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 (16)
卷第四十 (16)
1. 滅瘢痕諸方
夫瘢痕者。皆是風熱毒氣。在於臟腑。沖注於肌肉。而生瘡疹。及其病折瘡愈。而毒氣尚未全散。故瘡痂雖落。其瘢猶黯。或凹凸肉起。宜用消毒滅瘢之藥以敷焉。
治面上瘢痕。玉屑膏方。
玉屑(二兩細研),密陀僧(二兩),白附子(二兩生用),珊瑚(二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乳缽內。都研令勻。每度用藥末二錢。以真牛酥調勻。夜臥時。塗面。旦用溫漿水洗之。
治久患瘡痍。瘥後瘢痕不滅方。
定州磁末(一兩),白殭蠶(三分),白附子(一分生用),白芷(一分),真珠末(一分),野駝脂(二兩),酥(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消野駝脂與酥二味為汁。候熱氣退。即下諸藥攪之。候凝如膏。用塗瘢上。
又方。
衣中白魚(三七枚),白石脂(一分),鷹糞白(三分),白附子(一分生用),白殭蠶(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臘月豬脂和。每夜敷瘢。十餘夜瘥。
又方。
白附子(半兩生用),密陀僧(半兩),牡蠣(半兩燒為粉),芎藭(半兩),白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夜。旋取以酥調。敷於瘢上。
治一切瘡。瘥後赤黑瘢痕不滅。時復癢不止方。
鷹糞白(一合),辛夷(一兩去毛殼),白附子(三分生用),杜若(三分),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酒一升。浸三宿。用羊脂六合。以慢火同煎候酒欲盡。綿濾去滓。再煎成膏。於瓷盒中盛。以敷瘢上。日三五度妙。
又方。
黃礬(半兩),胡粉(半兩炮令黃)
上件藥。都細研。以臘月豬脂和。更研令勻。先以生布揩令赤痛。即用藥塗之。日五七度效。
又方。
鷹糞白,燕窠中草(燒灰等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人乳汁和塗於瘢上。日三四度。夜臥時。准前塗之。旦以漿水洗。自然肉平如故。
又方。
鷹糞白(二兩半),白殭蠶(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時。以蜜和如稀餳。塗於瘢上。日三上用之。
又方。
禹餘糧(一兩),半夏(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雞子黃和如膏。先以新布拭瘢上。令赤。以塗之。勿見風。二十日瘥。
治熱毒瘡瘥後。瘢痕不滅方。
雞子(一枚酒浸七日後取黃),白殭蠶〔三(二)七枚搗末〕
上件藥。與雞子相和令勻。先以布揩瘡瘢赤痛。塗之甚效。
治火燒瘡。滅瘢方。
赤地利(二兩)
上搗羅為末。以生麻油調敷瘡上。以瘢滅為度。
治瘡痕無問新舊必除方。
雞子(五七枚)
上熟煮取黃。於鐺中炒如黑脂成膏。以布先揩破瘡瘢。然後塗膏。日三兩度。自然瘢滅。與舊肉無別。
又方。
鷹糞白(三兩細研)
上以蜜和。日三度塗之。
又方。
當歸(一兩),豬脂(三斤細切逐日飼雞一隻三日使盡後收取雞糞一兩),白芷(一兩)
白話文:
滅瘢痕諸方
瘢痕的產生,都是因為風、熱、毒邪之氣侵入臟腑,衝擊肌肉,導致瘡疹的發生。即使瘡疹痊癒,毒氣卻可能尚未完全散去,所以即使瘡痂脫落,瘢痕仍舊黯黑,或凹凸不平。因此,應該使用具有消毒、消除瘢痕功效的藥物來敷貼。
治療臉部瘢痕的玉屑膏:
玉屑(二兩,研磨細緻)、密陀僧(二兩)、白附子(二兩,生用)、珊瑚(二兩,研磨細緻)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每使用時取藥粉二錢,用真牛油調勻,睡前塗抹於臉上,早晨用溫水洗淨。
治療久患瘡痍,痊癒後瘢痕不消的方法:
定州磁粉(一兩)、白殭蠶(三分)、白附子(一分,生用)、白芷(一分)、真珠粉(一分)、野駝脂(二兩)、酥油(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先將野駝脂和酥油熬製成膏狀,待其冷卻後,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攪拌均勻,使其凝結成膏,塗抹於瘢痕處。
另一方法:
衣魚(37枚)、白石脂(一分)、鷹糞白(三分)、白附子(一分,生用)、白殭蠶(半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用臘月豬油混合,每晚敷於瘢痕處,十餘晚即可痊癒。
另一方法:
白附子(半兩,生用)、密陀僧(半兩)、牡蠣(半兩,燒成粉末)、川芎(半兩)、白茯苓(半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每晚取適量藥粉用酥油調和,敷於瘢痕處。
治療各種瘡瘍痊癒後留下的赤黑瘢痕,且經常發癢不止的方法:
鷹糞白(一合)、辛夷(一兩,去除毛殼)、白附子(三分,生用)、杜若(三分)、細辛(半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細粉,用一升酒浸泡三宿,再加入六合羊脂,用小火慢煎,至酒將盡時,過濾去渣,繼續煎煮成膏,盛入瓷盒中,塗抹於瘢痕處,每日三至五次。
另一方法:
黃礬(半兩)、胡粉(半兩,炮製至黃色)
將以上藥物研磨細緻,用臘月豬油混合,充分研磨均勻。先用生布擦拭瘢痕處至發紅疼痛,然後塗抹藥膏,每日五至七次。
另一方法:
鷹糞白、燕窩中草(燒成灰,等量)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人乳汁調和,塗抹於瘢痕處,每日三至四次,睡前塗抹,次日早晨用漿水洗淨,瘢痕自然平復如初。
另一方法:
鷹糞白(二兩半)、白殭蠶(二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每次使用時用蜂蜜調和成稀糊狀,塗抹於瘢痕處,每日三次。
另一方法:
禹餘糧(一兩)、半夏(一兩,生用)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用雞蛋黃調和成膏狀。先用乾淨的布擦拭瘢痕處使其發紅,然後塗抹藥膏,避免風吹,二十日即可痊癒。
治療熱毒瘡癒後留下的瘢痕:
雞蛋(一枚,用酒浸泡七日後取蛋黃)、白殭蠶(二、三十七枚,搗碎成粉)
將雞蛋黃和白殭蠶粉末混合均勻,先用布擦拭瘢痕處使其發紅疼痛,然後塗抹藥膏,效果甚佳。
治療火燒傷,消除瘢痕的方法:
赤地利(二兩)
將赤地利搗碎研磨成細粉,用生麻油調和,敷於傷處,直至瘢痕消除。
治療新舊瘡痕,必除之法:
雞蛋(五至七枚)
將雞蛋煮熟後取蛋黃,在鍋中炒成黑褐色膏狀。先用布擦拭破損的瘢痕處,然後塗抹藥膏,每日二至三次,瘢痕自然消失,與正常皮膚無異。
另一方法:
鷹糞白(三兩,研磨細緻)
用蜂蜜調和,每日三次塗抹。
另一方法:
當歸(一兩)、豬油(三斤,細切,每日餵養一隻雞,三日後取雞糞一兩)、白芷(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用棉布包裹,加二盞酒煎煮十餘沸,過濾去渣,每日塗抹五至七次。
治療凸出性瘢痕:
鷹糞白(一兩)、衣魚(二三十七枚)
研磨細緻,用蜂蜜調和,塗抹於凸起處,每日三至五次。
另一方法:
用小麥麵粉和酥油調和,塗抹於凸起處,宜頻頻塗抹。
另一方法:
鷹糞白(一兩)、白附子(一兩,研磨成粉)
研磨細緻,用酥油調和,塗抹於凸起處,每日三至五次。
另一方法:
用瓦片炙熱後熨燙。
另一方法:
臘月豬油(四斤)、老鼠(一隻大的)
用豬油煎熬老鼠至完全溶解,成膏狀後過濾去渣,先用生布擦拭瘢痕處至發紅,然後塗抹藥膏。
治療臉上印記:
赤土(研磨細緻)
先用工具刺破印記處的皮膚,用酥油調和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