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八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八 (19)

1. 治乳石發動吐血衄血諸方

夫服乳石之人。石氣壅滯。心肺有熱。則令吐血鼻衄也。心主於血。血得熱則流溢。因胃氣逆。則吐血也。肺主於氣。氣開竅於鼻。氣血之行。相隨上下。循環經絡。若為熱所乘。則血妄行。隨氣而上。故令鼻衄也。

治乳石發動。熱盛吐血。宜服地黃湯方。

生地黃(二兩),苦竹茹(一兩),刺薊(一兩),黃芩(三分),豉(一合),川升麻(三分),黃連(三分去須),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乳石發動。心神煩躁。吐血或衄血不止。宜服此方。

藍汁〔一合(分)〕,藕節汁〔三(二)合〕,蜜(三合),生薑汁(半合),生地黃汁(三合),刺薊(二合)

上件藥。都合一處。分為四服。每服。調下伏龍肝末一錢。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乳石發動。毒氣盛鼻衄不止方。

胡粉,光墨末,釜下墨末,乾薑末,發灰末,伏龍肝末

上件藥。數內但得一味。以少許。用筆管納。吹入鼻中。即止。

治乳石發動。頭痛壯熱。衄血。四肢煩疼。宜服刺薊湯方。

刺薊(一兩),青竹茹(一兩),生麥門冬汁(一兩去心),茜根(半兩銼),當歸(半兩),雞蘇(二兩),生薑(半兩),生地黃(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壅熱至甚。心悶吐血。宜服此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生地黃(二兩),甘草(半兩生用),薺苨(一兩),玄參(一兩),茅根(一兩),香豉(一合),青竹茹(一兩),生薑(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里一服。以瘥為度。

又方。

生刺薊。搗絞取汁。每服三合。入少蜜攪勻服之。

又方。

生地黃。搗絞取汁。每服二(三)合。宜頻服即止。

又方。

生藕。搗絞取汁。每服三合。入少蜜攪勻服之。

又方。

伏龍肝。以水攪。取清水。每服一小盞。三服即止。

又方。

蒲黃一兩。以水一中盞。調攪。分為二服。

白話文:

服用乳石的人,如果石藥的藥氣停滯,心肺又有熱邪,就會導致吐血和鼻出血。因為心臟主血,血液因熱而溢出,又因胃氣逆亂,所以會吐血;肺臟主氣,氣通於鼻竅,氣血運行相伴隨,上下循環,貫通經絡。如果被熱邪所侵犯,血液就會妄行,隨著氣往上走,所以會鼻出血。

治療乳石藥物引起的熱盛吐血,宜服用地黃湯:生地黃二兩、苦竹茹一兩、刺薊一兩、黃芩三分、豉一合、川升麻三分、黃連三分(去須)、梔子仁半兩。將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碗水煎至七分,濾去藥渣,分溫服兩次,如同步行五里路再服用一次。

治療乳石藥物引起的心神煩躁,吐血或鼻出血不止,宜服用此方:藍汁一合、藕節汁三合、蜜三合、生薑汁半合、生地黃汁三合、刺薊二合。將所有藥汁混合,分成四次服用,每次服用時,加入伏龍肝末一錢,如同步行五里路再服用一次。

治療乳石藥物引起的毒氣盛而鼻出血不止,可用此方:胡粉、光墨末、釜下墨末、乾薑末、發灰末、伏龍肝末,以上藥物擇其一,取少許用筆管吹入鼻中,即可止血。

治療乳石藥物引起的頭痛、壯熱、鼻出血、四肢煩疼,宜服用刺薊湯:刺薊一兩、青竹茹一兩、生麥門冬汁一兩(去心)、茜根半兩(切碎)、當歸半兩、雞蘇二兩、生薑半兩、生地黃二兩。將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半碗水煎至六分,濾去藥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乳石藥物引起的壅塞熱邪過甚,心悶吐血,宜服用此方:麥門冬一兩(去心)、生地黃二兩、甘草半兩(生用)、薺苨一兩、玄參一兩、茅根一兩、香豉一合、青竹茹一兩、生薑半兩。將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半碗水煎至六分,濾去藥渣,溫服,如同步行五里路服用一次,以痊癒為度。

其他治療方法:

  • 將生刺薊搗碎絞汁,每次服用三合,加入少許蜜攪勻服用。
  • 將生地黃搗碎絞汁,每次服用二至三合,宜頻頻服用直到止血。
  • 將生藕搗碎絞汁,每次服用三合,加入少許蜜攪勻服用。
  • 將伏龍肝加水攪拌,取清水服用,每次服用一小碗,服用三次即可。
  • 將蒲黃一兩用半碗水調勻,分成兩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