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九 (2)
卷第三十九 (2)
1. 解俚人藥毒諸方
干藍實(四兩),白花藤(四兩銼出雋州者上不得妄取野葛食之)
上以水二大盞。酒一大盞。煮取一盞。去滓。空腹分溫二服。即瘥。單用干藍搗末。水煮頻服之。亦瘥。
又方。
都淋藤(五兩銼)
上以酒五大盞。同入罌中。蜜封。以糠火燒四邊。令三五沸。待冷出之。溫服。常令有酒氣。亦無禁忌。
治若不獲已。食俚人食者方。
用生甘草一寸。爛嚼吞之。食者著毒藥。即便吐也。是中藥毒。依前療之即瘥。常囊盛甘草隨行。以防備也。
白話文:
解俚人藥毒諸方
將乾燥的藍實(四兩)和白花藤(四兩,要切碎,其中以雋州產的為上品,不可隨意採摘野葛來吃)
以上藥材加水兩大碗、酒一大碗,一起煮到剩下一碗,過濾掉藥渣,在空腹時分兩次溫服,病就會好。也可以單獨將乾燥的藍實搗成粉末,用水煮後頻繁服用,也能治好。
又一方法:
將都淋藤(五兩,切碎)
以上藥材加入酒五大碗,一同放入瓦罐中,用蜂蜜密封罐口,再用糠火在罐子四周加熱,煮到沸騰三到五次,放涼後取出,溫服,服藥時要保持有酒氣,沒有其他禁忌。
治療不得已吃了俚人食物的方法:
用生甘草一寸,嚼爛吞下,如果食物中有毒藥,就會立即嘔吐出來,這屬於中了藥毒,按照之前的方法治療就會痊癒。平常要將甘草裝在袋子裡隨身攜帶,以防萬一。
2. 解諸藥毒諸方
凡藥毒及中一切毒。皆能變亂。於人為害。亦殺人。但毒有大小。可隨所犯而救解之。若毒重者。令人咽喉腫強。而眼睛疼痛。鼻乾。手腳沉重。常嘔吐。唇口習習。腹裡熱悶。顏色乍青乍赤。經久則難療。其輕者。乃身體習習而痹。心胸湧湧然而吐。或利無度是也。但從酒得者難治。
言酒性行諸血脈。流遍身體故也。因食得者易治。言食與藥俱入於胃。胃能容雜毒。又逐大便。泄出毒氣。毒氣未流於血脈。故易愈也。若覺有前諸候。便以解毒之藥救之。
解諸毒藥傷人方。
雲南根(半兩),商陸(五兩切曬乾炒令黃),肉桂(一兩去皺皮),甘草(一兩生用),豬牙皂莢(三兩去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溫溫服之。以吐瀉為度。令吐在盆中。要得看驗。只得吃粥將息為妙。
解毒藥方。
金星地鱔(末二錢),婆娑石(半錢),牛蒡根(一兩切碎焙乾),灶下黃土(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一錢服之。
解中毒。似覺胸中煩悶。狀如錐刀刺痛不可忍。宜速吐之方。
生犀角屑(一分),生玳瑁(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新汲水調下一錢。頻服之。以吐為度。
治吐卻惡毒物後。覺胸心安穩。即服此承氣湯方。
茯神(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青竹茹(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服。三兩日內宜食粥。
解一切藥毒。不問草石。始覺惡。即宜服此方。
麥門冬〔一(二)兩去心〕,蔥白(切一合),豉(一合)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如人行三二里。再服。
解一切藥毒方。
甘草(一兩),薺苨(一兩)
上件藥。都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更入蜜半合。煎一兩沸。分為二服。放冷服之。良久再服。
解中一切藥毒。煩躁不止方。
甘草(一兩生銼),蜜(一合),梁米粉(二合)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煮甘草取汁二盞。去滓。歇火。熱納。米粉湯中。攪令稠。次納蜜。煎令熟如薄粥。適寒溫。頓飲之。
解諸毒藥。雞腸散方。
雞腸草(三分),藍子(半兩微炒),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銼),當歸(半兩微炒),薺苨(一兩),墳土(一分),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冷水調下一錢。多飲水為佳。若蜂蛇眾毒蟲所螫。以針刺螫上血出。著藥如小豆大。令濕即瘥。若為藥箭所中。削竹奴釵股。長一尺五寸。以綿纏。水澆令濕。取藥納瘡中。深淺皆令至底即止。有好血出即住。若服諸藥有毒水。服此散一錢。其毒即解。
白話文:
標題:[解各種藥物中毒的各種方法]
內容: 任何藥物或所有種類的毒素,都能擾亂人體,造成傷害甚至致命。然而,毒性有輕重之分,可根據所受的毒害程度來尋找解救方法。如果中毒嚴重,可能會導致咽喉腫脹、眼睛疼痛、鼻幹、手腳沉重、持續嘔吐、嘴脣顫動、腹部熱悶、臉色忽青忽紅,長期如此則難以治療。輕微的中毒可能只表現爲身體麻木、胸口噁心嘔吐,或者無限制的腹瀉。但是,由酒精引起的中毒較難治療,因爲酒精會影響全身血液流動。由食物引起的中毒則較容易治療,因爲食物與藥物一同進入胃部,胃可以容納並排出多種毒素,毒素尚未流入血脈,因此較易治癒。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使用解毒藥物救治。
解藥毒傷人的方法包括使用雲南根、商陸、肉桂、甘草、豬牙皂莢等藥材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一定量,用水煎後溫服,直到吐瀉爲止。還有其他方法,例如使用金星地鱔、婆娑石、牛蒡根、竈下黃土等藥材製成散劑,用熱酒調服;或者使用生犀角屑、生玳瑁等藥材,用水調服;或者使用茯神、麥門冬、人參、青竹茹等藥材,用水煎後加入棗子,去渣後溫服。還有使用麥門冬、蔥白、豉等藥材,用水煎後分三次服用;或者使用甘草、薺苨等藥材,用水煎後加入蜂蜜,分兩次冷服;或者使用甘草、蜜、梁米粉等藥材,煮甘草取汁,加入米粉和蜜,像粥一樣飲用。
此外,還有使用雞腸草、藍子、赤芍藥、甘草、當歸、薺苨、墳土、川升麻等藥材製成散劑,用冷水調服;或者使用薺苨、藍葉並花等藥材,用冷水調服;或者使用金星礜石、銀星礜石、太陰玄精、雲母粉、不灰木等藥材,加入龍腦,用糯米粥和成丸狀,用生薑汁和新汲水研碎服用;或者使用婆娑石、豬血、雄黃、麝香、乳香等藥材,用軟飯和豬血和成丸狀,用溫水研服,可吐出病根;或者使用水銀、膩粉、不灰木、藍根、生薑汁等藥材,拌和後埋入地下,端午日取出,用軟飯和成丸狀,用甘草汁和生米泔嚼服。
還有其他方法,例如使用黑豆煮熟後喝汁;或者使用藍葉或藍子解毒;或者使用白礬搗成粉末,用水調灌;或者使用春燕毛燒灰細研,水調服;或者使用雞蛋去殼後灌入口中;或者使用生鴨斷頭,將鴨血滴入口中;或者使用新鮮小便和人糞絞取汁液,頓服入口;或者使用葛粉和水相和飲用。
以上各種方法,都可用於解藥毒,具體使用哪種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