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四 (5)

1. 治小兒熱病諸方

夫小兒熱病者。是冬時嚴寒。人有觸冒寒氣。入於肌肉。當時即不發。至春得暖氣而發。則頭痛壯熱。謂之熱病。又冬時應寒而反暖。其氣傷人即發。亦使人頭痛壯熱。謂之冬溫。凡邪之傷人。皆由觸冒所以感之。小兒雖不能觸冒。其乳母抱持。解脫不避風邪。冷熱氣所感病也。

治小兒熱病。頭痛口乾。身體壯熱。心神煩躁。宜服解肌散方。

白話文:

小孩子的發燒症狀:是在冬天嚴寒的季節,有人觸犯了寒氣,寒氣進入肌肉中,當時不會發作。等到春天氣候回暖時才發作,就會出現頭痛發燒的症狀,稱為「熱病」。另外,在冬天應該感到寒冷,但反而感到溫暖,這種寒氣所傷人,就會立即發作,也會讓人頭痛發燒,稱為「冬溫」。一般來說,外邪侵襲身體,都是因為觸犯了風邪或寒氣而引起的。小孩子的發燒症狀雖然不是他們自己觸犯寒氣所致,但可能是他們的乳母在抱持他們時,沒有注意避開風邪或冷熱的氣候環境,因而導致他們生病。

麻黃(三分去根節),葛根(半兩銼),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麻黃(三分,去除根部和節結),葛根(半兩,切碎),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蔥白五寸。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令有汗出即瘥。

治小兒熱病。心煩壯熱。口乾多渴。宜服茵陳散方。

白話文:

上面所列的藥方,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蔥白五寸,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服用。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適當減少藥量,溫服。讓孩子出汗,病症就會痊癒。

此方可用於治療小兒熱病,症狀包括心煩、壯熱、口乾舌燥、口渴。適合服用茵陳散。

茵陳(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芩(半兩),葛根(半兩銼)

白話文:

茵陳(30克),麻黃(30克,去除根部和節點),赤芍藥(30克),甘草(30克,炙烤至微紅,切碎),黃芩(30克),葛根(30克,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增減溫服。汗出為效。

治小兒熱病。煩熱驚悸。石膏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搗碎並過篩成爲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 3 克),加入一小杯水煮沸後減爲半杯,去掉渣子,不限時間,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適量增加或減少劑量溫熱飲用,出汗即表示有效。 這是一種治療小兒發熱、煩熱和驚厥的方法,名爲“石膏散”。

石膏(半兩細研),大青(一分),黃芩(一分),梔子(一分),知母(一分),葳蕤(一分),川升麻(一分),葛根(一分銼),龍膽(一分去蘆頭),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石膏(半兩,研成細粉) 大青葉(一分) 黃芩根(一分) 梔子(一分) 知母根(一分) 葳蕤草(一分) 川升麻(一分) 葛根(一分,切成薄片) 龍膽草(一分,去除草莖) 川大黃(半兩,切成小塊,微炒) 甘草(半兩,烤製微紅,切成小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疾。頭痛心躁眼黃。吳藍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搗碎並篩爲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用一小杯水煮到剩下一半,去掉渣子後溫熱飲用。 這個配方可以治療小孩發熱、頭痛、心情煩躁和眼睛發黃的症狀。這是吳藍散的處方。

吳藍(一兩),大青(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麥門冬(三分去心焙),黃芩(三分),茵陳(半兩),梔子仁(半兩),蘆根(一兩銼),石膏(一兩細研)

白話文:

吳茱萸(一兩) 板藍根(一兩) 炙甘草(三分,略炒至微紅,搗碎) 麥門冬(三分,去核,焙乾) 黃芩(三分) 茵陳蒿(半兩) 梔子仁(半兩) 蘆根(一兩,搗碎) 石膏(一兩,研末)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疾。煩熱不解。大小腸秘澀。心胸悶亂。犀角散方。

白話文:

以上藥物搗碎後過篩爲粉末狀,每次服用約3克左右,用一杯水煮沸到5毫升左右,去掉渣子,不分時間,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適量減量溫服。 此藥可以治療小兒發熱、煩躁不安等症狀,並且能夠緩解大腸和小腸便祕的情況,同時還可以改善心臟不適的症狀。這是“犀角散”的配方。

犀角屑(半兩),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麥門冬(三分去心),川升麻(半兩),梔子仁(半兩),地骨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白話文:

犀牛角粉(30 克),赤芍藥(30 克),黃芩(30 克),麥門冬(15 克,去心),川升麻(30 克),梔子仁(30 克),地骨皮(30 克),甘草(30 克,炙微紅並切碎),川大黃(15 克,切碎並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病。心神狂躁。身熱如火。頭痛煩渴。眠臥不得。真珠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提到一種治療小兒熱病的方法:先將所有的草藥研磨、過篩成為粉末狀,每次服用一分(約3克),加入一小杯水煮沸後再繼續熬煮到剩下一半的水量,去掉渣子,然後根據小孩年齡和身體狀況適當地減少劑量,用溫度合宜的方式飲用。 這種「真珠散」配方可以幫助緩解小兒熱病所引起的症狀,包括心神不安、全身發燒、頭痛口乾等問題,讓孩子能夠安穩地入睡。

真珠末(一分),馬牙硝(一分),龍齒(一分),鉛霜(半分),寒水石(一分),牛黃(半分),硃砂(半兩),太陰玄精(一分),麝香(半分)

白話文:

珍珠粉(1份),硝石(1份),龍齒草(1份),鉛白(0.5份),寒水石(1份),牛黃(0.5份),硃砂(5錢),烏賊墨(1份),麝香(0.5份)

上件藥。都研令細。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疾。皮膚壯熱。子芩散方。

子芩(一分),川升麻(一分),梔子仁(一分),大青(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熱病。壯熱心悶。牛黃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不需計時,用新汲取的水調和,每次服用半錢,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小兒熱病,皮膚發熱。

另一個方子用於治療小兒熱病,發熱心悶。

牛黃(半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茯神(一分),栝蔞根(一分銼),苦參(一分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牛黃(研成細末,取半份) 硃砂(研成細末,取一份) 茯神(一份) 栝蔞根(切成小塊,取一份) 苦參(切成小塊,取一份) 甘草(炙至微紅,切成小塊,取一份)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醫藥方,意思是:將所有的草藥磨碎並過篩成為粉末狀,再加入已經研磨好的其他草藥,一起再次研磨均勻。在任何時間點都可以服用,用新鮮抽取的自來水或井水攪拌後喝下約半錢(古代重量單位)。根據小孩年齡和身體狀況適度增加或減少份量。 另外一個方法是...

胡黃連(半兩),梔子仁(半兩),子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牛黃(半兩細研)

白話文:

  • 黃連(半兩)
  • 梔子仁(半兩)
  • 黃芩(一兩)
  • 甘草(半兩,炙烤微紅,切碎)
  • 牛黃(半兩,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牛黃令勻。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疾。煩渴頭痛。壯熱不止方。

生地黃汁(三合)

上入生蜜半合和勻。時時與一合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病煩渴方。

上取栝蔞根末。不計時候。以乳汁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病。腹脹。大腸不通方。

牽牛子(半兩細研)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牛黃混合均勻,不限時間,用蜜水調和服用半錢,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這方藥可以治療小兒發熱、煩渴、頭痛、高燒不退。

取生地黃汁三合,加入生蜜半合混合均勻,隨時給孩子服用一合,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這方藥可以治療小兒發熱、口渴。

取栝蔞根末,不限時間,用乳汁調和服用半錢,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這方藥可以治療小兒發熱、腹部脹滿、大便不通。

將牽牛子研磨成細粉末(半兩)。

上件細羅為散。每服。以橘皮湯調下半錢。稍利為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上面那份藥材是散劑。每次服用,用橘皮湯調和半錢。稍微有點通便效果就算是起效了。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自己斟酌加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