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吉益為則

《類聚方》~ 正文 (18)

回本書目錄

正文 (18)

1. 正文

四逆湯主之。(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便熱者。實也。當和胃氣。),(太陽病未解。陰陽脈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陰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方而解。若欲下之),(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讝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

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

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傷寒)吐後腹脹滿者。大便不通。(胃氣不和者。)

為則按。但急迫。而大便不通者主之。

桃核(承氣)湯。桃仁五十個。桂枝二兩。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

下瘀血湯。大黃二兩。桃仁三十個。䗪蟲二十枚。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

(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土瓜根散。土瓜根、芍藥、桂枝、䗪蟲各三分。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陰㿗腫。

甘草湯。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為則按。甘草主急迫者也。

桔梗湯。桔梗一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為則按。黏痰如膿者主之。

排膿湯。甘草二兩。桔梗三兩。生薑一兩。大棗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五合。日再服。

為則按。有黏痰。或膿血。而急迫者主之。

芍藥甘草湯。芍藥四兩。甘草四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之。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方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少與謂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正文]

應該用四逆湯來治療。(如果發汗後反而怕冷,這是因為虛弱的緣故。如果發汗後不怕冷反而覺得熱,這是實證,應當調理胃氣。) (太陽病還沒好,陰脈和陽脈都停滯不跳動,一定會先發抖,出汗後就會好轉。如果只是陽脈或陰脈稍微虛弱,會先出汗後就好轉。如果只是陰脈微弱,可以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想用瀉下的方法),(傷寒過了十三天都還沒好,已經到了其他經絡而出現說胡話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有熱的緣故,應該用湯藥來攻下。如果小便正常,

大便應該會變硬。如果反而拉肚子,脈象又很平和,這表示醫生用丸藥攻下是錯的。如果自己拉肚子,脈象應該會微弱而手腳冰冷。現在脈象反而很平和,這表示體內有實邪。(太陽病過了十幾天,)感到心下溫熱想吐,而且胸口痛、大便反而稀溏,肚子有點脹滿,悶悶不樂且微微煩躁。(如果之前自己大量嘔吐或拉肚子),就用調胃承氣湯。如果不是這樣,就不能用。(如果只是想吐,胸口痛,大便微溏,這不是柴胡證,因為有嘔吐的情況,可以判斷之前有過度嘔吐或腹瀉),(陽明病。)沒有嘔吐,也沒有拉肚子,只是心煩。(太陽病,)發病三天就發汗,沒有好轉,反而持續發熱,(這是屬於胃的問題)(傷寒)嘔吐後肚子脹滿,大便不通。(這是胃氣不和的情況。)

如果按壓肚子會覺得急迫,而且大便不通,可以用以下方劑來治療。

桃核承氣湯:桃仁五十個、桂枝二兩、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

以上五味藥,用水七升煮到剩二升半,把藥渣濾掉,再放入芒硝,繼續加熱,稍微沸騰就關火。(先吃飯)溫服五合,一天三次。(應該會稍微拉肚子)

(太陽病沒好,熱邪結在膀胱,)這個人會像發狂一樣,並且排出血,排出後就會好轉。(如果外邪還沒解除),還不能攻下,應該先(解除外邪)。外邪解除後,如果只是小腹急迫緊縮,才能攻下。

下瘀血湯:大黃二兩、桃仁三十個、䗪蟲二十枚。

以上三味藥,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做成四顆藥丸,用酒一升煮一顆藥丸,取八合,一次服下。會排出像豬肝一樣的新鮮血液。(產婦)腹痛,(按照方法)應該用枳實芍藥散。如果還沒有好轉,

(這是因為肚子裡有乾血附著在肚臍下方),應該用瀉下的方法。瘀血湯可以治療,也可用於治療月經不順。

土瓜根散:土瓜根、芍藥、桂枝、䗪蟲各三分。

以上四味藥,搗成散劑,用酒服一方寸匕,一天三次。

(帶下、)月經不順、小腹脹滿疼痛,月經過了一個月又來,陰部腫脹。

甘草湯:甘草二兩。

以上一味藥,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半,把藥渣濾掉,溫服七合,一天兩次。

(少陰病,)過了兩三天,咽喉疼痛,可以用甘草湯。如果沒有好轉,可以用桔梗湯。

如果按壓肚子感到急迫,可以用甘草來治療。

桔梗湯:桔梗一兩、甘草一兩。

以上二味藥,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把藥渣濾掉,分溫兩次服下。

(少陰病,過了兩三天,)咽喉疼痛,可以用甘草湯。如果沒有好轉,可以用桔梗湯。咳嗽而且胸悶,發冷,脈象快,咽喉乾燥但不口渴,時常咳出渾濁的痰液,腥臭而且持續很久,吐出的膿像米粥一樣,(這是肺癰)。

如果按壓肚子覺得有黏稠的膿痰,可以用以下方劑治療。

排膿湯:甘草二兩、桔梗三兩、生薑一兩、大棗十枚。

以上四味藥,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溫服五合,一天兩次。

如果按壓肚子覺得有黏稠痰液或膿血,並且感到急迫,可以用以下方劑治療。

芍藥甘草湯:芍藥四兩、甘草四兩。

以上二味藥,切碎,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半,把藥渣濾掉,分溫兩次服下。

(傷寒)脈象浮,自己會出汗,小便頻繁,心煩,稍微怕冷,腿腳痙攣,反而用桂枝湯。(想用桂枝湯來解除表證),這是錯誤的。結果手腳冰涼、咽喉乾燥、煩躁想吐,要用甘草乾薑湯來治療,(恢復陽氣)。如果手腳冰涼好轉,手腳溫熱,再用芍藥甘草湯,腿腳就會伸直。如果(胃氣不和)出現胡言亂語,可以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如果再次發汗,又用燒針來治療,應該用四逆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