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絜度》~ 卷二 (15)
卷二 (15)
1. 卷二
水煎服。
天之暑熱一動,地之濕濁自勝,人在氣交之中,感受其氣,身中心火、胃濕熏蒸上竅,或腎水不足,而致胃火上升,或胃之陰虛,而虛陽上冒者,甘露飲最為的對。此以陰虧而火王,火王而濕動。除其火熱則陰自生而濕自化也。名曰「甘露」,謂甘露從天下降,炎暑自掃蕩無餘。
然降露之夜,必天朗氣清,故方中以枇杷葉之清涼,肅清肺氣,以象降露之天;露之質,究屬是水,故以二冬、甘、斛,滋津養液,以象化露之水;露之性,甘潤清涼,故以地、芩甘苦氣寒,清熱瀉火,以象甘露之性。如是則甘露成,陰得養而熱自清,濕可化矣。然濕熱雖化而不使下泄,仍有上蒙之患,故復以枳殼通幽門,茵陳通火府,使濕熱濁邪一齊下趨矣,制方之妙若此。
斑龍丸(《青囊》)
主督脈虧損,天柱骨傾,頭重高搖,久利遺精,崩漏帶下。
鹿角膠,鹿角霜,鹿茸,補骨脂,柏仁,菟絲子,熟地(各等分)
為末,膠糊丸。
葉天士曰:鹿茸升督脈之陽,角霜通督脈之氣,鹿膠補督脈之血,骨脂獨入命門,以收散越陽氣,柏子涼心以益腎,熟地味厚以填腎,菟絲就少陰以升氣固精。古語云:「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漫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闕」。故治下部陽虛督損之病也。
汪訒庵曰:凡此峻補氣血之劑,陽虛者宜之。若真陰虧損,虛火上乘者,不可輕投,恐反涸其水。
控涎丹(無擇)
主痰飲膠結,四肢牽引釣痛,手足冷痹。
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
為末,薑汁糊丸。
王晉三曰:控,引也;涎,湎涎也,水流貌,引三焦之水湎涎流出於水道也。白芥白色入肺,走皮裡膜外之水飲;甘遂色黃入脾,決經隧之水飲;大戟色黑入腎,逐藏府之水飲。三者引經各異,湎涎於水道則同,當審用之,能收奇功也。
徐靈胎曰:此乃下痰之方,人實證實者用之。
烏蠍四君子湯(士瀛)
主慢驚風。
川烏(五分),全蠍(三隻),白朮(一錢五分),甘草(四分),人參(二錢),茯苓(三錢)
水煎服。
錢韻之曰:慢脾驚風之稱,何謂也?慢者,緩也,脾之性也;驚者,肝膽之情也。由於病久元虛,脾陽不健,肝膽之風,逆沖脾土。風性急而病反緩者,不特脾性之緩慢,抑亦邪正之不爭也。病在幼稚者,未得穀味精微耳。若不窮其致風之由,惟治其風淫之標,豈不遺人夭枉乎?烏頭峻補命火,立建脾陽,全蠍善竄,疏絡定風,人參致中和之氣,白朮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藏。土氣砥柱,木不動搖;木平風熄,病安從來?
妙香散(荊公)
主心氣不足,驚怖悲憂,虛煩不寐,夢遺汗。
茯神(二兩),人參,遠志,甘草(各五錢),龍骨,黃耆(各一兩),益智(四錢),桔梗,硃砂(各三錢),木香(二錢五分),麝香(一錢),山藥(六錢)
白話文:
[卷二]
甘露飲
用水煎煮後服用。
當天氣悶熱時,地面的濕濁之氣就會增強。人在天地交感之間,受到這些氣的影響,體內的心火和胃濕會往上蒸騰,到達上竅(頭面等部位)。或是因為腎水不足,導致胃火上升;或是胃陰虛弱,導致虛火往上冒,這時使用甘露飲最為適合。這種情況是由於陰液虧虛導致火氣旺盛,火氣旺盛又導致濕氣活動。清除火熱,陰液自然會產生,濕氣也會自行消散。之所以稱為「甘露」,是比喻甘甜的露水從天而降,炎熱的暑氣自然就會被掃蕩一空。
然而,降露的夜晚,天空必然晴朗清澈,所以方劑中用枇杷葉的清涼之性,肅清肺氣,來象徵降露時的天空;露水的本質終究是水,所以用麥冬、天冬、甘草、石斛來滋潤津液,養育液體,來象徵化成露水的水;露水的性質是甘甜潤澤、清涼的,所以用地黃、黃芩、甘草苦寒的藥性,來清熱瀉火,來象徵甘露的特性。這樣一來,甘露的功效就形成了,陰液得到滋養,熱氣自然就會清除,濕氣也能夠化解了。雖然濕熱之氣化解了,但如果不能使其向下排出,仍有往上蒙蔽的隱患。所以,又加入枳殼來疏通幽門,茵陳來疏通火府,使濕熱濁邪一起向下排出。方劑的精妙之處就在這裡。
斑龍丸
(出自《青囊》)
主要治療督脈虧損,導致頸椎傾斜、頭部沉重搖晃,長期腹瀉、遺精、崩漏、帶下等症狀。
成分:鹿角膠、鹿角霜、鹿茸、補骨脂、柏子仁、菟絲子、熟地黃(各等份)
製作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鹿角膠製成藥丸。
葉天士說:鹿茸能夠升提督脈的陽氣,鹿角霜能夠疏通督脈的氣機,鹿角膠能夠補益督脈的血液。補骨脂能夠獨入命門,收斂散發的陽氣;柏子仁能夠清涼心火,補益腎氣;熟地黃味厚,能夠填補腎精;菟絲子能夠幫助少陰經升提氣機,固澀精氣。古語說:「尾閭不固,精氣耗竭,就算有九轉靈丹也無濟於事。只有斑龍頂上的珠子,才能夠補益下元虛損」。所以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下部陽虛,督脈損傷的疾病。
汪訒庵說:凡是這種峻補氣血的藥劑,適合陽虛的人使用。如果陰液真的虧損,虛火往上冒的人,不可輕易使用,恐怕反而會耗盡體內的水分。
控涎丹
(出自無擇)
主要治療痰飲膠著,導致四肢牽引疼痛,手足冰冷麻木的症狀。
成分: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份)
製作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調糊製成藥丸。
王晉三說:「控」是牽引的意思,「涎」是口水,形容水流的樣子,意思是將三焦的水液引導從水道排出。白芥子色白入肺,能夠走皮裡膜外的水飲;甘遂色黃入脾,能夠決導經隧的水飲;大戟色黑入腎,能夠驅逐臟腑的水飲。三種藥的引經部位不同,但都是把水液引導到水道排出,應仔細辨證使用,才能夠收到奇效。
徐靈胎說:這是個攻下痰飲的方子,只有實證的人才可以使用。
烏蠍四君子湯
(出自士瀛)
主要治療慢驚風。
成分:川烏(五分)、全蠍(三隻)、白朮(一錢五分)、甘草(四分)、人參(二錢)、茯苓(三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錢韻之說:什麼是慢脾驚風呢?「慢」是指緩慢,是脾的特性;「驚」是指驚恐,是肝膽的特性。由於久病導致元氣虛弱,脾陽不振,肝膽的風邪會逆向衝擊脾土。風的性質是急促的,而疾病的表現卻是緩慢的,這不僅是因為脾的特性是緩慢的,也是因為邪氣和正氣之間沒有激烈的抗爭。這個疾病發生在幼兒身上,是因為他們沒有吸收穀物的精微物質。如果不能找出導致風邪產生的原因,只治療風邪外顯的症狀,豈不是會讓人夭折?川烏能夠峻補命火,快速建立脾陽;全蠍善於竄透經絡,疏通經絡,平息風邪;人參能夠調和中氣;白朮能夠培補中宮;茯苓能夠清利水道,調節水液代謝;甘草能夠調和五臟。當脾土的氣機強盛時,肝木就不會動搖;肝木平穩,風邪自然熄滅,疾病又從何而來?
妙香散
(出自荊公)
主要治療心氣不足,導致驚恐悲傷憂慮、虛煩失眠、夢遺、盜汗等症狀。
成分:茯神(二兩)、人參、遠志、甘草(各五錢)、龍骨、黃耆(各一兩)、益智(四錢)、桔梗、硃砂(各三錢)、木香(二錢五分)、麝香(一錢)、山藥(六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