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吉益為則

《類聚方》~ 正文 (24)

回本書目錄

正文 (24)

1. 正文

為則按。當有欲吐證。

文蛤散。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渴欲飲水不止者。

大半夏湯。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胃反)嘔吐者。

為則按。外臺云。治嘔、心下痞硬者。今從之。

小半夏湯。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嘔家本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諸嘔吐。谷不得下者。

生薑半夏湯。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嘔止停後服。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

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半夏苦酒湯。半夏十四枚。雞子一枚。

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

半夏厚朴湯。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干蘇葉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為則按。當有悸證。又按千金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乾薑散。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乾嘔。吐逆。吐涎沫。

乾薑人參半夏丸。乾薑、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

上三味。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

(妊娠。)嘔吐不止。

為則按。當有心下痞硬證。

半夏(瀉心)湯。半夏半升。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三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嘔而腸鳴。心下痞者。

白話文:

[正文]

如果按壓時感到不適,且有想吐的徵兆,可以使用文蛤散。

文蛤散的成分是文蛤五兩。

將文蛤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匕,用剛煮沸的熱水沖泡,用五合的熱水服用。

(病在陽經,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如果反而用冷水噴灑或灌洗,熱邪會被壓制無法散去,反而會更加煩躁,皮膚上起雞皮疙瘩,想喝水卻又不覺得口渴。這時可以服用文蛤散。如果沒有好轉,再給予五苓散。(若為寒邪引起的結胸)沒有發熱的症狀,可以用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也可以服用。如果口渴想喝水止不住。

可以使用大半夏湯。成分是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將以上三種藥材,加入一斗二升的水,混合白蜜攪拌二百四十下,煮到剩二升半,溫服一升,剩下的分兩次服用。

(如果出現胃氣上逆)導致嘔吐。

如果按壓時感到不適,《外臺秘要》說可以治療嘔吐和心下痞硬,現在依照這個說法。

可以使用小半夏湯,成分是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將以上兩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煮到剩一升半,分兩次溫服。

如果嘔吐的人本來應該感到口渴,表示疾病快要好了,但現在反而不渴,是因為心下有(支飲)的緣故。(如果是黃疸病)小便顏色沒有改變,卻想拉肚子,腹部脹滿且氣喘。(不可以用解熱的方式治療,因為熱邪退去一定會打嗝。)打嗝是因為各種嘔吐,導致食物無法順利下嚥。

可以使用生薑半夏湯,成分是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將以上兩種藥材,加入三升水煮半夏,煮到剩二升,再加入生薑汁,煮到剩一升半,稍微放涼分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等到嘔吐停止後再停止服用。

病人胸口好像要喘,又沒有真的喘,好像要嘔吐,又沒有真的嘔吐,好像要打嗝,又沒有真的打嗝,整個胸中感覺昏亂煩躁,非常難受。

可以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成分是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

將以上三種藥材,加入七升水煮到剩一升五合,分兩次溫服。

突然嘔吐,心下感覺痞塞。(是因為膈間有水。)感到暈眩和心悸,先是口渴,然後開始嘔吐。(是因為水停留在心下,這種情況屬於飲病。)

可以使用半夏苦酒湯,成分是半夏十四枚、雞蛋一枚。

將半夏放入苦酒中,將雞蛋殼放在刀環上,在火上加熱,煮沸三次後,去除藥渣,慢慢地含服咽下。如果沒有好轉,再做三劑。

(少陰病)喉嚨內部受傷生瘡,無法說話,聲音發不出來。

可以使用半夏厚朴湯,成分是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乾蘇葉二兩。

將以上五種藥材,加入七升水煮到剩四升,分四次溫服,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婦人)感覺喉嚨裡好像有烤肉。

如果按壓時感到不適,應該會有心悸的症狀。另外,《千金方》裡記載,這種情況是胸悶、心下堅硬、喉嚨裡感覺帖帖的,像有烤肉一樣,想吐吐不出來,想吞又吞不下去。

可以使用半夏乾薑散,成分是半夏、乾薑各等分。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成粉末,每次取一方寸匕,用一升半的漿水煎煮至七合,一次服下。

出現乾嘔、吐逆、吐涎沫的症狀。

可以使用乾薑人參半夏丸,成分是乾薑、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

將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一天三次。

(懷孕期間)嘔吐不止。

如果按壓時感到不適,應該會有心下痞硬的症狀。

可以使用半夏(瀉心)湯,成分是半夏半升、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三兩。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入一斗水煮到剩六升,去除藥渣,再煮到剩三升,溫服一升,一天三次。

(傷寒病五六天)出現嘔吐和發燒,符合柴胡湯證。如果用了其他藥物來瀉下,導致柴胡證狀仍在,應該繼續服用柴胡湯。雖然已經瀉下,但這並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反而會出現發冷和發熱,出汗後症狀就會緩解。如果心下滿悶且有硬痛(這屬於結胸的症狀),應使用大陷胸湯治療。如果只是滿悶而不痛(這屬於痞塞),不適合用柴胡湯治療。如果嘔吐且腸鳴,心下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