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三 (7)
卷第九十三 (7)
1. 治小兒熱痢諸方
夫小兒熱痢者。由本挾虛熱。而又為風熱所乘。風之與熱。俱入於大腸。而為熱痢也。非是水穀之痢。而色黃者為熱痢也。
白話文:
小兒出現腹瀉和發熱,是因為體內本來就有虛熱,又受到了外來風熱的侵襲。風熱同時進入大腸,便會造成發熱性的腹瀉。這並不是因為食物引起的腹瀉,而是因為發熱導致的,所以大便會呈黃色。
治小兒熱痢。腹痛。心煩口乾。小便赤黃。不欲飲食。梔子仁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因發燒而引起的拉肚子、腹部疼痛、心情煩躁和口渴、尿液呈深黃色且不想吃東西的情況。使用梔子仁散這個藥方。
梔子仁(半兩),黃柏(三分微炙銼),當歸(半兩銼微炒),地榆(三分微炙銼),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白話文:
取梔子仁半兩,黃柏三分微炙後切碎,當歸半兩切碎微炒,地榆三分微炙後切碎,黃連一兩去鬚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痢。煩悶腹痛。面黃體瘦。宜服犀角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用稀飯和水調和下肚,一天可以吃三到四次。根據小孩年齡大小增減劑量。 治療小兒熱性腹瀉、煩躁不安、腹部疼痛、面色黃身體消瘦的情況,適合服用犀角散。
犀角屑(半兩),赤芍藥(三分),黃連(三分去須微炒),黃芩(半兩),知母(三分),葳蕤(三分),地榆(半兩微炙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犀角粉(30克),赤芍藥(6克),黃連(6克,去須後小火炒香),黃芩(30克),知母(6克),葳蕤(6克),地榆(30克,微烤後切碎),甘草(30克,烤至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日三四度。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痢。體瘦。口乾煩躁。不欲飲食。栝蔞根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提到的是治療小孩熱性腹瀉的一個草藥配方和用法。 這個配方是由一些草藥組成的,要先把它們磨碎並過篩成為粉末狀。每次服用時取一錢(約3克)的粉劑,加入一小杯水煮沸後再繼續加熱到剩下一半左右,然後去掉渣子。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每天可以分成三或四次來服用,並且要注意把藥液調節到合適的溫度才喝下去。 這種方法適用於治療小孩因為身體發燒而引起的腹瀉、體重下降、口腔乾燥以及情緒不安等症狀,而且還能改善孩子不想吃東西的情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草藥療法治療疾病之前,最好還是應該先向專業醫生進行諮詢。
栝蔞根(半兩),白茯苓(半兩),知母(半兩),黃芩(半兩),地榆(半兩微炙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三分去蘆頭),黃柏(半兩微炙銼),赤石脂(一兩)
白話文:
半兩栝蔞根 半兩白茯苓 半兩知母 半兩黃芩 半兩地榆(微炙後切碎) 半兩甘草(炙至微紅後切碎) 三分人參(去蘆頭) 半兩黃柏(微炙後切碎) 一兩赤石脂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痢。腹痛心煩。不欲飲食。地榆散方。
白話文:
【地榆散方】
將以下藥物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一錢。用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五分,過濾掉藥渣,不限制時間服用。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適量減量服用。
此方專治小兒痢疾,腹部疼痛,心中煩躁,不願進食。
地榆(三分微炙銼),黃連(半兩去須微炒),赤石脂(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半兩)
白話文:
地榆(三錢,稍微烤熱後切碎) 黃連(半兩,去掉鬚根,稍微炒過) 赤石脂(一兩) 人參(半兩,去掉根須) 杏仁(半兩,用熱水泡過,去掉皮、尖端和雙仁,再用麩皮炒到微黃) 赤芍(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痢。腹痛。壯熱心煩。不欲飲食。四肢瘦弱。子芩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的熱性腹瀉、腹部疼痛、體溫高且心煩、不願進食、四肢消瘦。以下為子芩散配方:
- 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細末,準備服用。
- 每次取一錢(約為3克)。
- 用一小杯(約為150毫升)的水煮沸後,加入藥材,轉小火煎至剩一半(約為75毫升)。
- 然後過濾掉藥渣,不需考慮時間,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重調整藥量,分次溫服。
子芩(一兩),知母(三分),女萎(三分),黃柏(半兩微炙銼),甘草(半兩炙微赤),赤芍藥(半兩)
白話文:
子芩(60 克),知母(18 克),女萎(18 克),黃柏(30 克,微炙研碎),甘草(30 克,炙至微紅),赤芍藥(30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痢。但壯熱多渴。而痢不止。烏梅散方。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研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小茶杯一杯水,放入七片竹葉,煎煮至水量剩下一半。過濾掉藥渣。不規定服用時間。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烏梅(二枚微炒去核),黃連(一分去須微炒),藍葉(一分),犀角屑(半兩),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烏梅:**取兩顆,略微炒過後去除果核。
黃連: 取一分,去除根鬚後略微炒過。
藍葉: 取一分。
犀角屑: 取半兩,磨成粉末。
阿膠: 取半兩,搗碎後炒至黃色乾燥。
甘草: 取半兩,炙烤至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熱痢。壯熱吐乳。熊膽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的熱性腹瀉和高熱吐奶,有一個古方叫做「熊膽散」。使用方法如下:將所有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約0.3公克)。用一小杯(約100毫升)的水煮沸後,再熬到剩下一半(約50毫升),然後過濾掉渣,讓藥湯溫熱,不限定在何時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力大小,適量調整藥湯的份量。
熊膽(半兩),黃連(三分去須微炒),干馬齒菜(一兩),沒石子(一枚),蚺蛇膽(半兩),犀角屑(二兩)
白話文:
- 熊膽:半兩
- 黃連:三分,去鬚後微炒
- 幹馬齒菜:一兩
- 沒石子:一枚
- 蚺蛇膽:半兩
- 犀角屑(犀牛角粉末):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一二百日兒。每服。用新汲水。調下一字。二三歲。每服。用新汲水。調下半錢。空心午後各一服。
治小兒熱毒下痢如魚腦。白頭翁散方。
白話文:
上述的藥方: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末。對於一兩百天的嬰兒,每次服用時,用剛取來的水調和成一條線的形狀。對於兩三歲的孩子,每次服用時,用剛取來的水調和成半錢左右的分量。兩次服用之間應間隔空腹幾個小時,分別在午飯後服用一次。
白頭翁(半兩),黃連(二兩半去須微炒),酸石榴皮(一兩微炙銼)
白話文:
白頭翁(半兩) 黃連(二兩半,去掉鬚根,略微炒過) 酸石榴皮(一兩,略微烤過,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痢。全不欲乳食。身體壯熱。熊膽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的熱性腹瀉,完全不想吃奶或食物,身體發高燒,使用熊膽散方。配方如下:將藥物搗碎磨細,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用一小杯(約50毫升)的水,煮至剩下一半(約25毫升),然後濾掉渣滓,不分時間點服用。根據孩子的大小,可以適量增減用量。
熊膽(一分),蘆薈(三分),黃連(半兩去須微炒),沒石子(一枚),干馬齒莧(一兩)
白話文:
熊膽(1 克),蘆薈(3 克),黃連(15 克,去鬚後稍炒),沒石子(1 塊),馬齒莧(30 克,曬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痢。煩悶。口乾多渴。不欲乳食。龍骨散方。
白話文:
【龍骨散】配方如下:
取藥材,研磨成細粉,準備服用。每次服用時,用稀飯湯調和半錢(約0.6公克)服用。每日可分三四次服用,依照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此方專治小兒熱性腹瀉、煩躁不安、口渴頻頻、不喜吃奶或食物的情況。
龍骨(一兩),黃連(三分去須微炒),地榆(三分微炙銼),黃芩(三分),烏梅肉(半兩微炒),赤地利(三分),鼠尾花(三分)
白話文:
龍骨(60 公克),黃連(18 公克,除去鬚根並微炒),地榆(18 公克,微炙後切成碎末),黃芩(18 公克),烏梅肉(30 公克,微炒),赤地利(18 公克),鼠尾草(18 公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痢不瘥。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櫸樹皮(一兩銼),黃連(半兩去須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又方。
地榆(一兩微炙銼),犀角屑(一兩),地脈草(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粥水調服,一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小兒發燒腹瀉久治不愈。
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櫸樹皮一兩銼成片,黃連半兩去鬚微炒。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分量減半溫服。
另一個方子:
地榆一兩微炙銼成片,犀角屑一兩,地脈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錢。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又方。
蒲根(一兩細切)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小杯水。煎煮至水量剩五分之一。過濾後加入一錢蜂蜜。再煎煮三兩沸。不必計較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酌量減藥量,溫熱服用。
上以粟米二(一)合。以水一大盞同煮。米熟去滓取汁。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白話文:
取粟米兩合,加上一碗水一起煮。米煮熟後,過濾掉渣滓,取其湯汁。不拘泥於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酌量減少用量,分次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