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二 (1)
卷第四十二 (1)
1. 卷第四十二
2. 上氣論
夫百病皆生於氣。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聚。熱則腠理開,氣泄也。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留。怒則氣逆。喜則氣和,榮衛通利,故氣緩焉。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使上焦不通,熱氣在內,故氣消也。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
故氣不行。寒則經絡凝澀,故氣收聚。熱則腠理開,榮衛通,故汗大泄也。憂則心無所寄,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且汗,外內迅,故氣耗矣。思則身心有亂,止氣留不行,故氣咽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而氣逆上也。診寸口脈伏,胸中逆氣,是諸氣上衝胸中。
故上氣面胕腫,其脈浮大不治。上氣脈躁而喘者,屬肺。肺脹欲作,風病外發,汗愈。若脈洪則為氣,其脈虛,寧寧伏慝者生,牢強者死。上氣喘息低仰,其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數者亦死,謂其形損故也。
白話文:
上氣論
人體百病都源於氣的運行失調。喜悅時,氣機舒緩;悲傷時,氣機消沉;恐懼時,氣機下陷;寒冷時,氣機收斂;炎熱時,毛孔開泄,導致氣散失。憂慮時,氣機紊亂;勞累時,氣機耗損;思慮過度時,氣機停滯;憤怒時,氣機逆亂。喜悅時,氣機平和,營衛通暢,所以氣機舒緩。悲傷時,心神繫結,肺氣上逆,導致上焦不通,內有熱氣,所以氣機消沉。恐懼時,精氣內收,導致上焦閉塞,氣機逆流,下焦脹滿,氣機運行不暢。寒冷時,經絡凝滯,氣機收斂。炎熱時,毛孔開泄,營衛通暢,所以出汗多。憂慮時,心神不定,思慮紛亂,所以氣機紊亂。勞累時,呼吸急促,汗出不止,內外俱虛,所以氣機耗損。思慮過度時,身心不寧,氣機停滯不通,所以氣機阻滯。憤怒時,氣機逆亂,嚴重時會嘔血吐食,氣逆上衝。診脈時寸口脈沉伏,胸中逆氣上涌,這些都是氣機上衝胸中的表現。
因此上氣會導致面部腫脹。脈象浮大而無力者,預後不良。上氣伴隨脈象躁動而呼吸急促者,屬於肺氣壅盛,肺脹將發,風邪外襲,汗出後病情好轉。如果脈象洪大有力,則為氣盛;如果脈象虛弱,沉伏隱匿,則病情危重,強行治療則可能死亡;如果脈象有力,則預後良好。上氣伴隨呼吸急促,仰臥或俯臥才能呼吸通暢,脈象滑利,手足溫暖者,預後良好;脈象澀滯,四肢冰冷者,則預後不良;脈象數快者,也預後不良,說明病情已嚴重損傷身體。
3. 治上氣喘急諸方
夫肺者。通行臟腑之氣。以榮華於經絡也。若肺虛不足。為邪所乘。則氣道不利。諸臟之氣。上衝胸中。壅滯不通。故令上氣喘急也。
治上氣喘急。不得睡臥。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蘇子(一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天門冬(一兩去心),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厥逆喘急。呼吸欲絕。宜服此方。
麻黃(四兩去根節),甘草(二兩炙微赤),射干(二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五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不止。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貝母(一兩煨微黃),甘草(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麻黃(一兩去根節),五味子(一兩),威靈仙(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款冬花(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淡漿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促。潤肺通胸膈。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一兩銼),五味子(一兩),赤茯苓(一兩),大腹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發。即坐臥不安方。
紫蘇子(三兩微炒),桔梗(二兩去蘆頭),桂心(三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胸中滿悶。咽喉不利。杏仁散方。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三分),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黃銼),麻黃(三分去根節)赤茯苓(半兩),胡麻(半兩),白前(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用鯉魚肉五兩。生薑半兩。切碎。先以水二大盞。煮至一盞。去滓。下散五錢。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促。時有咳嗽。宜服此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百合(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肺是通行臟腑之氣,滋養經絡的器官。如果肺氣虛弱,受到外邪侵襲,氣道就會不通暢,各臟腑之氣就會向上衝擊胸部,造成阻塞不通,因此就會出現上氣喘急的症狀。
治療上氣喘急、無法安睡的方劑:杏仁散
杏仁(一兩,泡水去皮尖及雙仁後,用麩炒至微黃)、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後切碎)、紫蘇子(一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天門冬(一兩,去心)、陳橘皮(三分,泡水去白瓤後烘乾)、五味子(三分)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碗水,加入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上氣、厥逆(突然四肢厥冷)、喘急、呼吸瀕危的方劑
麻黃(四兩,去根節)、甘草(二兩,炙烤至微赤)、射干(二兩)
將以上藥物都切碎拌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碗水,加入生薑半片、大棗五枚,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上氣、喘急不止的方劑:馬兜鈴散
馬兜鈴(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貝母(一兩,煨至微黃)、甘草(一兩)、杏仁(一兩,泡水去皮尖及雙仁後,用麩炒至微黃)、甜葶藶(一兩,隔紙炒至紫色)、麻黃(一兩,去根節)、五味子(一兩)、威靈仙(一兩)、桑根白皮(一兩,切碎)、款冬花(一兩)、陳橘皮(一兩,泡水去白瓤後烘乾)、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後炙烤至焦黃,去子)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淡漿水,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上氣喘促、潤肺通暢胸膈的方劑:紫蘇散
紫蘇莖葉(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泡水去白瓤後烘乾)、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後切碎)、桑根白皮(一兩,切碎)、五味子(一兩)、赤茯苓(一兩)、大腹子(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大棗三枚、生薑半片,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上氣、喘急發作、坐臥不安的方劑
紫蘇子(三兩,微炒)、桔梗(二兩,去蘆頭)、桂心(三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入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上氣、喘急、胸悶、咽喉不適的方劑:杏仁散(另一方劑)
杏仁(三分,泡水去皮尖及雙仁後,用麩炒至微黃)、桂心(三分)、厚朴(三分,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泡水去白瓤後烘乾)、甘草(半兩,炙烤至微黃後切碎)、麻黃(三分,去根節)、赤茯苓(半兩)、胡麻(半兩)、白前(三分)、半夏(半兩,泡水洗七遍去滑)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時,用鯉魚肉五兩、生薑半兩切碎,先用水兩大碗煎煮至一碗,去渣,再加入藥粉五錢,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上氣喘促,偶爾咳嗽的方劑
麻黃(二兩,去根節)、百合(一兩)、杏仁(一兩,泡水去皮尖及雙仁後,用麩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入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另一方劑
甘草(一兩,炙烤至微赤後切碎)、桂心(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入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另一方劑
芥子(二兩)、百合(二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不限時間,用新汲取的水送服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