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八 (12)
卷第三十八 (12)
1. 治乳石發動上衝頭面及身體壯熱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用生地黃汁二合。調下二錢
治乳石發熱。上衝頭面。口舌乾燥。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葳蕤(一兩),石膏(二兩),葛根(一兩銼),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蔥白七寸。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生地黃汁兩合(約40毫升),調和二錢藥粉服用。
治療乳石發作引起發熱,向上衝到頭面部,口舌乾燥的症狀,使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二兩,去除中心,烘焙過),葳蕤(一兩),石膏(二兩),葛根(一兩,切碎),甘草(半兩,生的切碎)。
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藥粉,用一中碗水,加入生地黃一分,蔥白七寸,豆豉一百粒,煎煮至剩六分時,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2. 治乳石發動頭痛寒熱諸方
夫服乳石之人。將息過溫。榮衛痞塞。石氣在於臟腑。不得宣通。致心肺有熱。熱毒之氣上攻於頭。則令頭痛也。因其榮衛壅滯。氣血不和。陰陽二氣。更相乘克。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不等。虛實相併。則生寒熱疾也。
治乳石發動。寒熱頭痛復似天行。四肢煩疼。心躁口乾多渴。不能下食。宜服葛根湯方。
葛根(三分),石膏(二兩搗碎),麻黃(三分去根節),梔子仁(三七枚),甘草(半兩生用),胡竹葉(一握),生薑(半分),豉(一合),蔥白(七莖去須)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大盞。煎至兩盞半。去滓。分溫五服。不計時候服之。
治乳石發動。頭面熱。四肢煩疼。大小便壅滯。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犀角屑(三分),川升麻〔三兩(分)〕,黃芩(一兩),大青(三分),梔子仁(半兩),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川朴硝(一兩),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一服。以快利為度。
治乳石發動。寒熱頭痛。百節痠疼。唇口乾燥。舌卷語澀。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兩),石膏〔三(一)兩〕,川升麻(一兩),木通(一兩銼),川芒硝(一兩),黃芩(一兩),獨活(一兩),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半。生薑半分。竹茹一分。黑豆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寒熱不可解者。宜服麻黃湯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豉(一合),甘草(半兩生用),梔子仁(半兩),赤芍藥(半兩),薺苨(半兩),生薑(半兩)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五大盞。煎至兩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五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鼻塞。寒熱。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二)兩〕,白蘚皮(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玄參(三分),薺苨(一分),黃芩(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葳蕤〔二(三)分〕,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口舌乾焦寒熱。發歇似鬼神為病者。宜服麥門冬丸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五加皮(半兩銼),犀角屑(半兩),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赤芍藥(二分),黃芩〔一(三)分〕,大青(半兩),甘草(半兩生銼),苦參(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三十丸。
治乳石發動。頭痛寒熱。如傷寒又似瘧狀。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二兩去蘆頭),黃芩(三分),甘草(半兩生銼),知母(一兩),牡蠣(一兩燒為粉),石膏(二兩)
白話文:
服用乳石後,若休息過於溫暖,導致經絡氣血阻塞,乳石的藥氣停滯於臟腑,無法宣洩暢通,就會造成心肺積熱。熱毒之氣上衝頭部,就會引起頭痛。由於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陰陽二氣互相影響,陽氣過盛則發熱,陰氣過盛則發冷。陰陽失衡,虛實夾雜,就會產生寒熱交替的疾病。
治療乳石引起寒熱頭痛,症狀類似流行性感冒,四肢酸痛、心煩口渴、食慾不振者,宜服用葛根湯:
葛根三分、石膏二兩(搗碎)、麻黃三分(去根節)、梔子仁三十七枚、甘草半兩(生用)、竹葉一握、生薑半分、豉一合、蔥白七莖(去須)。將藥物切碎,加水五碗煎至二碗半,過濾藥渣,分五次溫服,不拘時服。
治療乳石引起頭面發熱、四肢酸痛、大小便不通者,宜服用葳蕤散:
葳蕤一兩、犀角屑三分、川升麻三兩、黃芩一兩、大青三分、梔子仁半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川朴硝一兩、甘草半兩(生銼)。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碗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頻頻服用,以通便為度。
治療乳石引起寒熱頭痛、全身酸痛、口唇乾燥、舌苔厚膩、說話困難者,宜服用知母散:
知母一兩、石膏三兩、川升麻一兩、木通一兩(銼碎)、川芒硝一兩、黃芩一兩、獨活一兩、甘草半兩(生用)。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碗半,加生薑半分、竹茹一分、黑豆半合,煎至六分,過濾藥渣,不拘時溫服。
治療乳石引起寒熱頭痛難以緩解者,宜服用麻黃湯:
麻黃三分(去根節)、豉一合、甘草半兩(生用)、梔子仁半兩、赤芍藥半兩、薺苨半兩、生薑半兩。將藥物切碎,加水五碗煎至二碗半,過濾藥渣,不拘時分五次溫服。
治療乳石引起頭痛、鼻塞、寒熱者,宜服用石膏散:
石膏二兩、白蘚皮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玄參三分、薺苨一分、黃芩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葳蕤三分、甘草半兩(生用)。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碗,加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過濾藥渣,不拘時溫服。
治療乳石引起頭痛、口舌乾燥、寒熱往來,症狀似鬼神作祟者,宜服用麥門冬丸: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乾)、五加皮半兩(銼碎)、犀角屑半兩、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赤芍藥二分、黃芩三分、大青半兩、甘草半兩(生銼)、苦參三分。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不拘時,用竹葉湯送服。
治療乳石引起頭痛寒熱,症狀類似傷寒或瘧疾者,宜服用前胡散:
前胡二兩(去蘆頭)、黃芩三分、甘草半兩(生銼)、知母一兩、牡蠣一兩(燒成粉末)、石膏二兩。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碗,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過濾藥渣,不拘時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