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九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九 (12)

1. 治飲酒腹滿不消諸方

夫酒性宣通而不停聚者。故醉而復醒。隨血脈流散故也。人有榮衛痞澀痰水停積者。因復飲酒。不至大醉大吐。故酒與疾相搏。不能消散。故令腹滿不消也。

治飲酒過度。嘔逆不止。心腹脹滿。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十枚去皮),高良薑(三分),人參(一兩半去蘆頭),白茯苓(二兩),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點少鹽攪勻。不計時候。服之。

治飲酒後。脾虛。心腹脹滿。不能消化。頭疼心悶。宜服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草豆蔻(三分去皮),白朮(半兩),沉香(三分),乾紫蘇(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飲酒後。痰滯。心膈不利。腹脅脹滿。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草豆蔻(半兩去皮),人參(半兩去蘆頭),桔梗(半兩去蘆頭),乾木瓜(半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香(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微溫。細呷之。

治飲酒過多。腹脹滿不消。心下痞急妨悶。宜服益智子散方。

益智子(三分去皮),縮沙(三分去皮),香葇(三分),草豆蔻(三分去皮),丁香(半兩),乾木瓜(三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微溫。細呷之。

治飲酒大醉。心悶腹脹。吐逆喘急。宜服此方。

草豆蔻(三分去殼),丁香(半兩),小豆(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木香(半兩),高良薑(半兩銼),檳榔(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酒的特性是宣洩暢通,不會停滯積聚,所以醉了之後又能醒來,是因為酒隨著血液循環散佈開來的緣故。但如果人本身就存在氣血運行不暢、痰濕停積的毛病,又飲酒過量,即使沒有醉到極致、嘔吐不止,酒與疾病互相影響,無法消散,就會導致腹部脹滿不適。

以下列出幾種治療因飲酒導致腹部脹滿不消的處方:

一、治飲酒過度,嘔逆不止,心腹脹滿:草豆蔻散

藥材:草豆蔻(十枚,去皮)、高良薑(三分)、人參(一兩半,去蘆頭)、白茯苓(二兩)、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後焙乾)。

用法:將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清水,加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渣,加少許鹽攪勻,不拘時服用。

二、治飲酒後脾虛,心腹脹滿,不能消化,頭痛心悶:高良薑散

藥材:高良薑(一兩,切碎)、人參(一兩,去蘆頭)、草豆蔻(三分,去皮)、白朮(半兩)、沉香(三分)、乾紫蘇(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

用法:將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清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服用。

三、治飲酒後痰滯,心膈不利,腹脅脹滿:訶黎勒散

藥材:訶黎勒皮(一兩)、草豆蔻(半兩,去皮)、人參(半兩,去蘆頭)、桔梗(半兩,去蘆頭)、乾木瓜(半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後切碎)、木香(一分)。

用法:將藥材搗碎粗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清水,加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渣,微溫後慢慢服用。

四、治飲酒過多,腹脹滿不消,心下痞急妨悶:益智子散

藥材:益智子(三分,去皮)、縮砂仁(三分,去皮)、香薷(三分)、草豆蔻(三分,去皮)、丁香(半兩)、乾木瓜(三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

用法:將藥材搗碎粗篩,每次服用一錢,用一杯半的清水,加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渣,微溫後慢慢服用。

五、治飲酒大醉,心悶腹脹,嘔吐喘急:特效方

藥材:草豆蔻(三分,去殼)、丁香(半兩)、小豆(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木香(半兩)、高良薑(半兩,切碎)、檳榔(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

用法:將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清水,加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服用。

2. 治飲酒後諸病諸方

夫酒性有毒。而復大熱。飲之過多。故毒熱之氣。滲溢經絡。浸漬腑臟。而生諸病也。或煩毒壯熱。而似傷寒。或灑淅惡寒。有同溫瘧。或吐利不安。或嘔逆煩悶。隨臟氣虛實而生病焉。病候非一。故云諸病也。

凡大醉不得安臥。必須使人搖動不住。恐酒毒腐其腸。宜服此方。

上以生茅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之。

治當風飲酒頭痛方。

竹茹(五兩)

上以水五大盞。煮取三盞。去滓。令冷。納雞子清五枚。攪令勻。更煮二沸。分為三度飲之。

治飲酒房勞。虛熱。飲酒不已。酒入百脈。心氣虛。令人錯謬失常。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一兩),栝蔞根(一兩),白薇(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知母(一兩),茯神(二兩),生乾地黃〔一(二)兩〕,酸棗仁(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連日飲酒。咽喉爛。舌上生瘡方。

大麻仁(三兩別研),黃芩(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又方。

上以蔓荊菜二棗。以少米熟煮。去滓。放冷。納雞子清三枚。調勻。飲之。二三盞。無雞子亦可單飲之。

又方。

上取水中螺蚌輩。以蔥豉椒姜煮。如常食法。飲汁三二盞。

又方。

上搗生葛根汁。及葛藤。和絞汁飲之。無濕者。乾葛煎服之佳。干蒲煎服之亦佳。

又方。

上以粳米一升。水五升。煮使極爛。濾去滓。放冷飲之。

白話文:

治飲酒後諸病諸方

酒本身帶有毒性,又屬大熱之物,飲用過量,毒熱之氣就會滲入經絡,浸漬臟腑,因而產生各種疾病。有的會煩躁、毒熱、壯熱,症狀類似傷寒;有的會發冷發抖、惡寒,類似溫瘧;有的會嘔吐腹瀉、坐立不安;有的會嘔逆、煩悶。這些病症的產生,都根據臟腑氣血虛實而有所不同,病症表現並非單一,所以稱為「諸病」。

凡是大醉後無法安穩睡覺,必須有人不斷搖晃才能入睡的,擔心酒毒腐蝕腸胃,應該服用以下藥方:

用新鮮的茅根搗碎絞汁,每次服用一小杯,頻頻服用。

治因飲酒受風而頭痛的方子:

竹茹五兩

用五大杯水煎煮竹茹,煮至三杯,過濾掉渣滓,放涼後,加入五個雞蛋清,攪拌均勻,再煮沸兩次,分三次服用。

治飲酒過度,導致勞倦、虛熱的方子(飲酒不止,酒入百脈,心氣虛弱,導致神志錯亂):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一兩)、栝蔞根(一兩)、白薇(一兩)、枳實(一兩,麩炒至微黃)、知母(一兩)、茯神(二兩)、生地黃(一或二兩)、酸棗仁(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一杯水煎煮至五分,過濾掉渣滓,溫溫地頻頻服用。

治連日飲酒,咽喉潰爛,舌上生瘡的方子:

大麻仁(三兩,研磨)、黃芩(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藥,如半棗般大小。不限時間,每次含一丸藥,慢慢咽下藥汁。

另一個方子:

蔓荊子二枚,加少量米煮熟,過濾掉渣滓,放涼後,加入三個雞蛋清,攪拌均勻,服用二三杯。沒有雞蛋也可以單獨服用藥汁。

另一個方子:

取水中螺蚌類,加蔥、豉、椒、薑同煮,如同平常烹飪方法,服用二三杯湯汁。

另一個方子:

搗碎新鮮葛根,取汁,或將葛藤絞汁服用。如果沒有新鮮葛根,可以用乾葛根煎服;用乾蒲黃煎服也有效。

另一個方子:

用粳米一升,水五升,煮至米爛,過濾掉渣滓,放涼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