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一 (11)
卷第四十一 (11)
1. 治發黃令黑諸方
夫足少陰之經。血在養於發。血氣盛發則潤黑。若虛竭者。不能榮養。故令發黃也。
治發黃浸油。摩頂黑髮方。
白芷,附子(去皮臍生用),連翹,防風(去蘆頭),卷柏,零陵香,蔓荊子,蓮子草,躑躅花川芒硝(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用綿裹。以生油二斤浸。經三日。略煎取藥力。放冷。每用塗頂。揩令入肉。
治髮鬢黃赤令黑方。
生柏葉(切一升),豬膏(一斤)
上件藥。搗柏葉為末。以豬膏和為二十丸。用布裹一丸。納泔汁中。化破沐之。日一用。一月後。漸黑光潤。
又方。
上用羊糞燒灰。以臘月豬脂相和塗之。日三夜一。取黑即止。
又方。
上用熊脂塗發。頻頻梳之。用此藥不過一升盡。當黑矣。
又方。
烏梅(五十枚)
上略打碎。用生麻油一斤浸。常用敷頭。
又方。
黑椹(二斤)
上以水一升浸。常用塗發。甚良。
又方。
黑豆(三升)
上以水七升。煮豆令爛。去豆。煎令稠。常用塗發良。
白話文:
治頭髮發黃變黑的方法
足少陰經主管頭髮的血液供給。血液充盈,頭髮就會烏黑潤澤;如果血液不足,就無法滋養頭髮,所以頭髮就會發黃。
治療頭髮發黃、滋養頭髮變黑的方法:
方法一:浸油按摩頭皮,使頭髮變黑
白芷、附子(去皮、不去根)、連翹、防風(去蘆頭)、卷柏、零陵香、蔓荊子、蓮子草、黃花杜鵑花、芒硝(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布包好,放入二斤生油中浸泡三天,稍微加熱使其藥力滲出,放涼後,每次取適量塗抹頭皮,按摩至藥油滲入頭皮。
方法二:治療頭髮黃赤變黑
新鮮柏樹葉(切碎一升)、豬油(一斤)
將柏樹葉搗碎成粉末,與豬油混合製成二十丸藥丸。每次取一丸用布包好,放入淘米水中溶解後洗髮。每天使用一次,一個月後,頭髮就會逐漸變黑、光亮潤澤。
方法三:
將羊糞燒成灰,與臘月殺的豬油混合塗抹頭髮,每天三次,晚上一次,頭髮變黑即可停止。
方法四:
用熊油塗抹頭髮,經常梳理,用量不超過一升,頭髮就會變黑。
方法五:
烏梅(五十枚)略微搗碎,用一斤生麻油浸泡,經常塗抹頭髮。
方法六:
黑桑葚(二斤)用一升水浸泡,經常塗抹頭髮,效果很好。
方法七:
黑豆(三升)用七升水煮爛,去豆,熬成稠糊狀,經常塗抹頭髮,效果很好。
2. 治頭瘡白禿諸方
凡人皆有九蟲在腹內。值血氣虛。則能侵蝕。而蟯蟲發動。最能生瘡。乃成疽癬瘑疥之屬。無所不為。言白禿者。皆由此蟲所作。謂頭上生瘡。有白痂甚癢。其上發並不生。故謂之白禿也。
治白禿。遍頭生瘡。經年不瘥。蛇床子膏方。
蛇床子(三兩),五味子(三兩),遠志(三兩去心),菟絲子(五兩別搗),肉蓯蓉(二兩),松脂〔二(一)兩〕,雄黃(一兩細研),雌黃(一兩細研),雞糞白(半兩細研)
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一升二合。白蜜二合。先煎前五味藥。三上三下。濾去滓。次下雄黃雌黃。次下雞糞白松脂。同煎。候稀稠得所。膏成。用瓷盒貯之。先以桑灰汁洗頭。候乾。即敷膏。隔日一用。
治白禿。及頭面各瘡。煞蟲止痛方。
王不留行(三兩),桃東南枝(三兩),吳茱萸根(三兩),蛇床子(五兩),牡荊子(五兩),苦竹葉(五兩),蒺藜子(五兩),大麻子(半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三度用。每度以水一斗半。煮取七升。去滓放溫。用洗瘡上。日一用之。
治白禿瘡。宜用此方。
烏頭末(半兩生用),硫黃(半兩細研),膩粉(一分),狗糞(一兩白色者細研),巴豆(一分去皮研)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生油調拌。先用熱米泔洗了。又以熱漿水洗。又用生甘草水洗令淨。然後剃卻發。刮去痂。令赤色。便塗揩之。令入肉。便以故帛包裹。兩日一上。三上即驗。後用冬瓜皮。燒灰細研。油調塗之。頭髮生如常。
治白禿及百瘡。木蘭皮膏方。
木蘭皮,牡荊子,秦艽(去苗),附子(去皮臍生用),川大黃,石南,苦參(以上各一兩),白礬,真珠末,雄黃,水銀,松脂(以上各半兩一處細研至水銀星盡)
上件藥。先以木蘭皮等七味。細銼。醋拌令勻。經宿。用煉了豬脂二斤。於鍋中。煎令附子等焦黃為度。以綿濾去滓。後入白礬等五味。更煎三五沸。離火候冷。於瓷盒中盛。日三度塗之。
治白禿瘡。發不生。宜敷松瀝膏方。
松瀝(七分),丹砂〔二分(兩)細研〕,雄黃(二兩細研),水銀(二兩),黃連(二兩去須),鉛粉(一兩),白礬(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松瀝。研水銀星盡。都攪令勻。每用藥時。先以泔洗去瘡痂。然後敷藥。日一度敷。經三度後。以甘草湯洗去藥。又如前敷之。前後經十度洗。即瘥矣。
治白禿瘡不瘥。水銀膏方。
水銀(一兩),黃連(二兩去須),細墨(一兩)
上件藥。先以黃連並墨二味。搗細羅為散。用不著水豬脂。和水銀同研。令星盡。用塗瘡上。神效。
治白禿方。
黑豆(一合炒令微黃),干桃花(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臘月豬脂調塗瘡上。用帛子裹。勿令見風冷。
白話文:
治頭瘡白禿諸方
古人認為人體內有九種蟲子,當氣血虛弱時,這些蟲子就會侵蝕肌膚,導致蟯蟲活躍,進而引發瘡瘍,例如疽、癬、瘑、疥等皮膚病。白禿也屬於此類疾病,指頭上長出白色痂皮,伴隨劇烈瘙癢,頭髮無法生長。
治療白禿及遍布頭皮的多年不愈之瘡,可用蛇床子膏:蛇床子、五味子、遠志(去心)、菟絲子、肉蓯蓉、松脂、雄黃(細研)、雌黃(細研)、雞糞白(細研)等藥材,以豬脂和白蜜煎熬成膏。使用前先以桑灰汁洗淨頭皮,待乾後敷上藥膏,隔日使用一次。
治療白禿及頭面部各種瘡瘍,止痛殺蟲,可用此方:王不留行、桃樹南枝、吳茱萸根、蛇床子、牡荊子、苦竹葉、蒺藜子、大麻子等藥材,煎煮藥液清洗患處,每日一次。
治療白禿瘡,可用此方:烏頭末(生用)、硫黃(細研)、膩粉、狗糞(白色者,細研)、巴豆(去皮研)等藥材,研磨均勻後,用生油調和塗抹。使用前需先用熱米湯、熱漿水和生甘草水清洗患處,剃除頭髮,刮除痂皮,使皮膚呈現紅色後再塗藥。兩日塗抹一次,三次即可見效。之後再用冬瓜皮燒成灰,用油調和塗抹,頭髮就會重新生長。
治療白禿及各種瘡瘍,可用木蘭皮膏:木蘭皮、牡荊子、秦艽(去苗)、附子(去皮臍,生用)、川大黃、石南、苦參、白礬、真珠末、雄黃、水銀、松脂等藥材,先將前七味藥材醋拌,隔夜後,用煉好的豬脂煎熬,過濾後加入後五味藥材繼續煎熬,冷卻後裝入瓷盒,每日塗抹三次。
治療白禿瘡,頭髮不生長,可用松瀝膏:松瀝、丹砂(細研)、雄黃(細研)、水銀、黃連(去須)、鉛粉、白礬等藥材,研磨均勻後塗抹。每次使用前先用米湯洗去瘡痂,每日一次,三次後用甘草湯洗去藥膏,再繼續按照前述方法使用,總共十次即可痊癒。
治療久治不愈的白禿瘡,可用水銀膏:水銀、黃連(去須)、細墨等藥材,將黃連和墨研磨成粉末,再與豬脂和水銀混合研磨至水銀消失,塗抹於患處,效果神奇。
治療白禿,可用此方:黑豆(炒至微黃)、幹桃花,研磨成粉末,用臘月豬脂調和塗抹患處,用布包裹,避免風寒。
另一方:黑豆、髑髏骨(等量,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臘月豬脂調和塗抹,迅速見效。
另一方:鵓鴿糞,研磨成粉末,先用醋米湯清洗患處,再塗抹,迅速見效。
另一方:桃樹白皮,水煎服,並用藥液洗頭。
另一方:曲、豉(微炒),研磨成粉末,先用米湯清洗患處,再用醋調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