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二 (21)
卷第四十二 (21)
1. 治胸痹心下堅痞緩急諸方
夫胸痹心下堅痞者。由臟腑不調。風冷之氣。攻注於胸膈。經絡壅澀。氣不宣通。則令心中堅滿。喉咽乾燥。時欲嘔吐。胸背緩急不可俯仰。呼吸短氣。咳唾引痛。胸中痞急也。
治胸痹。心下堅痞。胸背緩急。心腹不利。宜服此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木香(半兩),前胡(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治胸痹。心下堅痞。胸背緩急疼痛。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赤茯苓(三分),白朮(三分),枳實(三分麩炒微黃),木香(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一兩),大腹皮(三分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治胸痹。心下堅痞緩急。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二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之。
治胸痹。心下堅痞緩急。氣結不通方。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之。
治胸痹。心膈痞滿。肩背緩急痛方。
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人參(三分去蘆頭),細辛(三分),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貝母(三分煨微黃),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丸。日三四服。
白話文:
治療胸部阻塞、心窩部堅硬痞脹、胸背部緊繃疼痛等症狀的各種處方。
胸部阻塞、心窩部堅硬痞脹,是臟腑失調,風寒之邪侵犯胸膈,經絡阻塞不通暢所致。因此會出現胸部堅滿、咽喉乾燥、想嘔吐、胸背部緊繃疼痛難以彎腰挺胸、呼吸急促、咳嗽帶有疼痛、胸部痞脹等症狀。
**第一方:**治療胸部阻塞、心窩部堅硬痞脹、胸背部緊繃、心腹不適的處方。
藥材:枳實(一兩,麩炒至微黃)、木香(半兩)、前胡(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赤茯苓(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五分,過濾藥渣,溫溫的頻頻服用。
**第二方:**治療胸部阻塞、心窩部堅硬痞脹、胸背部緊繃疼痛、無法進食的處方。
藥材: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赤茯苓(三分)、白朮(三分)、枳實(三分,麩炒至微黃)、木香(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後焙乾)、桂枝(一兩)、厚朴(三分,切碎)、甘草(一分,炙至微紅後切碎)。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溫的頻頻服用。
**第三方(薏苡仁散):**治療胸部阻塞、心窩部堅硬痞脹、緊繃疼痛的處方。
藥材:薏苡仁(二兩)、附子(二兩,炮製後去皮臍)、甘草(一兩,炙至微紅後切碎)。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過濾藥渣,稍熱頻頻服用。
**第四方(氣結不通方):**治療胸部阻塞、心窩部堅硬痞脹、緊繃疼痛、氣機不通的處方。
藥材:枳殼(二兩,麩炒至微黃去瓤)、桂枝(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厚朴(二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過濾藥渣,稍熱頻頻服用。
**第五方:**治療胸部阻塞、心膈痞脹、肩背部緊繃疼痛的處方。
藥材:桂枝(半兩)、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人參(三分,去蘆頭)、細辛(三分)、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後焙乾微炒)、貝母(三分,煨至微黃)、川烏頭(半兩,炮製後去皮臍)。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2. 治胸痹心背痛諸方
夫胸痹心背痛者。由臟腑虛寒。風冷邪氣。積聚在內。上攻胸中。而乘於心。正氣與邪氣交爭。陽氣不足。陰氣有餘。陰陽不和。邪正相擊。故令心背徹痛也。
治胸痹。心痛背痛腹脹。氣滿不下食飲。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半兩),高良薑(半兩銼),赤茯苓(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二兩(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方。
栝蔞(一枚),桂心(三分),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漿水一中盞。入薤白七莖。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
治胸痹。心背痛。短氣方。
細辛(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赤茯苓(一兩),熟乾地黃(三分),枳實(三分麩炒微黃),乾薑(三分炮裂銼),白朮(三分),栝蔞(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三(二)錢。日三四服。
治胸痹。心背痛。惡氣所攻。音聲閉塞方。
檳榔(一兩),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生薑童子小便。調下一錢。
又方。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吳茱萸(一兩),桂心(一兩),桔梗(三分去蘆頭),豉(半兩),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一錢。
治胸痹。心背痛。氣逆。胸膈不利。飲食難下。宜服此方。
甘草(三分),桂心(三分),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三分炮裂銼),細辛(三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胸痹。心背疼痛。氣悶熨背散方。
細辛(二兩),附子(一兩),羌活(二兩),川椒(二兩去目),桂心(二兩),川烏頭(二兩),芎藭(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少醋。拌炒令極熱。分二處。用熟帛裹熨背。冷即換之。
白話文:
治胸痹心背痛諸方
胸部痹痛、心背疼痛,是因臟腑虛寒、風寒邪氣積聚於內,上犯胸中,侵犯心臟,正邪交爭,陽氣不足,陰氣過盛,陰陽失衡,邪正互相搏擊,所以導致心背疼痛。
治療胸痹、心痛背痛、腹脹、氣滿、不思飲食的吳茱萸散:
吳茱萸(半兩,以湯浸泡七次,焙乾微炒)、桂枝(半兩)、高良薑(半兩,切碎)、赤茯苓(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陳橘皮(三分,以湯浸泡去白瓤,焙乾)、檳榔(二兩,研磨)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服,一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胸痹、不能平臥、心痛徹背的方劑:
栝蔞(一個)、桂枝(三分)、半夏(一兩,以湯洗七次,去滑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漿水,加入薤白七莖、生薑半錢,煎煮至六分,去渣,稍熱頻服。
治療胸痹、心背疼痛、氣短的方劑:
細辛(半兩)、甘草(半兩,炙烤微赤,切碎)、桂枝(一兩)、赤茯苓(一兩)、熟乾地黃(三分)、枳實(三分,麩炒至微黃)、乾薑(三分,炮裂切碎)、白朮(三分)、栝蔞(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或二錢),用熱酒調服,一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胸痹、心背疼痛、惡氣攻心、聲音閉塞的方劑:
檳榔(一兩)、桂枝(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不計時間,用生薑與童子尿煎煮,調服一錢。
另一個方劑:
川椒(三分,去除蟲蛀及閉合的,微炒去汗)、吳茱萸(一兩)、桂枝(一兩)、桔梗(三分,去除蘆頭)、豉(半兩)、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及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不計時間,用溫酒調服一錢。
治療胸痹、心背疼痛、氣逆、胸膈不適、飲食困難的方劑:
甘草(三分)、桂枝(三分)、川椒(三分,去除蟲蛀及閉合的,微炒去汗)、乾薑(三分,炮裂切碎)、細辛(三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及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細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勻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粥飲送服,一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胸痹、心背疼痛、氣悶的熨背散:
細辛(二兩)、附子(一兩)、羌活(二兩)、川椒(二兩,去除蟲蛀)、桂枝(二兩)、川烏頭(二兩)、芎藭(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加入少量醋,拌炒至極熱,分兩處,用熟布包裹熨貼於背部,冷卻後即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