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 (11)
卷第四十 (11)
1. 治酒齄諸方
夫面生齄者。由飲酒。熱勢沖面。而遇風冷之氣相搏所生也。故令鼻面生齄赤皰。匝匝然也。
治鼻面酒齄如麻豆。及疼痛。搔之黃水出。宜服冬瓜子散方。
冬瓜子仁(一兩微炒),柏子仁(一兩),白茯苓(一兩),葵子(一兩微炒),梔子仁(二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肺臟風毒。及過飲齄。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小荊子(一兩),梔子仁(一兩),薺苨(一兩),枸杞子(一兩微炒),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飲酒過多。齄鼻齄疱方。
梔子仁(二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研微炒),芎藭(二兩),豉(一合),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蘭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又方。
皂莢(一斤不蚛者去皮以酥五兩漸塗以慢火炙酥盡為度然後捶碎以新汲水挼用生絹濾過以慢火熬成膏),防風(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牛蒡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皂莢煎。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茶酒潤下二十丸。
治積年酒齄。並生面上風瘡方。
硫黃(半兩細研),蝸牛殼(半兩自死乾枯小者為上淨去泥土),木香(半兩),杏仁(半兩去皮尖研如膏),朱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朱粉硫黃。都研令勻。以臘月面脂。調如稀膏。每夜欲臥時。以淡漿水淨洗面。拭乾。以藥塗所患處。平明。即以溫水洗之。溫癬。以米泔洗了塗藥。三五上亦瘥。
治鼻面酒齄疱方。
木蘭皮(半斤銼),醋(一斤三年者)
上件藥相和。浸二七日。取焙乾。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木蘭皮(二兩),梔子仁(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蜜湯調下一錢。
治鼻面酒齄疱。及惡瘡方。
附子(二兩生去皮臍),川椒(二合去目),野葛(半兩)
上件藥。細銼。醋浸一宿。濾出。以豬脂半斤同煎。以附子黃為度。去滓。時塗之。
治酒毒齄疱。木蘭皮膏方。
木蘭皮,防風(去蘆頭),白芷,木香,牛膝(去苗),赤芍藥,獨活,杜蘅,當歸,白附子,細辛,芎藭(以上各一兩),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並細銼。以臘月豬脂二斤。微火煎。以白芷黃為度。濾去滓。入麝香攪令勻。瓷盒中盛。每夜薄塗之。
治肺臟風毒。及酒齄疱癢發歇。宜用此方。
白附子(一兩),木香(半兩),由跋(半兩),麝香(一分細研),細辛(一兩)
白話文:
治酒齄諸方
臉上長酒齄,是因為喝酒後,熱氣衝上臉部,又遇到風寒之氣互相搏擊而引起的。所以鼻子和臉上會長出紅色的酒齄,像許多小泡泡一樣。
治療鼻子和臉上像麻豆大小的酒齄,伴隨疼痛,抓撓還會流出黃水,宜服用冬瓜子散:冬瓜子仁(一兩,微炒)、柏子仁(一兩)、白茯苓(一兩)、葵花子(一兩,微炒)、梔子仁(二兩)、枳實(一兩,麩炒至微黃)。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後用粥水送服二錢。
治療肺部風毒以及因飲酒過度引起的酒齄,宜服用防風散:防風(一兩,去蘆頭)、石膏(二兩,細研水飛)、小荊子(一兩)、梔子仁(一兩)、薺菜(一兩)、枸杞子(一兩,微炒)、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後用溫水送服二錢。
治療飲酒過度引起的酒齄和酒齄皰,可用以下方劑:梔子仁(二兩)、川大黃(一兩半,切碎研磨,微炒)、川芎(二兩)、豆豉(一合)、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木蘭皮(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後用溫水送服二十丸。
另一方:皂莢(一斤,無蟲蛀者,去皮,用豬油五兩,慢慢加熱炙烤至豬油完全融化,然後搗碎,用新汲水攪拌,用生絹過濾,再用慢火熬成膏)、防風(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切碎)、牛蒡子(一兩,微炒)。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皂莢膏和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飯後用茶水或酒送服二十丸。
治療多年酒齄以及臉上長出的風瘡,可用以下方劑:硫磺(半兩,細研)、蝸牛殼(半兩,自死乾燥的小蝸牛殼最佳,需洗淨去泥土)、木香(半兩)、杏仁(半兩,去皮尖,研磨成膏)、朱砂(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與杏仁膏、朱砂、硫磺混合研磨均勻,用臘月(冬月)的豬油調成稀膏。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淡米湯洗淨臉,擦乾後,將藥膏塗在患處,第二天早上用溫水洗去。如果是溫癬,則用淘米水洗淨後再塗藥,三五次即可痊癒。
治療鼻子和臉上酒齄皰,可用以下方劑:木蘭皮(半斤,切碎)、醋(一斤,三年陳醋)。將以上藥材混合浸泡十四天,取出烘乾,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後用溫酒送服一錢。
另一方:木蘭皮(二兩)、梔子仁(二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後用蜜湯送服一錢。
治療鼻子和臉上酒齄皰以及惡瘡,可用以下方劑:附子(二兩,生附子,去皮和臍)、川椒(二合,去蒂)、野葛(半兩)。將以上藥材切碎,用醋浸泡一夜,過濾,再與豬油半斤一起煎熬,以附子變黃為度,去渣,隨時塗抹。
治療酒毒引起的酒齄皰,可用木蘭皮膏:木蘭皮、防風(去蘆頭)、白芷、木香、牛膝(去苗)、赤芍藥、獨活、杜蘅、當歸、白附子、細辛、川芎(以上各一兩)、麝香(半兩,細研)。將以上藥材切碎,用臘月豬油二斤小火煎熬,以白芷變黃為度,過濾去渣,加入麝香攪拌均勻,盛入瓷盒中,每天晚上薄薄塗抹。
治療肺部風毒以及酒齄皰奇癢難忍,可用以下方劑:白附子(一兩)、木香(半兩)、由跋(半兩)、麝香(一分,細研)、細辛(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麝香研磨均勻,用水調成膏狀,晚上睡覺前塗抹。
另一方:白蒺藜(二兩,微炒去刺)、梔子仁(二兩)、豆豉(一合)、木蘭皮(二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米漿水調成膏狀,每天晚上睡覺前塗抹。
治療鼻子和臉上酒齄皰,可用以下方劑:鸕鶿糞(一合,細研)。用臘月豬油調和,每天晚上薄薄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