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二 (22)
卷第四十二 (22)
1. 治心痺諸方
夫思慮煩多則損心。心虛故邪乘之。邪積而不去。則時害飲食。心中愊愊如滿。蘊蘊而痛。是謂之心痹。診其脈沉而弦者。心痹之候也。
治心痹。心中愊塞而痛。不能下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枳殼(二分麩炒微黃去瓤),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二(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痹。胸中滿塞。心中微痛。煩悶不能食方。
赤茯苓(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柴胡(三分去苗),前胡(三分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桂心(三分),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痹。滿急刺痛。不可俯仰。氣促。咳唾不利。宜服此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木香(三分),五味子(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三分),當歸(三分),檳榔(三分),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痹。胸中氣堅急。心微痛。氣短促。咳唾亦痛。不能食方。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三分),細辛(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氣虛損。邪冷所乘。胸膈痞塞。心中痹痛。食飲不得。青橘皮丸方。
青橘皮(一兩酒浸),桂心(一兩),當歸(三分),訶黎勒皮(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細辛(半兩),白朮(三分),赤茯苓(三分),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蘿蔔子(半兩微炒),木香(三分),蓬莪朮(三分),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白話文:
治心痺諸方
憂思過多會損傷心臟,心臟虛弱則邪氣乘虛而入。邪氣積聚不去,就會時常感到不舒服,影響飲食,胸口鬱悶好像塞滿了東西,脹痛難忍,這就是心痺。診脈時,如果脈象沉而弦,就是心痺的徵兆。
治心痺,胸口鬱悶疼痛,無法進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後焙乾)、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膩)、枳殼二分(麩炒至微黃去瓤)、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二(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三分。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半碗),加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約三分之一碗),去渣服用,不拘時間,稍熱服下。
治心痺,胸悶塞,胸口輕微疼痛,煩悶,無法進食:
赤茯苓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膩)、柴胡三分(去苗)、前胡三分(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後切碎)、桂心三分、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後,麩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半碗),加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約三分之一碗),去渣服用,不拘時間,稍熱服下。
治心痺,胸部脹痛劇烈,不能彎腰或抬頭,呼吸困難,咳嗽痰多,宜服此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木香三分、五味子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三分、當歸三分、檳榔三分、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約半碗),加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約三分之一碗),去渣服用,不拘時間,稍熱服下。
治心痺,胸中氣機阻滯,心臟輕微疼痛,呼吸短促,咳嗽痰多也疼痛,無法進食:
枳實三分(麩炒至微黃)、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桂心三分、細辛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半碗),加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約三分之一碗),去渣服用,不拘時間,溫熱服下。
治心氣虛損,受寒邪侵襲,胸膈痞塞,心口疼痛,飲食不進:青橘皮丸方
青橘皮一兩(酒浸)、桂心一兩、當歸三分、訶黎勒皮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後焙乾微炒)、細辛半兩、白朮三分、赤茯苓三分、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瓤)、蘿蔔子半兩(微炒)、木香三分、蓬莪朮三分、檳榔三分。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調和,反覆研搗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