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 (8)
卷第九十 (8)
1. 治小兒惡核諸方
夫小兒惡核者。是風毒氣。與血氣相搏。結成核生頸邊。又遇風寒所折。遂不消不潰。名為惡核也。
治小兒風熱。項邊生惡核。寒熱腫痛。五香散方。
白話文:
小孩得了一種叫做「惡核」的病,這是因為風邪和毒素進入了血液,導致在頸部旁邊形成一個硬塊。如果再受到寒冷空氣的影響,這個硬塊就不會消失或癒合,這就是所謂的「惡核」。 治療小孩因風邪引起的發燒、脖子周圍出現硬塊、身體疼痛的情況,可以使用「五香散」藥方。
木香(一分),麝香(一分細研),薰陸香(一分),沉香(半兩),雞舌香(一分),黃芩(半兩),麻黃(一分去根節),連翹(半兩),海藻(一分洗去鹹味),射干(一分),川升麻(半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木香 (1 分):一種中藥材,具有溫暖、理氣的作用。 麝香 (1 分,研細) :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 薰陸香 (1 分) :一種香料,具有溫暖、安神的作用。 沉香 (半兩) :一種名貴的香料,具有溫暖、鎮靜的作用。 雞舌香 (1 分) :一種香料,具有溫暖、止痛的作用。 黃芩 (半兩) :一種黃色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麻黃 (1 分,去根節) :一種溫熱的中藥材,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 連翹 (半兩) :一種苦寒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海藻 (1 分,洗去鹹味) :一種水生植物,具有軟堅、化痰的作用。 射干 (1 分) :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 川升麻 (半兩) :一種中藥材,具有升提、發汗的作用。 枳實 (半兩,麩炒微黃) :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消積的作用。 川大黃 (1 兩,銼碎微炒) :一種瀉下藥,具有清熱、瀉下的作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粗粉。每次取一錢的藥粉,加入一小杯水。煎煮至藥液剩五分之一的量。過濾藥渣,加入半杯竹瀝。再煎煮一兩分鐘。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適當減少藥量,服用時溫服。
治小兒風熱。項腋下有惡核不消。大便多秘。心神煩熱。丹參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風熱。頸部腋下有惡性腫塊不消散。大便經常乾結。心中煩躁熱烈。丹參散方。】
丹參(半兩),露蜂房(一分微炙),川升麻(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連翹(半兩),黃耆(半兩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牛蒡子(半兩微炒),枳殼(三分麩炒)
白話文:
丹參半兩,露蜂房一分微炙,川升麻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連翹半兩,黃耆半兩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牛蒡子半兩微炒,枳殼三分麩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項生惡核。壯熱不止。升麻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搗碎過篩子成爲粉末狀,每次服用1錢(約 3 克),加入一小杯水煮到剩下一半,去掉渣後等溫度適當時根據兒童年齡和體重適量減量飲用。 治療小兒頸部出現惡性腫瘤、發熱不退的症狀時使用的是“升麻散”配方。
川升麻(半兩),射干(半兩),連翹(半兩),犀角屑(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川朴硝(半兩)
白話文:
川升麻(30克) 射干(30克) 連翹(30克) 犀角屑(30克) 川大黃(30克,剪碎後小火炒至微焦) 川朴硝(3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忽寒熱。項頸生惡核。肩背拘急。連翹丸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煮到剩下五分,去掉渣子後放涼,根據小孩年齡和身體狀況分成不同的劑量來服用。 治療小孩子突然出現冷熱不適、脖子周圍長出硬塊、肩膀背部緊繃的情況,可以使用「連翹丸」這個配方。
連翹(三分),海藻(半兩洗去鹹味),榆白皮(半兩銼),牡丹(半兩),桂心(半兩),白頭翁(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黃柏(半兩銼),香豉(半兩),獨活(半兩),秦艽(半兩去苗)
白話文:
連翹(15公克),海藻(30公克,洗淨鹹味),榆白皮(30公克,切碎),牡丹(30公克),桂心(30公克),白頭翁(30公克),防風(30公克,去蘆頭),黃柏(30公克,切碎),香豉(30公克),獨活(30公克),秦艽(30公克,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胸間積熱毒。風氣不散。連項生惡核。煩熱不止。玄參丸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搓揉成像麻籽一般大的丸粒。每次服用時,用溫水吞服五顆,一天吃三次。根據小孩年齡大小,酌情增加或減少劑量。 這是一種治療小孩胸部堆積熱毒、風邪無法排出的情況,以及頸部出現腫塊且發燒不斷的方法。使用的配方是「玄參丸」。
玄參(半兩),漢防己(半兩),羌活(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木香(半兩),梔子仁(半兩),赤芍藥(半兩),連翹〔一(三)分〕,川升麻(半兩),牛蒡子(半兩微炒)
白話文:
玄參(15 克),漢防己(15 克),羌活(15 克),川大黃(30 克,切碎後微炒),木香(15 克),梔子仁(15 克),赤芍藥(15 克),連翹(1~3 克),川升麻(15 克),牛蒡子(15 克,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毒風腫。生惡核。令內消。赤小豆散方。
白話文:
把上邊所開的藥材搗碎成粉,用蜂蜜調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用粥送服五丸。每天服用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服藥量。
赤小豆(半兩),豬牙皂莢(半兩),硝石(半兩),黃柏(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木鱉子(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雞子清調塗。日三四用之。
白話文:
- 赤小豆(15 克)
- 豬牙皁莢(15 克)
- 硝石(15 克)
- 黃柏(15 克)
- 川大黃(30 克,搗碎並微微翻炒)
- 木鱉子(15 克)
2. 治小兒惡瘡諸方
夫小兒身體生瘡者。皆是臟熱。熱漸衝於外。外有風濕相搏所生。而風濕之氣。挾有熱毒者。其瘡則痛癢腫焮。久不瘥者。故名惡瘡也。
治小兒惡瘡。久不瘥。並瘻瘡及疥癬等。並宜塗雄黃膏方。
白話文:
小孩身上長瘡,都是因為臟腑有熱。熱氣逐漸向外湧出,遇到體外的風濕之氣後相互作用而形成瘡。
如果風濕之氣帶有熱毒,那麼瘡就會疼痛、發癢、腫脹、紅腫。久治不癒的瘡,因此被稱為惡瘡。
雄黃(一兩細研),䕡茹(一兩),蛇床子(一兩),礜石(一兩銼搗為灰),水銀(半兩於手心內以津研如泥),黃連(一兩去須)
白話文:
- 雄黃(一兩,研成細末)
- 䕡茹(一兩)
- 蛇牀子(一兩)
- 礜石(一兩,剉磨成灰)
- 水銀(半兩,用掌心研磨,加水調成泥狀)
- 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水銀相和。以臘月豬脂。同研如膏。於瓷盒中盛。每用。先以泔清洗瘡令淨。拭乾。後塗瘡上。仍以黃柏末用綿搵撲之。令不汙衣。日三兩度用之。
治小兒惡瘡。人不識者。宜敷雌黃散方。
白話文:
上述的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粉末,與水銀混合。加入臘月豬油,一起研磨成膏狀。儲存在瓷盒中。每次使用前,先用泔水清洗傷口,擦乾。然後將藥膏塗抹在傷口上。再用黃柏粉末用棉花沾取撲在傷口上,防止弄髒衣物。每天使用兩到三次。
雌黃(半兩細研),赤小豆(半兩),胡粉(半兩研入),吳茱萸(半兩生用),黃連(半兩去須),黃柏(半兩銼),乾薑(半兩生用),蛇床子(半兩),膩粉(半兩研入)
白話文:
雌黃(研磨成細粉,半兩) 赤小豆(半兩) 胡粉(研磨成粉,半兩) 吳茱萸(半兩,使用生藥) 黃連(半兩,去除根須) 黃柏(半兩,切片) 乾薑(半兩,使用生藥) 蛇牀子(半兩) 膩粉(研磨成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油旋調如面脂。塗於瘡上。每用。先以槐枝湯洗瘡令淨。拭乾。然後敷藥。
治小兒惡瘡久不瘥。䕡茹散方。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搗成粉末。用生油按照順時針方向攪拌,攪成像面霜一樣。塗在患處。每次使用時,先用槐枝湯清洗患處,使之乾淨。擦乾後,再敷藥。
䕡茹(一兩),桑螵蛸(一兩),地龍(一兩),乳香(一兩),黃丹(一兩),黃柏(一兩細研),麝香(細研),糯米粉,膩粉〔各一兩(分)〕
白話文:
山藥(50克),桑螵蛸(50克),蚯蚓(50克),乳香(50克),黃丹(50克),黃柏(50克,研成細粉),麝香(研成細粉),糯米粉,滑石粉(各50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不食井水。和砂糖調藥。敷之。
治小兒惡瘡。一身如麻豆帶膿。乍痛乍癢。煩熱。宜用此方。
白話文:
以上藥物搗碎研磨爲細末,每次使用時不要喝井水,並將藥粉與砂糖調勻後塗抹在患處。 適用於治療小兒惡瘡,全身出現像麻豆一樣的膿皰,疼痛瘙癢交替發作且伴有煩熱症狀的情況。建議採用這個處方。
甘草(三分銼),赤芍藥(三分),白蘞(三分),黃芩(三分),黃連(半兩去須),黃柏(半兩銼)
白話文:
甘草(三分,切碎),赤芍藥(三分),白蘞(三分),黃芩(三分),黃連(半兩,去除須根),黃柏(半兩,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白蜜和如膏。塗於瘡上。日再用。亦可作湯洗之。
治小兒惡瘡。神水膏方。
白話文:
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調製成膏狀塗抹在瘡口上,每天使用兩次,也可以用來泡湯清洗。 治療小兒惡瘡的“神水膏”配方。
密陀僧(半兩細研),栝蔞根(半分),澱花(半分),丁香(半分),附子〔半分(兩)去皮臍〕,麝香(半分細研),莨菪子(半合水淘去浮者),皂莢(一挺去皮子),防風(半分去蘆頭),硃砂(半分細研),土花硝(一分),沙參(半分去蘆頭),人參(半分去蘆頭),芎藭(半分),龍骨(半分),檳榔(半分),桂心(半分),清麻油(一斤),黃蠟(二兩)
白話文:
密陀僧(5克,研成細粉) 栝樓根(2.5克) 茯苓(2.5克) 丁香(2.5克) 附子(2.5-5克,去皮去心) 麝香(2.5克,研成細粉) 曼陀羅子(10克,水洗淨後去掉漂浮的) 皁角(1個,去皮去籽) 防風(2.5克,去蘆頭) 硃砂(2.5克,研成細粉) 明礬(5克) 沙參(2.5克,去蘆頭) 人參(2.5克,去蘆頭) 川芎(2.5克) 龍骨(2.5克) 檳榔(2.5克) 桂心(2.5克) 清麻油(500克) 黃蠟(10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取油入鐺中。下諸藥末。以慢火煎三兩沸。後下黃蠟令消。次下麝香攪令勻。膏成。以瓷盒中盛。但小兒瘡不識者。塗於故帛上貼之。不過三五上。去除根本。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先在鍋中倒入油,再加入藥粉,用小火煎煮三、四次。然後加入黃蠟,讓其融化。接著加入麝香並攪拌均勻。膏藥製成後,盛裝在瓷盒中。如果小兒有不明原因的瘡症,可以將膏藥塗抹在布上,貼敷在患處。一般敷藥三到五次就能去除瘡毒,徹底治癒。
治小兒惡瘡。焮腫疼痛。黃連膏方。
黃連末(一兩),硫黃(一分細研),膩粉(一分),松脂(一兩),臘月豬脂(一兩)
白話文:
治療小孩身上長出惡性潰瘍,紅腫且疼痛的情況。 配方:黃連粉末(一兩)、硫磺(一分,要仔細磨碎)、滑石粉(一分)、松香(一兩)、十二月份的豬油(一兩)。
上件藥。先取豬脂入銚子內。以慢火煎令化。去滓。次下松脂。候熔。次下黃連等末。以柳木篦子。不住手攪令勻。候膏成。以瓷盒盛。塗於瘡上。日三用之。
白話文:
以上配方:
首先將豬油放入容器中,用小火煎至融化,除去渣滓。
接著加入松脂,等待溶解。
然後加入黃連等研磨成粉末,用柳木棒不停攪拌,直到膏狀物形成。
將膏狀物放入瓷盒中,每天塗抹於患處三次。
治小兒諸般惡瘡及軟癤。未穴。作膿。攻刺疼痛不可忍。走馬膏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各種惡性潰瘍和軟腫瘤,如果沒有穴位的地方也長了膿包,會有劇烈的刺痛感無法忍受,可以使用「走馬膏」配方。
坐拿(一兩),黃柏(一兩銼),甘草(半兩炙銼),木鱉子仁(半兩),白狗糞(半兩),綠豆(一兩),石榴皮(一兩)
白話文:
- 坐拏:1 兩
- 黃柏:1 兩,切成小塊
- 甘草:半兩,炙過後切成小塊
- 木鱉子仁:半兩
- 白狗糞:半兩
- 綠豆:1 兩
- 石榴皮:1 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使。取牛蒡根搗取自然汁。調藥末。塗於瘡癤上。日三換之。如已破。即不用貼此藥。
治小兒惡瘡。淋洗大黃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先取牛蒡根搗碎,取得自然流出的汁液。將藥粉與汁液調和,塗抹在患處。每天更換藥物三次。如果傷口已經破裂,就不再使用此藥。
川大黃,黃連(去須),黃芩,澤蘭,白礬(研),石南(以上各一兩),戎鹽(一分研),蛇床子(三分)
白話文:
四川大黃、黃連(去除根鬚)、黃芩、澤蘭、白礬(研磨成粉)、石南(以上各 1 兩)、戎鹽(1 分,研磨成粉)、蛇牀子(3 分)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二兩。以水三大盞。煮至二盞。去滓。適寒溫。洗淋患處。日三用之。
治小兒惡瘡方。
水銀(一兩),黃連(一兩去須為末),胡粉(一兩)
上件藥。入乳缽內。點少蜜。研令水銀星盡為度。敷於瘡上。立效。
又方。
膩粉(三分),黃連〔一(三)分去須〕,蛇床子(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時。先以溫鹽湯。洗瘡令淨。拭乾。以生油調塗之不止。三五上永瘥。
又方。
楸樹葉(一兩乾者),乾漆(一分搗碎炒令煙去)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大麻油調塗。日三用之。
又方。
藜蘆(一兩去蘆頭燒為灰),虎頭骨(一兩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臘月豬脂調塗。日三用之。
治小兒惡瘡。及沙蝨。水弩。甲疸。凡是惡瘡。並宜用此方。
蜣螂(十枚端午日收者佳)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油調敷之。立效。
治小兒卒得惡瘡。不可名識。宜用此方。
淡竹葉(二兩燒為灰)
上細研。
以雞子黃調塗之。
又方。
上蛇蛻皮。燒灰細研。以臘月豬脂和塗。
又方。
上馬骨。燒灰細研。以臘月豬脂和塗之。
又方。
上雞子殼。燒灰細研。以臘月豬脂和塗。
又方。
上頭垢膩。以臘月豬脂和塗之。
又方。
上豆豉炒令焦。細研敷瘡。不過三上效。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細碎研磨均勻,每次使用二兩,加入三大碗水,煮至剩兩碗,去除藥渣,根據體溫調整藥液溫度,清洗患處,每天使用三次。
治小兒惡瘡方:
將水銀、黃連(去除鬚根研磨成粉)、胡粉各一兩,放入研磨器中,加入少量蜂蜜,研磨至水銀完全消失,敷於患處,效果顯著。
又方:
將膩粉三分、黃連(三分去除鬚根)及蛇床子三分,研磨成粉,每次使用時,先用溫鹽水清洗患處,擦乾後,用生油調和藥粉塗抹,持續使用,三到五次即可痊癒。
又方:
將楸樹葉(一兩,乾燥)及乾漆(一分,研磨碎後炒至無煙)研磨成粉,用大麻油調和塗抹,每天使用三次。
又方:
將藜蘆(一兩,去除蘆頭,燒成灰)及虎頭骨(一兩,燒成灰)細研成粉,用臘月豬脂調和塗抹,每天使用三次。
治小兒惡瘡、沙蝨、水弩、甲疸等惡瘡,均可使用此方。
將蜣螂(十枚,端午節收取最佳)研磨成粉,用生油調和塗抹,效果顯著。
治小兒突然出現惡瘡,無法辨識病因,可以使用此方。
將淡竹葉(二兩,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雞蛋黃調和塗抹。
又方:
將蛇蛻皮燒成灰,細研磨,用臘月豬脂調和塗抹。
又方:
將馬骨燒成灰,細研磨,用臘月豬脂調和塗抹。
又方:
將雞蛋殼燒成灰,細研磨,用臘月豬脂調和塗抹。
又方:
將頭垢膩用臘月豬脂調和塗抹。
又方:
將豆豉炒至焦黃,研磨成粉,敷於患處,最多使用三次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