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八 (7)
卷第八十八 (7)
1. 治小兒丁奚腹大幹瘦諸方
夫小兒丁奚病者。由哺食過度。而脾胃尚弱。不能磨消故也。哺食不消。則水穀之精減損。無以榮其氣血。致肌肉消瘦。其病。腹大頸細。黃瘦是也。若久而不瘥。則變成谷症也。傷飽。哺露。丁奚。此三種大體相似。以其輕重各立名也。
白話文:
患有小兒丁奚病,是因為餵養過多,而孩子的脾胃還很虛弱,不能消化食物。如果餵養的食物不能消化,就會損耗水穀的精華,無法滋養氣血,導致肌肉消瘦。這種病的症狀是:肚子大,脖子細,面色發黃,身體消瘦。如果長期不治,就會變成谷症。傷飽、哺露、丁奚這三種病,大體相似,只是輕重程度不同,所以用不同的名稱來區分它們。
治小兒丁奚。骨中微熱。腹內不調。食不為肌膚。或若寒熱。腹大。雞骨丸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的小便不利、骨骼微微發熱、腹部內部不協調、吃東西不能轉化為皮肉的情況,或者有時感到寒冷有時又感到發燒、肚子脹大的情況。 配方:使用「雞骨丸」。
雄雞骨(一具炙令黃),赤茯苓(半兩),石膏(半兩細研水飛過),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赤芍藥(半兩),紫菀(半兩洗去苗土),白礬(半兩燒灰),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細辛(半兩洗去苗土),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黃芩(三分),桂心(三分),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香)
白話文:
- 雞骨頭(1副,烤至金黃)
- 紅茯苓(25克)
- 石膏(25克,研磨細緻,過水清洗)
- 川大黃(25克,切碎,稍微炒過)
- 赤芍藥(25克)
- 紫菀(25克,洗淨,去除雜質)
- 白礬(25克,燒成灰燼)
- 陳皮(25克,用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焙)
- 細辛(25克,洗淨,去除雜質)
- 附子(25克,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胚臍)
- 黃芩(15克)
- 桂心(15克)
- 甜葶藶(15克,隔紙炒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丁奚症癖。黃瘦發脫。代赭丸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搗碎並用蜂蜜揉成像芝麻一樣大的丸子。每次服用時要用稀飯送服五顆丸子,一天三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來增加或減少劑量。 治療小兒疳積、黃疸消瘦的問題。這是"代赭丸"配方。
代赭(半兩細研),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木香(一分),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赤芍藥(一分),知母(一分),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巴豆霜(半分)
白話文:
主藥:
- 代赭石(15 克,研成細粉)
- 川大黃(15 克,切碎,稍微炒一下)
輔助藥材:
- 硃砂(15 克,研成細粉,用水飛過)
- 木香(3 克)
- 鱉甲(15 克,塗上醋炙烤至變黃,去除裙襴)
- 赤芍藥(3 克)
- 知母(3 克)
- 杏仁(3 克,浸泡在熱水中,去掉皮和尖端,炒至微黃)
- 巴豆霜(1.5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日一兩服。以溏利為度。
治小兒丁奚。雖食不生肌肉。腹大。食不消化。宜服赤芍藥丸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粉末,均勻混合。用蜂蜜煉製成丸劑,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兩丸,用粥送服。根據孩子的體重大小適當增減用量。每天服用一到兩次,以大便通暢為止。
赤芍藥(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桂心(半兩),赤茯苓(半兩),柴胡(半兩去苗),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話文:
赤芍藥(9克),川大黃(9克,研碎後微炒),桂心(15克),赤茯苓(15克),柴胡(15克,除去根部),鱉甲(9克,塗醋後炙烤黃色,去掉裙襴部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煎蜜湯下五丸。日三服。
治小兒丁奚。肚大。青脈起。不生肌肉。四肢乾瘦。頭大發黃。麝香丸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揉成像芝麻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要用煮開的蜂蜜水吞下五粒丸子,一天吃三次。 這是一種治療小孩身體虛弱、肚子脹大的方法。如果孩子的皮膚出現青色的血管凸出,而且身上沒有肉,四肢消瘦,頭髮變黃,可以使用這個「麝香丸」配方來治療。
麝香(一分細研),肉豆蔻(一分去殼),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五靈脂(半兩),蜣螂(二枚去翅足微炙),乾蟾(一分塗酥炙令黃),夜明沙(一分微炒),地龍(一分微炒),白礬灰(一分)
白話文:
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 肉豆蔻(一錢,去除外殼) 硃砂(半兩,研磨成細粉後,用水飛過) 五靈脂(半兩) 蜣螂(兩隻,去除翅膀和腳,輕微炙烤) 乾蟾蜍(一錢,塗抹酥油並炙烤至金黃色) 夜明砂(一錢,輕微炒制) 地龍(一錢,輕微炒制) 白礬灰(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五丸。晚再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全部研磨均勻,用蜂蜜混合成丸子,大小如綠豆般。每天早上空腹,用溫水送服五粒,晚上再服用一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可以適當調整藥量。
治小兒丁奚。腹脹乾瘦。毛髮焦黃。宜服二聖丸方。
大蝦蟆(一枚端午日捕眼赤者佳),臭黃(二兩為末)
白話文:
治療小孩肚子脅肋部腫脳、身體消瘦、頭發和眉毛變黃的情況,可以服用「二聖丸」這個藥方。 使用一個在端午節當天捕捉到的眼睛紅色的大青蛙,以及兩兩已經磨碎的臭黃草本植物。
上淨取卻蝦蟆肚腸。然後滿腹著臭黃末。以紙裹。上以泥封。令乾更泥。如此可三遍。待泥干。即於大火中燒令煙盡。搗羅為末。用粟米飯和丸。如粟米大。兒一歲。以粥飲下一丸。服藥後。以生熟水浴兒。拭乾。以青衣覆之。令睡良久。有蟲出即效。
治小兒丁奚。肚大。四肢瘦弱。野鼠丸方。
白話文:
將蝦蟆的肚腸去除乾淨。然後用臭黃末填滿蝦蟆的肚子。用紙包起來,用泥巴封好,等泥巴乾了再封一層泥巴,這樣重複三次。等泥巴完全乾了,就把蝦蟆放入大火中燒,直到沒有煙冒出。然後搗碎成粉末,用粟米飯和成丸子,大如粟米。一歲大的孩子,用粥服下一丸藥。服藥後,用冷熱水混合水給孩子洗澡。擦乾後,用青布蓋住孩子,讓孩子睡一會兒。如果有蟲子排出,即為有效。
野鼠(一枚去皮臟炙令焦),乾薑(一分炮裂銼),桂心(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厚朴(一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用之)
白話文:
野鼠(一隻,去皮內臟後烤焦) 乾薑(一份,炮製後切片) 桂心(一份) 甘草(一份,烤至微紅後切片) 厚朴(一份,去粗皮,塗抹生薑汁後烤至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用生薑湯下七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成細末,用棗肉和成丸子,大小如綠豆。三歲孩子的用量,每次用生薑湯送下七丸,一天服用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調整用量。
治小兒丁奚。腹脹。頭大頸細。手腳心熱。唯吃冷水。此是肺臟內疳。大黃丸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腹部腫脳、頭部過大、脖子細弱、手掌和腳掌發熱的情況,只喝冷水。這是肺臟內部患有疳疾。 配方為「大黃丸」。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蛇蛻皮(二條燒灰),蟬殼(三十枚),巴豆霜(一字),干蝦蟆(一枚塗醋炙令黃),鉛霜(半錢細研),皮巾子灰(有孔子處取半錢)
白話文:
- 川大黃(切碎後微炒,份量為 1 錢)
- 蛇蛻皮(兩條,燒成灰)
- 蟬殼(30 枚)
- 巴豆霜(約 1 字的份量)
- 乾蝦蟆(一隻,塗醋後炙烤至金黃色)
- 鉛霜(0.5 錢,研磨細緻)
- 皮巾子灰(在有汗漬處取半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空心。以漿水粥飲下三丸。後以桃柳湯洗。拭乾。以青衣蓋。良久。有蟲出為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把前面所列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全部磨得均勻。用蜂蜜製成丸劑,丸子約綠豆大小。三歲以下的小孩,每次空腹用漿水或稀粥送服三顆藥丸。服藥後,再用桃枝和柳枝煮的水洗淨患處,擦乾後蓋上青色的布料。過一段時間,會有蟲子跑出來,纔是最好的效果。依照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2. 治小兒鬾病諸方
夫鬾病是陰制。小兒所以有此鬾病。由婦人懷娠之時。有惡神道生其腹中。胎妒嫉。而制伏他。小兒令病也。其妊婦不必悉能制鬾。故時人或有此事。鬾之為病。喜微微下利。往來寒熱。毛髮鬇鬡不悅。是其證也。
白話文:
癲病是由陰氣控制,小兒罹患癲病,是因為母親懷孕時,體內有邪惡的神靈作祟。腹中的胎兒心生嫉妒,導致小兒癲病發作。但並非所有懷孕婦女都能控制癲癇。因此,有時人們會遇到這種情況。癲病的症狀包括:微微腹瀉、寒熱交替發作、頭髮變白或雜亂無光。
治小兒中鬾。面色白赤。而復變青者。如醉色。故復發作面赤。若青黑色繞口不治。覺病候晚者死。覺之早者。所中邪氣未入臟腑。又微引乳者。可服此甘草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受到風寒侵襲,面部顏色變化不定的情況。如果臉部先呈現白色再轉為紅色,然後再次變成青色,就像喝醉酒一樣,因此會反覆出現臉部泛紅或青黑的症狀。如果發現得晚的話可能會死亡;但如果及時察覺病情,那麼就表示孩子只是被一些外在的邪氣入侵了身體,而且還能稍微吸吮母乳。可以服用「甘草散」這個藥方來進行治療。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龍骨(一分),赤茯苓(一分),牡蠣〔一分燒為灰(粉)〕,生乾地黃(一分),黃芩(一分),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一分)
白話文:
甘草(一份,稍微烤焦,切碎),龍骨(一份),赤茯苓(一份),牡蠣(一份,燒成粉末),生曬地黃(一份),黃芩(一份),當歸(半兩,切碎並稍炒),桂心(一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淡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白蜜一錢。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日三四服。
治小兒鬾中挾實。宜服大黃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一錢藥粉,加入一小碗水,放進七片淡竹葉。煎煮至水量剩下一半。將藥渣過濾掉,再加入一錢白蜜。繼續煎煮一、兩次沸騰。根據小孩的身體大小適當減少劑量,趁溫熱時服用。每天分三四次服用。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赤芍藥(一分),白蘚皮(半兩),黃芩(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一分),赤茯苓(一分)
白話文:
川大黃(10克,切碎後微炒) 赤芍藥(2克) 白蘚皮(10克) 黃芩(2克) 甘草(10克,炙成微紅色後切碎) 犀角屑(2克) 赤茯苓(2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加減服。日三四服。
治小兒生十餘月後。母又有娠。令兒精神不爽。身體萎瘁。名為鬼病。宜服伏翼散方。
上取伏翼燒為灰。細研。以粥飲調下半錢。日四五服效。若炙令香熟。嚼之哺兒亦效。
又方。
冬瓜(四兩切),萹竹(四兩銼)
上以水三升。煎作湯放溫。以洗浴兒效。
又方。
龍膽(半兩去蘆頭)
上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量兒大小。漸漸分減服之。
白話文:
先前的藥方,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渣,根據孩子的大小加減用量,每天服用三到四次。
這種藥方用來治療小嬰兒在出生十個月後,母親又懷孕,導致孩子精神不振,身體虛弱的病症,稱為鬼病。可以服用伏翼散方。
取伏翼燒成灰燼,研磨成細粉,用稀粥調和服用半錢,每天服用四到五次,效果顯著。如果將伏翼烤香熟,嚼碎後餵給孩子吃也能有效。
另一個藥方:取冬瓜四兩切片,萹竹四兩切碎。用水三升煎煮成湯,放溫後用來洗澡,對孩子有療效。
再一個藥方:取龍膽半兩,去掉頭部。用水一中碗煎煮至六分,去渣,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逐漸分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