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二 (1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二 (16)

1. 治氣逆諸方

夫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又有因食而氣逆上者。凡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無音聲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者。有能行而喘者。有不能行而喘者。有不能臥。臥而喘者。皆有所起。其不得臥而息有音聲者。是陽明之逆。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聲。陽明者胃之脈也。

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氣逆不順。故不得臥。夫胃氣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者。此肺之絡逆。絡脈之氣。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此絡脈之疾也。人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於肺。夫水者循津液而流。

腎者水藏。主津液。津液不順。故臥而喘也。診其脈太過。則令人逆氣背痛溫溫然。寸口脈伏。胸中有逆氣。關上脈細。其人逆氣。腹中痛滿也。

治臟腑虛寒。逆氣上攻。胸膈痞塞。吐逆。腹脅脹滿。氣不得息。四肢逆不利。宜服訶黎勒皮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木香(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草豆蔻(三分去皮),白朮(半兩),當歸(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銼),枳實(三分麩炒微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茯苓(三分),桂心(三分),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之。日三四服。

治氣實。胸中逆滿。痞塞不能食。呼吸短氣。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前胡(一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細辛(半兩),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紫蘇莖葉(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逆氣。心腹滿急。嘔吐不下食。腹脅疼痛。皆因臟腑久冷。或憂恚結聚所成疾。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兩),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三分),訶黎勒皮(一兩),當歸(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朮(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上奔。胸中逆滿。喘息短氣。不得安臥。腹中冷氣。腸鳴相逐。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當歸(一兩),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白話文:

[治氣逆諸方]

人生氣時,氣就會往上逆行。嚴重的話會吐血。也有因為飲食而導致氣往上逆行的情況。一般人如果氣逆,會無法躺臥,而且呼吸沒有聲音。有些人雖然日常生活如常,但呼吸有聲音。有些人可以走動卻會喘,有些人則無法走動而喘。有些人無法躺臥,躺下就會喘,這些情況都有其原因。無法躺臥且呼吸有聲音,這是陽明經的氣往上逆行。足三陽經的氣應該往下走,現在卻往上逆行,所以呼吸會有聲音。陽明經是指胃的經脈。

胃是六腑之海,它的氣也是往下行的。陽明經的氣往上逆,不順暢,所以無法躺臥。胃氣不調和,躺臥就會不安穩,就是這個道理。日常生活如常,但呼吸有聲音,這是肺的絡脈之氣逆行。絡脈之氣應該隨著經脈上下運行,現在卻停留在經脈中而不運行,這是絡脈的疾病。有些人日常生活如常,呼吸有聲音,無法躺臥,躺下就會喘,這是水氣侵犯到肺。水氣是循著津液流動的。

腎臟是儲存水的器官,主導津液的運行。津液不順暢,所以躺下就會喘。診斷時如果脈象太過強盛,會讓人感到氣逆,背部隱隱作痛。寸口的脈象沉伏,表示胸中有氣往上逆。關上的脈象細小,表示這個人氣逆,腹中疼痛脹滿。

[治療臟腑虛寒,氣逆上攻,胸膈痞塞,嘔吐,腹脅脹滿,氣喘,四肢無力等症狀的方劑:訶黎勒皮散]

訶黎勒皮(一兩),木香(半兩),陳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乾),檳榔(半兩),附子(半兩,炮製過後去除皮和臍),草豆蔻(三分,去皮),白朮(半兩),當歸(半兩),甘草(半兩,用火烤過,略微焦黃,切碎),乾薑(半兩,炮製過後切碎),枳實(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人參(三分,去除蘆頭),赤茯苓(三分),桂心(三分),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後烤至香熟)

以上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水,放入半分的生薑和三顆紅棗,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稍微溫熱服用。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氣實,胸中逆滿,痞塞無法進食,呼吸短促等症狀的方劑:檳榔散]

檳榔(一兩),半夏(一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青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乾),前胡(一兩,去除蘆頭),附子(半兩,炮製過後去除皮和臍),細辛(半兩),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紫蘇莖葉(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後稍微炒過),甘草(半兩,用火烤過,略微焦黃,切碎)

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放入半分的生薑,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氣逆,心腹脹滿,嘔吐無法進食,腹脅疼痛,皆因臟腑久寒或憂愁鬱結所致的方劑:枳實散]

枳實(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半夏(一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桂心(一兩),青橘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乾),木香(三分),訶黎勒皮(一兩),當歸(三分),人參(三分,去除蘆頭),白朮(三分),甘草(半兩,用火烤過,略微焦黃,切碎)

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放入半分的生薑,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氣往上衝,胸中逆滿,喘息短促,無法安睡,腹中寒冷,腸鳴等症狀的方劑:半夏散]

半夏(二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吳茱萸(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稍微炒過),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白朮(一兩),當歸(一兩),厚朴(一兩半,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後烤至香熟),枳實(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

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水,放入半分的生薑,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氣逆,胸中痞塞,呼吸短促,腹內虛寒,吃東西就嘔吐,身體虛弱消瘦等症狀的方劑:訶黎勒丸]

訶黎勒皮(一兩),沉香(一兩),附子(一兩,炮製過後去除皮和臍),桂心(一兩),五味子(一兩),白朮(一兩),草豆蔻(一兩,去皮),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當歸(一兩),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瓤),乾薑(半兩,炮製過後切碎),厚朴(一兩半,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後烤至香熟)

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療氣逆,胸中痞悶,無法喘息,臟腑虛寒,心腹堅硬痞塞,痰飲停滯,宿食不消化等症狀的方劑:桔梗丸]

桔梗(一兩,去除蘆頭),胡椒(三分),蓽茇(三分),青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乾),川椒(半兩,去除眼睛和閉口的,稍微炒過去除汗液),川烏頭(半兩,炮製過後去除皮和臍),人參(三分,去除蘆頭),乾薑(半兩,炮製過後切碎),桂心(三分),細辛(三分),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後烤至香熟),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瓤),附子(三分,炮製過後去除皮和臍),前胡(三分,去除蘆頭),甜葶藶(三分,隔紙炒至紫色),白朮(三分),防葵(三分),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後稍微炒過),甘草(半兩,用火烤過,略微焦黃,切碎),吳茱萸(三分,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稍微炒過)

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打三、二百下,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用溫酒送服二十丸。一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