖、半升薏苡仁、五十枚桃仁、半升瓜瓣。先用水一斗煮葦莖至剩下五升,去渣後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二升,每次服用一升,可能引起類似膿狀物的嘔吐。適用於咳嗽伴有輕微發熱、胸悶、胸中皮膚錯雜,可能是肺癰的症狀。
-
當歸生薑羊肉湯:使用三兩當歸、五兩生薑、一斤羊肉。將這些材料用水八升煮至剩三升,溫熱服用七合,每日三次。若感覺更冷,可以增加生薑至一斤;如果疼痛多且有嘔吐感,可以加橘皮二兩、術一兩,同時增加水至五升,煮至剩三升二合服用。適用於寒疝、腹部疼痛及脅痛裏急等症狀,以及產後腹部持續疼痛。
-
蒲灰散:使用七分蒲灰、二分滑石,磨成粉末,用飲服一匙,每日三次。適用於小便不暢的情況。
-
豬膏發煎:使用半斤豬膏、如雞蛋大小的亂髮三枚。將亂髮與豬膏一起煎煮,直到頭髮溶解,藥成後分兩次服用,病症會從小便排出。適用於各種黃疸症狀。
-
柏葉湯:使用三兩柏葉、三兩乾薑、三把艾葉。將這些藥材用水五升煮,加入馬通汁一升混合,煮至剩一升,分兩次溫熱服用。適用於持續吐血的情況。
-
黃土湯:使用甘草、乾地黃、術、附子、阿膠、黃芩各三兩,竈中黃土半斤。將這些藥材用水八升煮至剩三升,分兩次溫熱服用。適用於下血、先便後血(遠血)的症狀,也適用於吐血、鼻血。
-
雞屎白散:使用雞屎白,磨成粉末,取一匙以六合水混合,溫熱服用。適用於轉筋病,表現爲手臂和腳部僵直,脈搏微弱呈弦狀,轉筋進入腹部的情況。
-
蜘蛛散:使用十四隻蜘蛛、半兩桂枝,磨成粉末,取八分之一匙以飲混合服用,每日兩次,也可以製成蜜丸。適用於陰狐疝氣,表現爲一側腫大且時有時無的情況。
-
當歸芍藥散:使用三兩當歸、一斤芍藥、四兩茯苓、四兩術、半斤澤瀉、半斤芎藭(或三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取一匙以酒混合,每日三次。適用於孕婦腹部持續疼痛。
-
歸母苦參丸:使用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小豆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三丸,可逐漸增加至十丸。適用於孕婦小便困難,但飲食正常的情況。
-
狼牙湯:使用三兩狼牙,用水四升煮至剩半升,用棉布包裹樹枝如繭狀,浸入湯中,滴於陰部,每日四次。適用於少陰脈象滑而數,導致陰部生瘡或腐蝕的情況。
-
小兒疳蟲蝕齒方:使用雄黃、葶藶,磨成粉末,取臘月豬油加熱,用槐樹枝包裹棉花,蘸藥液烙在牙齒上。適用於小兒疳蟲侵蝕牙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