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二 (11)

1. 治上氣咳逆諸方

夫上氣咳逆者。由肺臟虛弱。感於風寒。而成咳逆也。咳則氣聚於肺。則令肺脹。心胸煩悶。是為咳逆也。此皆邪氣與正氣相搏。正氣不得宣通。但逆行於咽喉之間。邪氣動作。則氣逆不順。奔上胸膈。故謂之上氣咳逆也。

治上氣咳逆。支滿喘嗽。氣結胸中。心煩不利。宜服芫花散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桂心(三分),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細辛(半兩),前胡(三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咳逆。喉中不利。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紫菀(一兩洗去苗土),赤茯苓(一兩),款冬花(三分),射干(一兩),細辛(三分),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菖蒲(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咳逆。胸滿多唾。宜服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人參(一兩去蘆頭),款冬花(三分),赤茯苓(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一兩),紫菀(三分洗去苗土),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五味子(三分),白朮(半兩),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菖蒲(三分),細辛(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上氣咳逆。心胸煩悶。小便不利。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昆布(三分洗去鹹味),乾薑(半兩炮裂銼),細辛(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海蛤(一兩細研),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上氣咳逆。腹中堅痞。往來寒熱。令人羸瘦。不能飲食。或時下痢。腹中疼痛。桂心丸方。

桂心(一兩),川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當歸(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上氣咳逆。多唾食少。宜服乾薑丸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柑子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細辛(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款冬花(三分),紫菀(三分洗去苗土),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上氣咳逆諸方

上氣咳逆,是因為肺臟虛弱,受風寒侵襲而導致咳嗽氣逆。咳嗽時,氣體聚集在肺部,使肺部脹滿,心胸煩悶,這就是咳逆。這是邪氣與正氣相搏鬥,正氣無法順利運行,只能逆行於咽喉之間。邪氣活動,則氣逆不順,衝擊上胸膈,所以稱為上氣咳逆。

治療上氣咳逆、胸部脹滿、喘息咳嗽、氣結胸中、心煩不適,宜服用芫花散:

芫花(半兩,用醋拌炒至乾燥)、桂枝(三分)、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陳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後焙乾)、細辛(半兩)、前胡(三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皮(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半片生薑,煎至六分,去渣,溫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上氣咳逆、喉嚨不適,宜服用人參散:

人參(一兩,去蘆頭)、陳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後焙乾)、紫菀(一兩,洗淨泥土)、赤茯苓(一兩)、款冬花(三分)、射干(一兩)、細辛(三分)、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和雙仁,麩炒至微黃)、菖蒲(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入半片生薑,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治療上氣咳逆、胸部脹滿、唾液多,宜服用川椒丸:

川椒(一兩,去蒂頭和閉口者,微炒去汗)、人參(一兩,去蘆頭)、款冬花(三分)、赤茯苓(一兩)、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桂枝(一兩)、紫菀(三分,洗淨泥土)、附子(半兩,炮製後去皮臍)、五味子(三分)、白朮(半兩)、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和雙仁,麩炒至微黃)、菖蒲(三分)、細辛(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反覆搗杵五百至七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上氣咳逆、心胸煩悶、小便不利,宜服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後焙乾)、昆布(三分,洗淨鹽分)、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細辛(半兩)、川椒(半兩,去蒂頭和閉口者,微炒去汗)、海蛤殼(一兩,研磨成細粉)、桂枝(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反覆搗杵三百至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於飯前服用三十丸,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

治療上氣咳逆、腹部堅硬痞脹、寒熱往來、消瘦、食慾不振、偶爾腹瀉、腹痛,宜服用桂心丸:

桂枝(一兩)、川椒(三兩,去蒂頭和閉口者,微炒去汗)、甘草(三分,炙烤至微紅後切碎)、當歸(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膩)、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反覆搗杵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不限時間服用,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上氣咳逆、唾液多、食慾差,宜服用乾薑丸:

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桂枝(半兩)、陳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細辛(半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後切碎)、款冬花(三分)、紫菀(三分,洗淨泥土)、附子(三分,炮製後去皮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反覆搗杵三百至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不限時間服用,用薑棗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