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聚方》~ 正文 (28)
正文 (28)
1. 正文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赤石脂禹餘糧湯:赤石脂一斤,禹餘糧一斤。
已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為則按:此章非疾病醫義,故不取。雖然,赤石脂禹餘糧湯證,可從於此也。又云,當利其小便,下方脫。
桃花湯:赤石脂一斤,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內赤石脂未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下利便膿血者。
大豬膽汁:大豬膽一枚。
膽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
(陽陽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蜜煎導:蜜七合。
一味內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擾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主治見大豬膽汁下。
酸棗仁湯: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芎藭二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虛勞)虛煩,不得眠。
為則曰:虛勞當作煩躁。
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搗丸如彈丸大,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肺癰)喘不得臥。(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支飲)不得息。
麻子仁丸: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一斤,大黃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斤。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以知為度。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
己椒藶黃丸: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
蜀漆散:蜀漆、雲母、龍骨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
瘧多寒者。(名曰牡瘧。)
為則按:當有臍下動證。
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
已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傷寒] 如果發汗、或嘔吐、或腹瀉後,心下部位感覺痞塞且堅硬,打嗝不止,就用赤石脂禹餘糧湯。 藥方組成:赤石脂一斤、禹餘糧一斤。 用法:用水六升煮成二升,濾去藥渣,分三次服用。
[傷寒] 服用湯藥後,腹瀉不止,心下部位痞塞堅硬。如果服用瀉心湯後,又用其他藥物攻下,腹瀉仍然不止。醫生用理中湯治療,腹瀉反而更嚴重。理中湯是調理中焦的,但此腹瀉是下焦的問題,應該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治療。如果腹瀉仍不止,就要利小便。 【說明】這段文字不是討論疾病的醫理,所以不做解釋。但赤石脂禹餘糧湯的證候,可以參考這裡。另外,文中提到要利小便,但下方藥方遺失。
桃花湯。 藥方組成:赤石脂一斤、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用法:用水七升煮米至熟,濾去米渣,取溫熱的湯七合,加入赤石脂粉末一小匙,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服用一次就痊癒,剩餘的藥就不要再服用。
[少陰病] 腹瀉,排出膿血便。(少陰病在二三天至四五天時)會出現腹痛、小便不暢、腹瀉不止,並且排出膿血便。
大豬膽汁 藥方組成:大豬膽一枚。 用法:將膽汁與少許醋混合,灌入肛門中,約一頓飯的時間,就會排出大便。
[陽明病] 如果自然出汗,或發汗後,小便順暢,這是因為體內津液耗竭。雖然大便乾硬,也不能用攻下的方法。當病人想大便時,可以用蜜煎導來幫助排便。也可以用土瓜根或大豬膽汁作為導劑。
蜜煎導 藥方組成:蜂蜜七合。 用法:將蜂蜜放入銅器中,用微火煎煮,稍稍凝固成類似麥芽糖的狀態,不斷攪拌,不要讓它燒焦。等冷卻後,用手搓成圓柱形,一端尖銳,約兩寸長。趁熱製作,冷卻後會變硬。將其塞入肛門中,用手按住,等到想大便時再取出。 【說明】其主要治療的病症,參見大豬膽汁的說明。
酸棗仁湯 藥方組成: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川芎二兩。 用法:先用水八升煮酸棗仁,取六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成三升。分三次溫服。 [虛勞] 煩躁不安,無法入睡。 【說明】這裡的「虛勞」應該是指煩躁。
葶藶大棗(瀉肺)湯 藥方組成:葶藶搗碎做成彈丸大小、大棗十二枚。 用法:先用水三升煮大棗,取二升,去掉大棗,加入葶藶,煮成一升。一次性頓服。 [肺癰] 喘息,無法躺臥,胸部脹滿,全身和臉部浮腫,鼻塞流清涕,聞不到氣味,咳嗽氣喘,呼吸困難。 [支飲] 呼吸困難。
麻子仁丸 藥方組成: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一斤、大黃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斤。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一天三次。以能見效為度。 [趺陽] 脈象浮而澀。浮脈表示胃氣強盛,澀脈表示小便次數多。浮脈與澀脈相搏,大便會乾燥(這是因為脾的功能受到約束)。
己椒藶黃丸 藥方組成: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各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先吃飯後服用一丸,一天三次,可以逐漸增加劑量。(如果口中有津液,但仍感到口渴,可加入芒硝半兩。)
腹脹,口舌乾燥(這是因為腸道內有水氣)。 蜀漆散 藥方組成:蜀漆、雲母、龍骨各等份。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在瘧疾發作前,用米漿水服用半錢。 瘧疾多為寒性的(稱為牡瘧)。 【說明】應有臍下跳動的症狀。
十棗湯 藥方組成:芫花、甘遂、大戟各等份。 用法:將以上三味藥材分別搗碎成粉末。用水一升半,先煮肥棗十枚,取八合,濾去棗渣,加入藥末。(體質強壯的人服用一錢,體質虛弱的人服用半錢。)溫服。在早上空腹服用。如果腹瀉次數少,病情沒有好轉,第二天可以再服,劑量增加半錢。腹瀉順暢後,要用米粥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