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吉益為則

《類聚方》~ 正文 (19)

回本書目錄

正文 (19)

1. 正文

甘遂半夏湯。甘遂三枚。半夏十二枚。芍藥五枚。甘草指大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

為則按。芍藥甘草湯、加減之方也。故當有攣急證。

芍藥甘草附子湯。芍藥三兩。甘草三兩。附子一枚。

已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

為則按。芍藥甘草湯證。而惡寒者主之。

甘麥大棗湯。甘草三兩。小麥一分。大棗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

為則按。急迫而狂驚者主之。

甘草粉蜜湯。甘草二兩。粉一兩。蜜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差即止。

(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

生薑甘草湯。生薑五兩。人參三兩。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為則按。當有心下痞硬強急證。

甘草乾薑湯。甘草四兩。乾薑二兩。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變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為則按。當有急迫證。

四逆湯。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

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少與謂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傷寒)醫下之。績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病發熱。

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

白話文:

[甘遂半夏湯]

用甘遂三枚、半夏十二枚、芍藥五枚、炙甘草一指寬的一段。將這四味藥材,加入兩升水煎煮成半升,去除藥渣,再加入半升蜂蜜,混合藥汁後,再次煎煮至剩下八合,一次性喝完。患者的脈搏微弱,且有腹瀉的感覺,如果腹瀉反而會感到舒適,即使腹瀉後,心下部位仍然會感到持續的堅硬脹滿,這是因為體內停滯的痰飲想排出。這個方子其實是芍藥甘草湯加減變化而來的,所以應該會有肌肉攣縮疼痛的症狀。

[芍藥甘草附子湯]

用芍藥三兩、炙甘草三兩、炮附子一枚。將這三味藥材,加入五升水煎煮成一升五合,去除藥渣後,分次溫服。如果發汗後病情沒有緩解,反而更加怕冷,這是因為身體虛弱的緣故。這個方子其實是芍藥甘草湯的證候,而又出現怕冷的症狀,就適合使用這個方子。

[甘麥大棗湯]

用炙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將這三味藥材,加入六升水煎煮成三升,分三次溫服。這是針對婦女,情緒容易煩躁、悲傷,想哭,表現像精神異常,常常打哈欠伸懶腰的狀況。這個方子主要針對情緒急躁、驚恐不安的症狀。

[甘草粉蜜湯]

用炙甘草二兩、米粉一兩、蜂蜜四兩。將這三味藥材,加入三升水,先煮炙甘草至剩二升,去除藥渣,再加入米粉和蜂蜜,攪拌均勻後,熬煮成如稀粥狀,溫服一升,症狀緩解即可停止服用。這個方子針對蛔蟲引起的疾病,會令人吐口水,心痛發作不定時,使用其他驅蟲藥都無效。

[生薑甘草湯]

用生薑五兩、人參三兩、炙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將這四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煎煮成三升,分三次溫服。這個方子針對肺痿,出現咳嗽、咳吐大量痰涎、咽喉乾燥且口渴的症狀。這個方子病患會有心下痞硬、緊繃的症狀。

[甘草乾薑湯]

用炙甘草四兩、乾薑二兩。將這兩味藥材切碎,加入三升水煎煮成一升五合,去除藥渣後,分兩次溫服。這個方子針對肺痿,只吐痰涎而不咳嗽,而且患者不口渴,但一定會頻繁遺尿,這是因為體內虛弱無法控制下焦,導致肺中虛冷。患者會頭暈、多吐口水,用甘草乾薑湯可以溫補。如果服用此湯後感到口渴,則是消渴症。傷寒病,脈搏浮,自己出汗,小便次數多,心煩,稍微怕冷,腳部出現抽筋,反而使用桂枝湯(想發汗解表),這是錯誤的。如果導致四肢冰冷、喉嚨乾燥、煩躁想吐,就使用甘草乾薑湯來恢復陽氣。如果四肢厥冷好轉,腳溫暖,就改用芍藥甘草湯,腳部抽筋的症狀就會伸展。如果出現胃氣不和、胡言亂語,就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如果再次發汗,又使用燒針療法,就應該使用四逆湯。這個方子針對病況急迫的症狀。

[四逆湯]

用炙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炮附子一枚。將這三味藥材切碎,加入三升水煎煮成一升二合,去除藥渣,分兩次溫服。(身體強壯的人可以用大個附子一枚、乾薑三兩)傷寒病,脈搏浮,自己出汗,小便次數多,心煩,稍微怕冷,腳部出現抽筋,反而使用桂枝湯(想發汗解表),這是錯誤的。如果導致四肢冰冷、喉嚨乾燥、煩躁想吐,就使用甘草乾薑湯來恢復陽氣。如果四肢厥冷好轉,腳溫暖,就改用芍藥甘草湯,腳部抽筋的症狀就會伸展。如果出現胃氣不和、胡言亂語,就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如果再次發汗,又使用燒針療法,就應該使用四逆湯。(傷寒)如果醫生用瀉下藥治療,導致腹瀉不止,拉出未消化的食物,並且身體疼痛。(應該要先治療裡虛的症狀。)如果身體疼痛減輕,大便也正常,(應該要先治療表證。)適合使用四逆湯。(治療表證)應該使用桂枝湯。如果發熱、頭痛,脈搏反而沉,如果沒有好轉,並且身體疼痛,(應該治療裡虛的症狀。)如果脈搏浮而遲緩,(這是表熱裡寒),腹瀉,拉出未消化的食物,腹瀉但不口渴,(這是太陰病的症狀)因為體內有寒氣的緣故,應該溫補,適合服用四逆湯之類的方子。(少陰病,脈搏沉的,應該馬上溫補)如果得了少陰病,吃了東西就吐,心中溫溫的想吐,但又吐不出來,剛開始時手腳冰冷、脈象弦而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