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 (4)

1. 治傷寒四日候諸方

夫傷寒四日。太陰受病。太陰者脾之經也。為三陰之首。是故三日以後。陽受病訖。傳之於陰。而太陰受病焉。其脈絡於脾主於咽喉。故得病四日。腹滿而咽乾也。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

治傷寒四日。太陰初受病。宜服恆山散吐之方。

白話文:

如果傷寒到了第四天,太陰經受了病邪。太陰經是脾的經絡,是三陰經的首經。所以三天之後,陽經受病完畢,就傳遞到陰經,而太陰經就受病了。其脈絡連繫著脾臟,主要通向咽喉。所以到了第四天,就會出現腹脹和咽喉乾燥的症狀。其病位在胸膈之間,所以可以通過催吐來治療。

恆山(三分),甘草(三分生用),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石膏(三分),柴胡(三分去苗),知母(三分)

白話文:

恆山(三分) 甘草(三分,生用) 鱉甲(三分,塗抹醋後烤至黃色,去除外殼和內膜) 石膏(三分) 柴胡(三分,去除根鬚) 知母(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十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當吐頑涎。後即服和氣治中湯主之。

治太陰初受病。服恆山散吐後。宜服和氣治中湯方。

白話文:

把前面的藥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杯水,加入十片竹葉。煎煮到只剩下六分之三。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會吐出黏稠的痰液。之後再服用「和氣治中湯」來調理身體。

人參(半兩去蘆頭),藿香(半兩),白朮(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乾薑〔一分(兩)炮裂銼〕,白茯苓(一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人參(15克去蘆頭),藿香(15克),白朮(9克),甘草(3克,炙烤微紅,切成小塊),乾薑(3克,炮裂切成小塊),白茯苓(3克),陳橘皮(9克,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內層,再烘乾)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即去生薑。和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 2 錢。加水 1 小碗,放進生薑半分。煮至水量剩五分之二,把生薑取出。連藥渣一起服用,不拘時間,溫熱服用即可。

治傷寒四日。吐後。或壯熱頭痛。身體痠疼。口苦心煩。宜服麻黃散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第四天,嘔吐後,如果出現高燒、頭痛、身體酸痛、口苦和心煩的症狀,適合服用麻黃散。

麻黃(三分去根節),葛根(三分銼),柴胡(一兩去苗),知母(三分),赤芍藥(一兩),梔子仁(三分),石膏(一兩半),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生乾地黃(一兩)

白話文:

  • 麻黃(3錢,去除根部和節)
  • 葛根(3錢,切碎)
  • 柴胡(1兩,去除幼苗)
  • 知母(3錢)
  • 赤芍藥(1兩)
  • 梔子仁(3錢)
  • 石膏(1.5兩)
  • 陳橘皮(0.5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培)
  • 生乾地黃(1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月。頭痛背膊急疼。心腹壅滯。宜服柴胡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的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這個方劑適用於治療四月份發生的傷寒症狀,包括頭痛、背部和肩膀緊繃疼痛以及心腹部位的壅滯不適。應該服用柴胡散。

柴胡(一兩半去苗),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恆山(一兩半),茵陳(一兩),知母(一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白話文:

川芎(30克,去掉根須),大黃(30克,切成碎末,微炒),恆山(30克),茵陳(30克),知母(30克),赤芍藥(30克),甘草(30克,炙至微紅,切碎),龜甲(30克,塗上醋,炙至微黃,去掉裙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淡漿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微吐為度。未吐再服。

治傷寒四日嘔噦頻煩。頭疼大渴。此證是脾胃痰滯。宜服半夏湯方。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淡米漿。煎煮到只剩下六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暖服。以輕微嘔吐為標準。如果沒有嘔吐就再服用。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一兩去蘆頭),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半夏(三分,用熱湯洗七次以去除黏滑性) 甘草(半兩,微烤至淡紅色,切碎) 人參(一兩,去鬚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烤熟至香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四日。脈浮大。發熱惡寒。身體疼痛。無汗而煩者。宜服大青龍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五分,然後去掉藥渣。不拘時間稍微溫熱後服用。 適用於治療傷寒第四天,脈象浮大,發熱怕冷,身體疼痛,沒有出汗且煩躁的情況,應該服用大青龍湯。

麻黃(二兩去根節),桂心(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石膏(二兩),杏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 麻黃(二兩,去除根和節)
  • 桂心(一兩)
  • 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並切碎)
  • 石膏(二兩)
  • 杏仁(三十個,用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因下後大渴。服冷藥過多。喘急者。陰盛故也。宜服小青龍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製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六分,去掉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用於治療傷寒四天後,因使用瀉下藥物後感到非常口渴,且服用了過多的寒涼藥物導致呼吸急促的情況。這是因為陰氣過盛的緣故,適合服用小青龍湯。

桂心(一兩),五味子(半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白芍藥〔二(一)兩〕,細辛(三分),乾薑(三分炮裂銼),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 桂心:一兩
  • 五味子:半兩
  • 麻黃:一兩(去除根和節)
  • 白芍藥:二兩
  • 細辛:三錢
  • 乾薑:三錢(炮製後搗碎)
  • 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搗碎)
  • 半夏:半兩(用湯清洗七遍,去除滑液)
  • 杏仁:二十枚(用湯浸泡,去除皮和尖端,搓成兩瓣,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雖經發汗後。心胸不利。頭目多疼。胃氣不和。少思粥食。宜服前胡散方。

白話文:

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六分滿,去渣,不限時溫服。

這個藥方適合治療傷寒四天,即使經過發汗治療後,仍然胸悶心煩、頭昏腦脹、食欲不振的患者。

前胡(半兩去蘆頭),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茯苓(半兩),白芷(一分),白朮(半兩),乾薑(一分炮裂銼),當歸(半兩銼微炒),葛根(半兩銼),柴胡(半兩去苗),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旋覆花(半兩)

白話文:

前胡(四錢,去掉上部的葉鞘) 半夏(一錢,用熱水洗七遍,去掉黏液) 甘草(四錢,炙烤至微紅,切碎) 桂心(四錢) 人參(四錢,去掉上部的葉鞘) 赤茯苓(四錢) 白芷(一錢) 白朮(四錢) 乾薑(一錢,炮製後切碎) 當歸(四錢,切碎,微微炒製) 葛根(四錢,切碎) 柴胡(四錢,去掉根部) 陳橘皮(四錢,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部分,烘焙) 木香(四錢) 旋覆花(四錢)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腹脅脹滿。心胸不利。四肢疼痛。咳嗽惡寒。喘急壯熱。宜服白朮散方。

白話文:

把藥材搗碎過篩,做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加入生薑半片、紅棗三枚,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服。

這個藥方適合治療傷寒發病四天,腹部兩側脹滿,胸悶心煩,四肢疼痛,咳嗽怕冷,呼吸急促,發熱等症狀。

白朮(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葛根(三分銼),桑根白皮(三分銼),川升麻(半兩),赤芍藥(一兩),石膏(一兩半),荊芥(半兩),子芩(三分)

白話文:

白朮(9克) 前胡(9克,去除蘆頭) 葛根(9克,切碎) 桑根白皮(9克,切碎) 川升麻(15克) 赤芍藥(30克) 石膏(45克) 荊芥(15克) 子芩(9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煩熱不解。大小腸澀。宜服朴硝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分生薑和五十粒豆豉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水量,然後去掉渣滓,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適用於治療傷寒第四天時,煩躁發熱症狀未解,大小便不通暢的情況,適合服用朴硝散。

川朴硝(三分),犀角屑(三分),梔子仁(半兩),赤芍藥(三分),黃芩(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柴胡(一兩去苗)

白話文:

川貝母和硝石(各三分),犀牛角粉(三分),梔子仁(半兩),赤芍藥(三分),黃芩(三分),老陳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色果瓤,然後烘乾),川大黃(三分,切碎,略微炒過),柴胡(一兩,去除根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十片。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頻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四日。頭重身強。腰脊痛。宜服葛根散方。

白話文:

上述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狀。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放入淡竹葉三十片、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熟,濾去藥渣。不拘泥於時間,溫熱後頻頻服用。以排便順暢為宜。

葛根(一兩銼),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大青(三分),黃芩(半兩),石膏(一兩),赤芍藥(三分),麻黃(二兩去根節)

白話文:

葛根(10克,切碎) 甘草(10克,烤成微紅色,切碎) 桂心(10克) 板藍根(1.5克) 黃芩(5克) 石膏(10克) 赤芍藥(1.5克) 麻黃(20克,去除根和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煩熱不解。大小腸秘澀。宜服犀角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和三枚大棗,煎煮至剩六分,濾去渣滓,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第四天時的煩躁發熱症狀未解,以及大小腸便秘的情況,適合服用犀角散。

犀角屑(三分),黃芩(一兩),柴胡(一兩去苗),梔子仁(半兩),地骨皮(三分),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川朴硝(一兩),木通(二分銼)

白話文:

犀牛角粉(三分) 黃連(一兩) 柴胡(一兩,去除根鬚) 梔子仁(半兩) 地骨皮(三分) 大黃(一兩半,切碎,微炒) 芒硝(一兩) 木通(二分,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微利為度。

治傷寒四日。頭痛。背膊急悶。骨節煩疼。心燥口乾。宜服茵陳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剩五分,去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以微微有通便效果為宜。 適用於治療感染傷寒第四天出現的症狀,包括頭痛、背部和肩膀緊繃不適、骨節疼痛煩躁、心情焦躁及口乾等,建議服用茵陳散。

茵陳(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二分),防風(二分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茵陳(50克),柴胡(50克,去除根鬚),甘草(25克,烤至微紅,切碎),赤芍藥(10克),防風(10克,去除蘆頭),附子(50克,炮製後撕裂,去除外皮和內核)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未經吐。宜服瀉心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的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適用於治療感染傷寒第四天,還沒有嘔吐的情況,適合服用瀉心湯。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黃連(一兩去須),黃芩(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大黃(兩百公克,切碎後炒),黃連(一百公克,去除根鬚),黃芩(一百公克),附子(一百公克,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胚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三陰受病。其脈浮而滑。腹滿。口熱。舌乾而渴。大便不利。宜服三黃散方。

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傷寒四天,三陰經受病邪侵襲,脈象浮滑,腹部脹滿,口乾舌燥,大便秘結的病症。

藥方成分為: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川大黃一兩半(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朴硝末二錢。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大便利即藥止。未利再服。

治傷寒四日。毒氣入胃。喉中閉悶。宜服吐痰散方。

白話文:

研磨上述藥材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公克)。將水一中盞(約150毫升)放入鍋中,加入竹葉三到七片、朴硝末二錢(約6公克)。煎煮至液體剩餘六分之四。過濾去除渣滓。於飯前溫熱服用。服用後若有大便即停止服藥。若仍未大便,則可再次服用。

瓜蒂(一分),丁香(一分),赤小豆〔半分(合)炒熟〕

白話文:

瓜蒂(1份)、丁香(1份)、赤小豆(0.5份,炒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空腹服之當吐。後便可吃蔥豉粥補之。

白話文:

將上面配方的藥材搗碎成細末。每次服用時,用溫水調勻兩錢,空腹服用。服用後會嘔吐,之後可以喝蔥豉粥來補足體力。

治傷寒汗出不歇。已三四日。胸中惡。但欲吐。宜吐之方。

豉(二合),鹽(半兩),蜜(一合)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空腹頓服之。良久當吐。如人行十里未吐。再服。

又方。

苦參(半兩銼),甘草(一分生用銼),赤小豆〔二(三)十七粒炒熟〕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人一直出汗不止,已經持續三到四天,胸口感到噁心,只想吐,可以用以下方法催吐。

準備兩合大豆、半兩鹽、一合蜂蜜。將這些藥材用一大碗水煎煮至七分,去渣,空腹一次喝下。過一會兒就會吐出來。如果喝了藥之後,過了很久還沒有吐,就像人走了十里路還沒吐一樣,可以再喝一次。

另外,還可以用以下這個藥方:

半兩苦參切片、一分生甘草切片、十七粒炒熟的赤小豆。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去滓。空心。都作一服服之。當吐。不瘥者更吐。以苦參一兩。生地黃二兩。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分再服。甚者作蔥豉粥投之。以吐出毒為度。

白話文:

用上述的藥材,加入一大碗水。熬煮後取半碗,去除渣滓。在空腹時一次服用完。應該會嘔吐出來。如果沒有治癒,就再嘔吐一次。另外用一兩苦參、二兩生地黃,再加入二大碗水。熬煮至剩一碗,分次服用。病情嚴重的人,可以製作蔥豉粥給他服用。以嘔出毒素為治療目標。

治傷寒四日。寒熱不退。頭痛。百節煩疼。此毒氣在胸中。宜服松蘿散方。

松蘿(半兩),川升麻(一兩),甘草(一兩生用),恆山(半兩)

白話文:

治療傷寒第四天時,如果出現寒熱不退、頭痛以及全身關節疼痛的症狀,這表示有毒氣積聚在胸中,適合服用松蘿散。所需藥材為:松蘿半兩,川升麻一兩,生用的甘草一兩,恆山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取七分。入粗米(茶末)二錢。更煎一兩沸。去滓。空腹溫服。如未吐。相去如人行三四里再服。以吐為度。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約 15 克)。加入一杯大水煎煮,煎煮至剩七分。加入兩錢(約 6 克)粗米(或茶末),再煎煮一兩分鐘。將藥渣濾出。空腹溫熱服用。如果尚未嘔吐,隔一段時間(如步行三四里路)後再服用。以嘔吐為止。

治傷寒四日。已嘔吐。更宜吐方。

苦參末(二錢)

上以溫酒五合調服之。得吐即瘥。

治傷寒四日。心胸中滿悶。取吐方。

豬膽(一枚取汁)

上以醋一小盞。酒一小盞。內豬膽汁相和。溫過。分為二服。當吐之瘥。

白話文:

如果得了傷寒,病了四天已經出現嘔吐,可以再用催吐的藥方。苦參末兩錢,用溫酒五合調和服用,吐出來就痊癒了。

如果得了傷寒,病了四天,感覺心胸悶悶的,也可以用催吐的藥方。取一個豬膽,取汁,加入一小盞醋和一小盞酒,混合後溫熱,分兩次服用,吐出來就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