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捷

《醫方絜度》~ 卷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三 (9)

1. 卷三

則清濁已分,二便各歸正化,名曰分清,良不誣也。

半貝散

主瘧疾初起。

半夏,貝母(各等分)

為末,陰陽水調服。

錢韻之曰:夫瘧之發而未久也,真氣尚充安於內,但邪氣亡戰於外。乘其戰時,藥用陰陽相反邀之,所謂我不出利,彼出不利,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其半出而擊之利,此之謂也。

連樸飲(孟英)

主濕熱蘊伏,霍亂,寒熱,胸痞,口膩。

厚朴,黃連(各四分)

水煎服。

厚朴燥濕而祛濁,黃連瀉熱而降逆,凡濕熱穢濁之邪,阻於胸膈脘間,用此無不奏效,然即瀉心變法也。

朱蛤散(元化)

主血溢上竅,吐血,咯血,咳血。

蛤殼(四錢),硃砂,三七(各一錢,為末),阿膠(一錢五分),竹茹(三錢),藕節(三枚)

煎湯調服。

錢韻之曰:血之暴溢也,無非氣行急迫,火炎上湧,肝失其藏,肺失其降,經絡之血越於上竅。是方以蛤殼潛陽降氣,其字從合,能召陽歸陰,以陰闔陽,使血不妄行。硃砂色赤鎮心,以心主血也,使血有所主。三七乃木火之數,調養心肝,使出絡之血消化,循經之血安和,所謂推陳致新也。

阿膠育陰制火。竹茹,竹之絡脈,通人之絡脈,其皮緊貼,能固絡中之血。藕本破血之物,取其節者,節以止之也。其肉空通有絲,能安絡中新血。此方降火而不伐胃,降氣而不溫燥,止血而不留瘀,去瘀而不損新,其方之神妙若此。

杏蘇散(《局方》)

主風寒頭痛,咳嗽,鼻塞,無汗。

蘇葉(一錢五分),杏仁(三錢),前胡(二錢),半夏(二錢五分)

水煎服。

徐靈胎曰:此乃感冒風寒之總方。其病止在皮毛肌肉,未入經絡者,有食則兼用消食可也。

水陸二仙丹(蘇頌)

主下關不攝,遺精白濁。

金櫻子膏,芡實末(各一斤)

和丸。

汪訒庵曰:二味甘能益氣,潤能滋陰,澀能止脫。氣王陰充,精關自攝。櫻產于山,芡生於水,陰陽相和,人健如仙。

茶調散(《局方》)

主久風化火,頭痛目赤。

白芷,黃芩(各二錢),防風(一錢五分),薄荷(八分),甘草(一錢),荊芥(一錢四分)

為末,細茶泡湯調服。

張石頑曰:諸辛藥得甘草之甘,辛甘散發,僅可治風,未能消火,得芩、茶以協濟之,乃分解之良法。故能輕揚解表,三陽並治,宣通上焦鬱熱也。

蠲痹湯(士瀛)

主風寒濕,周身痠痛。

當歸,赤芍,黃耆,薑黃,防風,羌活(各七錢),甘草(二錢五分)

水煎服。

徐靈胎曰:此為治痹之祖方,營衛兼顧之中,而又能祛風、散寒、利濕,痹證之善方也。

參胡飲(王璆)

主腎虛氣不收納,喘咳不休,吸入少力。

人參(一錢),胡桃(三枚)

水煎服。

王晉三曰:胡桃連皮,能收肺經耗散之氣,納之於腎;連膈能通命門之火;肉則消膈內之痰飲,又能解梅斂之痰飲。人參補真元。凡年高腎氣不收咳嗽者,最為要藥。

白話文:

當身體清濁之氣分開,大小便各自回歸正常,這就叫做「分清」,這個說法確實不假。

半貝散

主要治療瘧疾剛發作的時候。

藥方組成:半夏、貝母(等量)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冷熱水調和後服用。

錢韻之說:瘧疾剛發作不久時,身體的正氣還很充足,只是邪氣在體外抗爭。利用邪氣抗爭的時候,用陰陽屬性相反的藥來引導,就像我方不主動出擊,敵方也會因為無法發力而退去一樣,讓邪氣走一半就好,不要全部趕盡殺絕。

連樸飲(孟英)

主要治療濕熱積聚在體內,引起的霍亂、忽冷忽熱、胸悶、口中黏膩等症狀。

藥方組成:厚朴、黃連(各四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厚朴能夠乾燥濕氣、去除濁氣,黃連能夠瀉熱、降逆,凡是濕熱穢濁的邪氣阻塞在胸膈之間,用這個方子沒有不見效的。其實這個方子就是瀉心湯的變方。

朱蛤散(元化)

主要治療血從上竅溢出,例如吐血、咯血、咳血。

藥方組成:蛤殼(四錢),硃砂、三七(各一錢,磨成粉末),阿膠(一錢五分),竹茹(三錢),藕節(三枚)

煎煮湯藥後,調入藥粉服用。

錢韻之說:血突然溢出,通常是因為氣運行過快、火氣往上衝、肝臟失去藏血的功能、肺臟失去下降的功能,導致經絡中的血從上竅溢出。這個方子用蛤殼來潛藏陽氣、降氣,蛤的字形像「合」,能夠把陽氣召回陰位,讓陰氣合住陽氣,使血不再亂跑。硃砂顏色紅色,可以鎮定心神,因為心主管血,讓血有所歸屬。三七是木火之數,可以調養心肝,使從脈絡中溢出的血消化,讓在經絡中運行的血安穩。這就是所謂的「推陳致新」。

阿膠能夠滋養陰液,抑制火氣。竹茹是竹子的脈絡,能夠疏通人體的脈絡,它的皮緊貼竹身,能夠固護脈絡中的血。藕本來是破血的,這裡用它的節,因為節有止血的功用。藕的內部是空的,有絲,能夠安穩脈絡中的新血。這個方子能夠降火,但不會傷害脾胃;能夠降氣,但不會過於溫燥;能夠止血,但不會留下瘀血;能夠去除瘀血,但不會傷害新血,這個方子的神妙之處就在這裡。

杏蘇散(《局方》)

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頭痛、咳嗽、鼻塞、不出汗。

藥方組成:蘇葉(一錢五分),杏仁(三錢),前胡(二錢),半夏(二錢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徐靈胎說:這個方子是治療感冒風寒的總方。如果病情只在皮膚肌肉,還沒進入經絡,如果有食滯,可以同時服用消食的藥。

水陸二仙丹(蘇頌)

主要治療精關不固,遺精、白濁。

藥方組成:金櫻子膏、芡實粉(各一斤)

混合製成藥丸。

汪訒庵說:這兩味藥甘味能夠補氣,潤澤能夠滋陰,澀味能夠止住脫泄。當氣充足、陰液充盛時,精關自然會固攝。金櫻子產於山中,芡實生於水中,陰陽調和,人就會健康如同神仙。

茶調散(《局方》)

主要治療風邪久久不癒化為火氣,引起的頭痛、眼睛紅腫。

藥方組成:白芷、黃芩(各二錢),防風(一錢五分),薄荷(八分),甘草(一錢),荊芥(一錢四分)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細茶泡水調和後服用。

張石頑說:各種辛散的藥得到甘草的甘味,辛甘發散,只能治療風邪,不能消除火氣,所以要用黃芩、茶來協助,這是分解病邪的好方法。因此能夠輕柔地發散表邪,同時治療三陽經的病,疏通上焦的鬱熱。

蠲痹湯(士瀛)

主要治療風寒濕引起的全身痠痛。

藥方組成:當歸、赤芍、黃耆、薑黃、防風、羌活(各七錢),甘草(二錢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徐靈胎說:這是治療痹症的祖方,能夠同時照顧營衛之氣,又能祛風、散寒、利濕,是治療痹症的好方子。

參胡飲(王璆)

主要治療腎虛導致氣不收納,引起的喘咳不止,吸氣困難。

藥方組成:人參(一錢),胡桃(三枚)

用水煎煮後服用。

王晉三說:胡桃連著皮,能夠收斂肺經耗散的氣,把它納入腎;連著膈膜,能夠疏通命門的火氣;果肉能夠消除膈內的痰飲,又能分解、收斂痰飲。人參能夠補益真元之氣。凡是年紀大、腎氣不足導致咳嗽的人,這是最重要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