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 (2)
卷第九十 (2)
1. 治小兒疽諸方
夫小兒五臟不調。則生疽。亦是寒客皮膚。折於血氣。血氣痞澀不行。結聚所成。大體與癰相似。所可為異。其皮上如牛領之皮。而硬是也。癰則浮淺。疽則深也。至於變敗膿潰。重於癰也。傷骨爛筋。遂致死也。
白話文:
孩子五臟功能失調時,就容易長疽。這是因為寒邪侵襲皮膚,阻礙血氣運行。血氣凝結不通,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疽。總體來說,疽和癰很像。但疽的皮膚像牛脖子上的皮一樣粗糙堅硬,而癰的皮膚較浮淺。疽發病較深,而癰則較淺。如果疽惡化化膿潰爛,後果比癰嚴重,會傷及筋骨,甚至導致死亡。
治小兒熱毒生疽。腫硬疼痛。及赤白諸丹毒瘡癤。並宜服漏蘆散方。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藥的文字是說:治療小孩因熱毒引起的皮膚問題,如紅、痛、脹硬等症狀,以及各種紅色或白色皮疹和潰爛的情況,都適合服用「漏蘆散」這個藥方。
漏蘆(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連翹(半兩),川芒硝(半兩),川升麻(三分),枳實(三分麩炒微黃),黃芩(三分),白蘞(三分),甘草(三分),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赤芍藥〔二(三)分〕
白話文:
漏蘆(10 克),麻黃(10 克,去根和節),連翹(10 克),川芒硝(10 克),川升麻(1.5 克),枳實(1.5 克,麩炒至微黃),黃芩(1.5 克),白芷(1.5 克),甘草(1.5 克),川大黃(40 克,切碎微炒),赤芍藥(1.5-3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不計時候。分減服之。
治小兒熱毒疽腫。及赤白諸丹毒腫。或生瘰癧瘡癤。身中風胗瘙癢。木香散方。
白話文:
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渣。依兒童大小,不限時間,分次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熱毒引起的瘡腫,以及赤白丹毒腫,或者長生瘰癧、瘡癤,以及身體風疹瘙癢。
木香(一分),薰陸香(一分),沉香(一分),雞骨香(一分),黃芩(一分),麻黃(一分去根節)連翹(半兩),海藻(半兩洗去鹹味),射干(半兩),川升麻(半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牛蒡子(半兩微炒),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木香(0.1 兩),薰陸香(0.1 兩),沉香(0.1 兩),雞骨香(0.1 兩),黃芩(0.1 兩),麻黃(0.1 兩,去除根節)連翹(0.25 兩),海藻(0.25 兩,洗去鹹味),射干(0.25 兩),川升麻(0.25 兩),枳實(0.25 兩,炒至微黃),牛蒡子(0.25 兩,微炒),川大黃(1 兩,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三兩沸。放溫。量兒大小。不計時候。分減溫服。
治小兒疽腫。及瘡癤。身體壯熱。口乾心躁。黃耆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文中的藥材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重。用一小碗水煎煮至原液的五分之一。濾去渣滓,加入半合的竹瀝。繼續煎煮兩三沸後,待溫熱後服用。根據兒童的年紀和體質,不限時間分服即可。
黃耆(半兩銼),連翹(半兩),川升麻(半兩),玄參(一分),丹參(一分),露蜂房(一分微炙)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黃耆(半兩,切碎),連翹(半兩),川升麻(半兩),玄參(一分),丹參(一分),露蜂房(一分,稍稍烘烤),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肉),甘草(一分,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疽毒腫硬。壯熱。大渴。犀角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搗碎過篩成爲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煮到剩下一半,去掉渣子,等溫度降低一些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適量減量服用。 用於治療小孩身上的瘡毒腫脹堅硬、發熱高熱以及口渴的症狀。這是【犀角散】配方。
犀角屑(三分),葛根(半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川升麻(半兩),木香(半兩),黃耆(半兩銼),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三分) 葛根(半兩,切成小段) 麥門冬(一兩,去核並烘焙) 川升麻(半兩) 木香(半兩) 黃耆(半兩,切成小段)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後切成小段)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疽毒腫堅硬。疼痛。攻衝四畔焮赤。宜用抽熱毒。消腫氣消水膏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研磨成粉末狀,每次服用1錢(約3克),加入一小杯水煮沸到5分鐘左右,去掉渣子後等它變溫和一些,根據小孩年齡大小分成幾份來喝下。 這是一種治療小孩子皮膚感染、紅腫硬化且有痛感的方法,可以幫助排出身體中的毒素並消除腫脹。使用「消水膏」配方效果更佳。
羊桃根(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生用),黃芩(半兩),赤小豆(半合),黃柏(半兩銼),綠豆粉(半兩)
白話文:
羊桃根(6克,切碎),川大黃(6克,生用,切碎),黃芩(3克),赤小豆(30克),黃柏(3克,切碎),綠豆粉(3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用蕓薹菜。搗取自然汁。以蜜少許相和。調藥令稀稠得所。看白畔腫赤處大小。剪生絹。上勻攤。可厚一錢。貼之。干即換之。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粗粉。使用油菜,搗碎取其自然汁液,加少許蜂蜜混合。將藥粉和菜汁調製成適中的稠度。根據面板腫脹發紅處的大小,剪下一塊生絲綢,均勻地塗抹藥粉,大約一錢的厚度。將藥布貼上,等藥布乾了就換新的。
治小兒疽腫穴後。及惡瘡腫。膿水雖收。肌肉不生。宜敷密陀僧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身上的癤腫和在背後長出的惡性潰瘍腫瘤,即使已經有膿水流出來了,但是皮肉仍然沒有再生,應該要使用「密陀僧散」這個藥方來塗抹患處。
密陀僧(一兩),黃連(三分去須),檳榔(三分)
白話文:
密陀僧(50克),黃連(15克,去除須子),檳榔(15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糝瘡上。日三服之。
治小兒疽瘡久不瘥。宜貼松脂餅子方。
松脂(一兩),薰陸香(一兩)
上件藥。合搗。納少許鹽為餅子。貼於瘡上。汁出盡。即瘥。
治小兒疽已潰。黃連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製成散劑,塗抹在瘡傷上,一天服用三次。
治療小兒久治不愈的疽瘡,可以使用松脂餅方。松脂和薰陸香各一兩,混合研磨,加入少許鹽做成餅狀,貼在瘡傷上。當膿液流盡,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疽瘡潰爛,可以使用黃連散方。
黃連(半兩去須),黃柏(半兩銼),地榆(半兩銼),白芷(半兩)
白話文:
- 黃連(半兩,去掉鬍鬚)
- 黃柏(半兩,切碎)
- 地榆(半兩,切碎)
- 白芷(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雞子白調塗。於故細布上貼之。
又方。
白芷(半兩),黃連(半兩去須),地榆(半兩銼),白蘞(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雞子白調塗。於故細布上。貼瘡。日三四度換之。
治小兒疽腫結硬。已成膿。未成膿。貼熁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取用雞蛋清調和塗抹,再敷在乾淨的布上貼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白芷、黃連(去鬚)、地榆、白蘞各取半兩,將它們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取用雞蛋清調和塗抹,敷在乾淨的布上,貼在瘡口,每天換藥三次到四次。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小兒皮膚腫脹結塊、已經化膿或尚未化膿的病症。
鹿角屑〔二分(兩)燒炙〕,白蘞(一兩),粗理黃石(三兩燒赤以醋淬九遍)
白話文:
鹿角屑 2 分,燒焦後使用 白蘞 1 兩 粗理黃石 3 兩,燒紅後用醋淬 9 次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醋調稀稠得所。厚塗之。干即更塗。五七度即效。
又方。
上用蛇蛻皮貼之。經宿自消。
又方。
上以商陸爛搗敷之。
又方。
上芫花搗羅為末。水和如膏塗之。
又方。
上蠐螬研塗之。鰻鯉魚膽汁及血。各用塗之。並效。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碎過篩,製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塗抹患處,乾了就再塗。五到七天就會見效。
另外一種方法是用蛇蛻皮貼在患處,過夜就會自行消退。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商陸搗爛敷在患處。
再有一種方法是用芫花搗碎過篩成粉末,用水調成膏狀塗抹患處。
最後一種方法是用蠐螬研磨後塗抹,或者用鰻魚膽汁和血塗抹,這些方法都能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