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捷

《醫方絜度》~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卷一

為末,膏丸。

女貞益肝補腎,並瀉相火;旱蓮補陰益精,並熄內風;桑椹流通關節,滋養營血。二藥採於冬夏二至,又能暗轉陰陽也,故陰虧人最宜長服。

滋腎丸(明之)

主熱閉下焦,陰火上衝,癃淋,呃忒,口不渴。

黃蘗(酒炒),知母(酒炒,各二兩),肉桂(一錢)

為末,蜜丸。

李明之曰:小便者,膀胱所主,生於肺金。肺中伏熱,水不能生,是絕小便之源也。渴而小便不通者,肺氣不得降也,故用氣薄淡滲之藥,瀉火而清肺金之正化,滋水之化源也。若熱在下焦而不渴,是絕其流而溺不泄也,須用氣味俱厚之藥,除其熱而泄其閉也。一燥一潤相須為用,佐以肉桂,寒因熱用,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則鬱熱從小便出而關開矣。又陰火上衝,吸氣不入,陰中伏陽,衝脈上衝,呃忒牙宣,巔痛連足夜甚者,用之立效。

王孟英曰:此能引肝火迅速下行。若夾風者,宜龍薈丸,大泄風陽,直折肝膽逆升之火,所當分析也。

費伯雄曰:腎水大虧,不能制火,飛龍上亢。此方用知、柏以象二陰,肉桂以象一陽,仍取坎卦之義,以通生化之原,意義極精,非尋常導龍歸海也。

羅東逸曰:此方以黃柏之苦以堅腎,則能伏龍雷之沸火,是謂浚其原而安其流;知母之清以涼肺,是謂沛之雨而騰之露。然恐水火不相入而相射,故益以肉桂為反佐,兼以導龍歸海也。

左金丸(震亨)

主肝火上逆,木乘土位,脘痛,吐嘔,疝瘕。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

為末,水丸。

葉天士曰:此方瀉肝,謂肝家鬱火上衝,大苦寒降其火,大辛熱泄其氣。

汪訒庵曰:黃連瀉心清火,茱萸解鬱,引熱下行。一者正治,一者反治,故能相濟以立功也。名曰左金,謂火熱清則金令行於左而肝自平。

坎離丹(《聖濟》)

主心腎不交,面赤,不寐,怔忡,眩暈,舌碎。

枸杞子(五錢),元參(一兩),甘草(三錢)

同搗,為丸,湯調服。

心屬離火在上,腎屬坎水在下。離中耦畫生陰,心氣日欲下交;坎中奇畫生陽,腎氣日欲上承。火水相交,何病之有?苟失其交,疾瘲蜂起。杞子甘溫,助君火之神;元參苦寒,滋天一之精氣。欲交上下,必調其中,甘草甘平,和中養胃,交合腎心,則火來坎戶,水到離宮,中樞旋運,而諸病自痊矣。陰陽水火,雖屬一氣,微有分別。

如半夏、何人交陰陽也,是方交心腎也。交陰陽者,橫也;交水火者,縱也。

火劑湯(倉公)

主陰寒凝結,二便不通,勢甚危急。

硫黃(二錢),火硝(一錢),巴豆(三粒)

長流水煮,冷服。

錢韻之曰:陰濁上干,下寒竊踞,腹痛便閉,此為陰結,其勢孔亟。諸寒攻下,附和其陰,多見格拒。半硫來復,無迅速之功,非此剛劑不可。硫黃純陽石火之精,大破陰寒格拒,補助命火,疏利大腸,宣導濁陰,得火硝純陽之藥,同氣相求,迅掃濁陰。使之下趨,即以巴豆之猛,急通大便,便通則濁陰下出,清陽得闢矣。

白話文:

卷一

將藥材研磨成末,然後製成膏或藥丸。

女貞子能滋養肝臟、補益腎臟,同時也能瀉去體內的相火(一種虛火);旱蓮草能滋養陰液、補益精氣,同時也能平息體內的內風(一種虛證引起的症狀);桑椹能疏通關節、滋養營血。這兩種藥材分別在冬至和夏至採摘,又能在暗中轉化陰陽,所以對於陰液虧虛的人來說,最適合長期服用。

滋腎丸(明代李明之所創)

主要治療熱邪閉塞下焦(指下腹部),陰火向上衝逆,小便不利、排尿困難,打嗝不止,但口不渴的症狀。

藥材組成:黃柏(用酒炒過)和知母(用酒炒過),各二兩,肉桂一錢。

將藥材研磨成末,然後用蜂蜜製成藥丸。

李明之說:小便由膀胱主管,膀胱的功能依賴於肺金的清肅。如果肺中有伏熱,就無法產生水分,這就是小便不通的根源。如果口渴卻小便不通,這是因為肺氣無法下降。所以要用藥性輕薄、能滲濕的藥物,來瀉火,清除肺金的正常功能,以滋養水的來源。如果熱邪在下焦但口不渴,這是因為水液的通路被阻斷而無法排泄,必須用藥性氣味都濃厚的藥物,來去除熱邪,疏通閉塞。一味藥乾燥,一味藥滋潤,需要相互配合使用,再輔助以肉桂,用寒性藥物的特性,通過熱性藥物的引導,來達到目的,先解決導致問題的因素,這樣鬱積的熱邪就能從小便排出,而氣機得以暢通。如果陰火向上衝逆,導致呼吸困難、氣吸不入,陰液中潛伏陽氣,衝脈上衝,引起打嗝、牙齦腫脹、頭頂疼痛甚至連帶到腳底,並且在晚上更嚴重的,服用此藥效果顯著。

王孟英說:這個方子能引導肝火迅速下行。如果夾雜有風邪,就應該使用龍薈丸,以大力量瀉除風陽,直接折斷肝膽向上衝逆的火氣,這是需要仔細分析的。

費伯雄說:這是因為腎水虧虛嚴重,無法制約火氣,導致虛火上亢。這個方子用知母、黃柏來象徵二陰,用肉桂來象徵一陽,仍然是取自《易經》中坎卦的意義,用來疏通生化之源,意義非常精深,不是一般導龍歸海的方法可以比擬的。

羅東逸說:這個方子用黃柏的苦味來堅固腎氣,就能降服如同雷鳴般沸騰的虛火,這就是所謂的疏通源頭以安定下游;用知母的清涼來清肺,就像沛雨洗刷而使露水升騰。然而,擔心水火不相容而互相攻擊,所以加入肉桂作為反佐藥,兼顧引導虛火歸於腎水。

左金丸(元代朱震亨所創)

主要治療肝火向上衝逆,導致肝木剋制脾土,引起胃脘疼痛、嘔吐,疝氣等症狀。

藥材組成: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末,用水製成藥丸。

葉天士說:這個方子能瀉肝火,指的是肝氣鬱結化火向上衝逆,用大苦大寒的藥物來降火,用大辛大熱的藥物來疏通氣機。

汪訒庵說:黃連能瀉心火、清熱,吳茱萸能疏解肝鬱、引導熱邪下行。一個是正治,一個是反治,所以能相互輔助以建立療效。取名為「左金」,是因為火熱清除後,金氣就能在左邊運行,肝氣自然就平復了。

坎離丹(出自《聖濟總錄》)

主要治療心腎不交,出現面色發紅、失眠、心悸、頭暈、舌頭潰爛等症狀。

藥材組成:枸杞子(五錢),玄參(一兩),甘草(三錢)。

將藥材一起搗碎,製成藥丸,用湯藥送服。

心臟屬離火,位於上方;腎臟屬坎水,位於下方。離卦中陰爻會產生陰氣,心氣每日想要下降;坎卦中陽爻會產生陽氣,腎氣每日想要上升。如果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心腎相交,就沒有什麼疾病了。如果失去這種交合,疾病就會像蜜蜂一樣紛紛出現。枸杞子性味甘溫,能輔助心火的功能;玄參性味苦寒,能滋養腎精。想要使上下交合,必須調和中焦,甘草性味甘平,能調和脾胃,使腎和心相互交合,這樣火就能歸於腎,水就能到達心,中樞運轉正常,各種疾病自然痊癒。陰陽水火雖然屬於同一氣,但是有細微的區別。

例如,半夏是調和陰陽的藥物,而這個方子是調和心腎的。調和陰陽是橫向的,而調和水火是縱向的。

火劑湯(倉公所創)

主要治療陰寒凝結,導致大小便不通,病情非常危急的情況。

藥材組成:硫磺(二錢),硝石(一錢),巴豆(三粒)。

用長流水煎煮,冷服。

錢韻之說:陰濁之氣向上侵擾,下焦被陰寒佔據,導致腹痛、便秘,這屬於陰結,病情非常緊急。用一般溫熱藥來攻下,反而會助長陰寒,大多會出現拒藥的反應。硫磺能使陽氣恢復,但沒有迅速的功效,只有用這種剛猛的藥物才行。硫磺是純陽的藥物,具有石火般的精氣,能大破陰寒的阻礙,補助命門之火,疏通大腸,宣導濁陰。硝石也是純陽的藥物,能與硫磺同氣相求,迅速掃蕩陰寒,使其向下趨勢,再用巴豆的猛烈藥性,迅速疏通大便,大便通暢,濁陰就能排出,清陽就能暢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