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捷

《醫方絜度》~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卷二

人中黃散(震亨)

主溫疫熱毒,疙瘩瘟,霍亂,痧痢。

人中黃(一兩),硃砂,雄黃(各一錢五分)

為末,調服。

凡病人人相染,即為疫毒。朱、黃稟天地純陽之氣,專闢瘟邪,大解疫毒。中黃本甘草之體,藉糞尿之精,氣味鹹寒,大清熱毒,且與穢濁同氣相求,引穢濁熱毒使從下趨也。

滋營養液膏(生白)

主肝氣不和,頭暈、耳鳴,久不愈。

女貞子,旱蓮草,沙苑,蒺藜,桑葉,芝麻,枸杞,菊花,白芍,歸身,地黃,穭豆,南燭,茯神,玉竹,陳皮,甘草(各四兩)

以天泉水、桑火熬膏,收以阿膠、白蜜各三兩,貯好,日服五、六錢。

薛生白曰:此方為林下服食之大藥,肝氣不和之妙品。貞、蓮二味,法二至以暗轉陰陽;佐以桑、麻,為調風氣,應候播植生機;助以杞、菊,為升降之春秋,亦承留以宣化;歸芍辛酸,一通一泄,使無壅滯之情;地黃、蒺藜,一填一養,不致肌虛之困;穭豆滋水熄肝;南燭培元益氣;茯神、玉竹,為營衛報使;橘紅、甘草,為喉舌真司;阿膠濟水,造成激濁揚清之凜冽;蜂蜜,百花釀就,和風甘雨之仁慈。服之不特調元卻病,且以見天地之生生,有如是也。

珍珠母丸(叔微)

主魂魄不安,不寐,驚悸。

珍珠母,龍齒,虎睛(各等分)

為末,蜜丸,朱衣。

許叔微曰:珠母為鎮驚第一,龍齒安魂,虎睛定魄,各言其類也。東方青龍,屬肝而藏魂;西方白虎,屬肺而藏魄。故治魂飛揚者,宜以龍齒;治魄不寧者,宜以虎睛。萬物有成理而不失,亦在夫人達之而已。

通絡湯(天士)

主水濕橫溢,一身洪腫,二便澀少。

蔥須(洗),絲瓜絡,忍冬,赤豆(各等分)

水煎服。

大凡經絡為病,總以宣通為是。濕熱相蒸,經隧阻塞,表裡俱病。是方四味並通經絡,冬豆泄之於內,蔥須祛之於外,合瓜絡則宣通太陽、太陰之氣化,氣化則水自行也。《內經》「開鬼門,潔淨府」,正指此也。

然照湯(孟英)

主暑穢挾濕,霍亂吐下,惡寒肢冷,脘痞。

梔子(炒),佩蘭,半夏(治,各一錢五分),厚朴(四分),豉(三錢,綿裹),滑石(二錢)

水煎服。

薛生白曰:霍亂本是濕熱穢濁直犯中焦。故以梔豉上下分開之,半滑中外滲泄之,芳香辛散之藥橫解之,以廓清諸邪,吐下自止。

王孟英曰:霍亂而凜寒厥逆,舌苔白厚,有似寒象,實濕熱穢濁內蒙也。故必須具然犀之照,庶不為病所蒙。

交加散(叔微)

主營衛不通,經脈不調,癥瘕寒熱。

生地(生薑汁炒),生薑(生地汁炒)

各炒乾為末,溫酒下三錢。

氣血不行,營衛不通,邪聚經絡,故以通絡脈,和血積之地黃,引辛散之生薑直入經絡,行氣散結。氣行結散,經絡自和。且姜得地而不燥,地得姜而不凝,交加取義若此。凡邪深而祛邪之藥不能直達病所者,皆可伊此,用同氣藥引之也。

白話文:

[卷二]

人中黃散

主要治療溫疫、熱毒引起的皮膚疙瘩、霍亂、痧症和痢疾。

藥方組成:人中黃(一兩),硃砂、雄黃(各一錢五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服用。

通常,當人們之間互相傳染疾病時,就是疫毒。硃砂和雄黃具有天地間純陽之氣,專門用來驅除瘟邪,能夠大大解除疫毒。人中黃的本質是甘草,藉由糞尿的精華,氣味鹹寒,能有效清除熱毒,而且它與污穢之物有相同的屬性,可以引導污穢的熱毒向下排出。

滋營養液膏

主要治療因肝氣不調和引起的頭暈、耳鳴,並且久治不癒的情況。

藥方組成:女貞子、旱蓮草、沙苑子、蒺藜、桑葉、芝麻、枸杞、菊花、白芍、當歸身、地黃、穭豆、南燭、茯神、玉竹、陳皮、甘草(各四兩)

將以上藥材用天然泉水和桑枝火熬製成膏狀,加入阿膠和白蜜各三兩收膏,儲存好。每天服用五到六錢。

薛生白說:這個藥方是適合隱居山林的人服用的大藥,也是治療肝氣不和的妙品。女貞子和旱蓮草這兩味藥,具有暗中轉化陰陽的作用;配上桑葉和芝麻,是為了調和風氣,應和季節時令,產生生機;加上枸杞和菊花,能幫助氣機升降,也具有宣發和疏導的作用;當歸和白芍,一散一收,使體內氣機不至於壅塞;地黃和蒺藜,一滋養一補充,不會導致肌肉虛弱;穭豆能滋養體內的水液,平息肝火;南燭能培補元氣,增強氣力;茯神和玉竹,是營衛之氣的使者;陳皮和甘草,能調理喉嚨和舌頭的功能;阿膠滋潤體液,能幫助排除體內濁氣,使氣機清爽;蜂蜜,是眾多花朵釀造而成,具有和風甘雨般的仁慈作用。服用這個藥方不僅可以調養身體、去除疾病,還能體會到天地生生不息的道理。

珍珠母丸

主要治療因魂魄不安引起的失眠、驚悸。

藥方組成:珍珠母、龍齒、虎睛(各等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並塗上朱砂外衣。

許叔微說:珍珠母是鎮驚的首選,龍齒能安定魂魄,虎睛能鎮定魄力,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東方青龍,對應肝臟,肝臟主藏魂;西方白虎,對應肺臟,肺臟主藏魄。所以,治療魂魄飛揚的症狀,適合使用龍齒;治療魄力不寧的症狀,適合使用虎睛。萬物都有其形成的道理,只要人們能夠理解並運用它,就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通絡湯

主要治療因體內水濕過多引起的全身水腫,小便不利。

藥方組成:蔥鬚(洗淨)、絲瓜絡、忍冬、赤小豆(各等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一般來說,經絡的疾病,都應以疏通為原則。當濕熱之邪相互侵擾,導致經絡阻塞時,會造成表裡都生病的情況。這個藥方中的四味藥都能疏通經絡,赤小豆能將體內的濕氣從內部排出,蔥鬚能從外部驅散濕邪,加上絲瓜絡則能宣通太陽和太陰的氣機,氣機暢通了,體內的水濕自然就能正常運行。《內經》所說的「開鬼門,潔淨府」,指的就是這個道理。

然照湯

主要治療因暑邪挾帶濕邪引起的霍亂,出現嘔吐、腹瀉、畏寒肢冷、胸脘痞悶等症狀。

藥方組成:梔子(炒)、佩蘭、半夏(製過,各一錢五分)、厚朴(四分)、豆豉(三錢,用棉布包裹)、滑石(二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薛生白說:霍亂本是濕熱穢濁之邪直接侵犯中焦所致。因此,用梔子和豆豉分開疏導上下,用半夏和滑石從內外滲泄,用芳香辛散的藥物從橫向解散,以清除各種邪氣,嘔吐和腹瀉自然會停止。

王孟英說:霍亂出現畏寒、手腳冰涼、舌苔白厚等類似寒症的症狀,實際上是濕熱穢濁之邪蒙蔽了內部。所以,必須要有如同犀牛角般銳利的洞察力,才不會被疾病的表象所迷惑。

交加散

主要治療因營衛不通、經脈失調引起的積聚、寒熱等症狀。

藥方組成:生地(用生薑汁炒過)、生薑(用生地汁炒過)

將上述藥材分別炒乾,研磨成粉末,用溫酒送服三錢。

當氣血運行不暢,營衛不通時,邪氣會聚集在經絡中。因此,需要用能疏通經絡,調和血積的地黃,以及能引導藥性直達經絡的辛散生薑,來行氣散結。當氣機運行暢通,結聚散開時,經絡自然會調和。而且,生薑得到地黃的滋潤就不會過於燥熱,地黃得到生薑的辛散就不會過於凝滯,這就是「交加」的意義所在。凡是邪氣深藏而祛邪之藥難以直接到達病灶時,都可以像這樣使用,用同氣的藥物引導藥力到達病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