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絜度》~ 卷三 (4)
卷三 (4)
1. 卷三
霹靂劫巢湯(映廬)
主中風,痰湧,暴厥,身不發熱。
草烏,牙皂,麻黃(各三分),細辛(一分),殭蠶(三錢,生),全蠍(一錢五分),南星(一錢),半夏(一錢七分),竹瀝(一杯),薑汁(三匙),天雄(四分)
水煎頻灌。
謝映廬曰:將息失宜,痰飲日生,關隘漸塞,藏於隱微之中,結成囊癖,如燕之巢,如蜂之窠,其積之苦,非一日也。倏然外風襲入,或肝風內動,膠韌之痰,隨風上湧,清陽失位倒置,或令暴僕,或為痛厥,或為嘔吐。
斯義惟喻嘉言透此一關,取用氣味俱雄之藥,所謂能變胃而不受胃變,如寇匪蟠踞,侵漫已極,使非斬關奪門之將,何以突圍而劫巢乎?故以星、半、麻、雄、蠶、蠍、薑、瀝,通經入絡,搜散風邪,消癖攻痰。然討寇之兵,性情暴烈,膈膜隱癖之區,道路常多曲折,非所易入,恐難決勝。
故復使烏、皂、細辛,氣味俱雄者,有鋒銳巧捷之能,搜邪關竅之用。飲之下咽,猶霹靂一聲,號令一舉,眾皆走而不守,直達病所,贊襄成事,取功易易。
斂神湯(元功)
主懈㑊,不寒不熱,神識時迷。
龍骨,虎骨(各二兩),龜甲,硃砂,五味子,紫石英(各一兩,為末),棗仁(三錢),茯神(四錢)
煎湯調服。
錢韻之曰:經謂:「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懈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惴惴然。」此言懈㑊之病象也。《靈樞》云:「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今心氣不足,無以外護;心血不足,無以內營。內外失守,神不歸舍,魂魄外越,筋骨懈怠而為懈㑊。治以龍虎之靈,東西對待,安魂寧魄。
味、龜、英、朱,水火交媾,安神澀精,助以茯、棗,交補心經氣血。道經云:「龍從火里出,虎向水中生。」「人寶惟有精、氣、神,葆得三者可永生。」方名斂神,取斂攝神氣,神斂則筋骨強矣。
黑錫丹(《局方》)
主陽氣不固,陰氣衝逆,暴厥,暴血,奔豚。
沉香,附子,蘆巴,肉桂(各五錢),茴香,骨脂,肉蔻,楝實,木香(各一兩),黑錫(同硫黃炒成砂),硫黃(各三兩)
為末,酒麵糊丸如桐子大。
張石頑曰:黑錫,水之精;硫黃,火之精。二味為君,諸香燥純陽之藥為臣,以金鈴苦寒為反佐,沉香引入至陰之分為使。凡遇陰火逆沖,真陽暴脫,氣喘痰鳴之急證,用以鎮固其陽,使坎離交於頃刻,續命神丹也。
徐靈胎曰:鎮納上越之陽氣,為必備之要藥。
更衣丸
主津液不足,腸胃乾燥,大便不通。
蘆薈(七錢),硃砂(五錢)
為末,滴酒為丸,酒下一錢二分。
柯韻伯曰:兩陽合明而胃家實,仲景有承氣以下之;三陽燥結而津液亡,前賢又制此方以潤之。古人入廁必更衣,故以此命名也。硃砂以汞為體,性寒重墜下達;蘆薈以液為質,大苦大寒,性能潤燥結,從上導下而胃關開矣。合以為丸,兩者相須,奏功甚捷。
白話文:
霹靂劫巢湯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中風,痰很多,突然昏倒,但身體不發熱的情況。
藥材包括:草烏、牙皂、麻黃(各三分),細辛(一分),殭蠶(三錢,生的),全蠍(一錢五分),南星(一錢),半夏(一錢七分),竹瀝(一杯),薑汁(三湯匙),天雄(四分)。
用水煎煮後,頻繁地少量灌服。
謝映廬說:這是因為調養不當,痰飲日漸產生,逐漸阻塞氣機通道,藏在身體深處,結成像鳥巢或蜂窩一樣的病灶,這種積累的痛苦不是一天造成的。突然受到外風侵襲,或是肝風在體內發作,黏稠的痰就會隨著風向上湧,導致清陽之氣無法正常運行而顛倒,有的會突然昏倒,有的會感到劇烈疼痛而昏厥,有的會嘔吐。
這個道理就像喻嘉言所說的那樣,要用氣味強烈的藥,才能改變胃的功能而不被胃的變化所影響。就好像盜匪盤踞,侵略已經很嚴重了,如果不是能攻破城門的將軍,又怎麼能突圍並摧毀他們的巢穴呢?所以用了南星、半夏、麻黃、天雄、殭蠶、全蠍、薑、竹瀝這些藥,可以通經絡、疏散風邪、消除病灶、攻破痰。但是,這些討伐敵人的兵將,藥性比較猛烈,對於膈膜內隱蔽的病灶區域,路徑通常比較曲折,不容易進入,恐怕難以取勝。
所以又加入草烏、牙皂、細辛這些氣味同樣強烈的藥,它們具有鋒利、快速的特性,可以搜刮邪氣、打開關竅。藥一下肚,就像打雷一樣,發出號令,眾邪就會跑開而不守,直達病灶,幫助藥效發揮,這樣就很容易成功。
斂神湯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身體疲倦無力,不覺得冷也不覺得熱,精神時好時壞的情況。
藥材包括:龍骨、虎骨(各二兩),龜甲、硃砂、五味子、紫石英(各一兩,研磨成粉末),酸棗仁(三錢),茯神(四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錢韻之說:《黃帝內經》說:「夏天用針刺經脈,會耗損氣血,使人感到疲倦無力,雖然不會很冷也不會很熱,但是會害怕見到人,看到人會感到不安。」這就是在說疲倦無力的病症。《靈樞》說:「精神寄居在心中,魂魄也都在這裡。」現在心氣不足,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護;心血不足,沒有足夠的能量滋養。內外都失去了防禦,精神無法安寧,魂魄就會飄散,導致筋骨鬆弛而感到疲倦無力。治療的方法要用龍骨和虎骨這種具有靈性的藥,分別代表陰陽,達到安魂定魄的作用。
再加上五味子、龜甲、紫石英、硃砂,使水火相交,達到安神、收斂精氣的作用,並用茯神、酸棗仁輔助,一起補益心經的氣血。道家經典說:「龍從火中出,虎向水中生。」「人最珍貴的就是精、氣、神,能保住這三樣就可以長生不老。」這個方子叫做「斂神湯」,就是要收斂精神氣,精神收斂了,筋骨自然就強壯了。
黑錫丹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陽氣不穩固,陰氣向上衝逆,突然昏倒,突然出血,奔豚氣(感覺氣從腹部向上衝的疾病)。
藥材包括:沉香、附子、蘆巴、肉桂(各五錢),茴香、補骨脂、肉豆蔻、苦楝子、木香(各一兩),黑錫(和硫黃一起炒成砂狀),硫黃(各三兩)。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和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
張石頑說:黑錫是水之精華,硫黃是火之精華。這兩種藥是方子的主要成分,再加上各種辛熱純陽的藥作為輔助,用苦寒的金鈴子來抑制燥熱,用沉香引導藥力到達陰分。凡是遇到陰火上逆、真陽暴脫、氣喘痰鳴等急症,可以用這個方子來鎮固陽氣,使陰陽交合,是救命的良藥。
徐靈胎說:這個方子是鎮靜上衝的陽氣的必要藥物。
更衣丸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體內津液不足、腸胃乾燥、大便不通的情況。
藥材包括:蘆薈(七錢),硃砂(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滴成丸子,每次用酒吞服一錢二分。
柯韻伯說:陽明經(胃)的陽氣過盛導致胃實,張仲景用了承氣湯來攻下;三陽經的燥熱導致津液耗盡,所以前人又創制這個方子來滋潤腸道。古人入廁排便稱為「更衣」,所以用這個來命名。硃砂是以汞為主要成分,藥性寒涼且有下墜的作用;蘆薈的本質是液體,味道苦寒,能夠潤燥、軟化結塊的大便,能引導大便向下排出,使胃的通道暢通。把這兩種藥合在一起做成藥丸,相互作用,療效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