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八 (11)
卷第三十八 (11)
1. 治乳石發動上衝頭面及身體壯熱諸方
夫乳石之性。暖而且速。能捍風寒。逐暑濕。導經脈。行飲食之氣。在陰即補其不足。在陽即能發其炎。陰盛陽虛。則二儀亢位。所以炎上。此皆由將息過濕。臟腑痞塞。石氣在內。不得宣通。故令上衝頭面。及身體壯熱也。
治乳石發動。熱氣上攻頭面。眼昏。心神躁熱。四肢煩疼。口乾不食。宜服薺苨散方。
薺苨(二兩),甘草(三分生銼),藍子(半兩),赤茯苓(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蔓荊子(二合微炒),石膏(二兩),玄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半。入黑豆半合。生薑半分。青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毒氣上衝。頭面煩熱。小便赤澀。四肢疼痛。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銼),赤茯苓(一兩),玄參(一兩),吳茱萸,甘草(半兩生銼),黃芩(一兩),蘧麥(一兩),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兩(分)〕,木通(一兩銼),大麻仁(一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熱。上攻頭面。四肢骨節煩疼。口乾心躁。不思飲食。宜服此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玄參(三分),赤芍藥(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知母〔二(三)分〕,黃耆(三分銼),葳蕤(三分),甘草(半兩生用),生麥門冬(一兩去心),赤茯苓(一兩),地骨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熱。上攻頭面。及咽喉腫塞。四肢煩熱。不下飲食。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犀角屑(一兩),玄參(一兩),川升麻(一兩),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生用),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川芒硝(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分。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上衝頭目。煩熱昏悶。口乾心躁。大小便不利。心神恍惚。宜服此方。
薺苨(一兩),犀角屑(三分),茯神〔一兩(三分)〕,地骨皮〔三兩(分)〕,子芩(三分),木通(三分銼),玄參(三分),石膏(一兩半),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川芒硝〔三(二)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蜜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熱。上攻。頭面煩熱。咽喉不利。舌粗語澀。大小便不通。宜余甘子散方。
余甘子(三分),紅雪(三兩),犀角屑(一兩),子芩(半兩),獨活(半兩),葛根(半兩銼),川升麻(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生用)
白話文:
治乳石發動上衝頭面及身體壯熱諸方
乳石的特性是溫熱且見效迅速,能抵禦風寒、驅除暑濕,疏通經脈,運行飲食之氣。在陰虛的情況下能補益不足,在陽盛的情況下則能使其更加旺盛。如果陰盛陽虛,則陰陽二氣失衡,導致熱氣上衝。這些都是由於生活起居過於潮濕、臟腑阻塞不通,乳石之氣鬱積於內,無法宣洩暢通,所以才會導致熱氣上衝頭面,以及全身發熱。
針對乳石發動,熱氣上攻頭面,眼睛昏花,心神煩躁,四肢酸痛,口乾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宜服用薺苨散:
薺苨二兩、甘草三分(生,切碎)、藍子半兩、赤茯苓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蔓荊子二合(微炒)、石膏二兩、玄參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半(約三百毫升),加入黑豆半合,生薑半分,青竹葉三七片,煎煮至六分(約一百八十毫升),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針對乳石發動,毒氣上衝,頭面煩熱,小便赤澀,四肢疼痛的情況,宜服用五加皮散:
五加皮一兩(切碎)、赤茯苓一兩、玄參一兩、吳茱萸適量、甘草半兩(生,切碎)、黃芩一兩、蘧麥一兩、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兩、木通一兩(切碎)、大麻仁一合。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針對乳石發熱,上攻頭面,四肢骨節酸痛,口乾心煩,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宜服用犀角散:
犀角屑三分、玄參三分、赤芍藥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知母二至三分、黃耆三分(切碎)、葳蕤三分、甘草半兩(生用)、生麥門冬一兩(去心)、赤茯苓一兩、地骨皮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針對乳石發熱,上攻頭面及咽喉腫塞,四肢煩熱,不吃東西的情況,宜服用射干散:
射干一兩、犀角屑一兩、玄參一兩、川升麻一兩、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生用)、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川芒硝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五分,過濾藥渣,加入蜂蜜半分,再煎煮一兩沸,不拘時間,溫服。
針對乳石發動,上衝頭目,煩熱昏悶,口乾心躁,大小便不利,心神恍惚的情況,宜服用以下藥方:
薺苨一兩、犀角屑三分、茯神一兩三分、地骨皮三兩、子芩三分、木通三分(切碎)、玄參三分、石膏一兩半、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乾)、川芒硝二至三兩、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生用)。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過濾藥渣,加入蜂蜜半合,再煎煮一兩沸,不拘時間,溫服。
針對乳石發熱,上攻,頭面煩熱,咽喉不利,舌苔厚膩,說話困難,大小便不通的情況,宜服用余甘子散:
余甘子三分、紅雪三兩、犀角屑一兩、子芩半兩、獨活半兩、葛根半兩(切碎)、川升麻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生用)。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生地黃汁二合調服。
針對乳石發熱,上衝頭面,口舌乾燥的情況,宜服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乾)、葳蕤一兩、石膏二兩、葛根一兩(切碎)、甘草半兩(生,切碎)。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地黃一分,蔥白七寸,豉一百粒,煎煮至六分,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