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1)
卷第八十四 (1)
1. 治小兒傷寒諸方
夫小兒傷寒者。由冬時嚴寒而觸冒之。寒入於腠理。搏於血氣。即發寒熱。頭痛體疼。謂之傷寒。又春時應暖而反寒。此非其時有其氣。傷人即發病。亦名傷寒。謂之時作傷寒也。小兒不能觸冒寒氣。而病傷寒者。多由大人解脫時久。故令寒氣傷之。是以小兒之病。診其脈來一動而止者。
便是得病一日。假令六動而止者。便得病六日也。其脈來洪者易治。微細者難治也。
白話文:
各位小兒生病傷寒的都是因為冬天寒冷而接觸了寒氣,寒氣進入肌膚與血氣相碰撞發作寒熱、頭痛、身體疼痛,這就叫做傷寒。另外,到了春天本應回暖,卻反而是寒冷的,這就不是在適當的季節卻有寒氣,傷到人就會發作疾病,也叫傷寒,這就叫做時作傷寒。一般來說,小兒不會接觸到寒氣而生病傷寒的,大多是因為大人脫衣服脫得太晚,才讓寒氣傷害到小兒。因此,小兒生病時,診脈會發現脈象跳動一下子就停止的。
凡嬰孩傷寒。少可以燥藥發汗也。發汗則孩子一向燥極於臟腑。熱極傷於心氣。多厥不可治也。若以性寒湯藥。陽受於冷。冷熱相擊。孩子一向驚叫不睡。熱衝於腦。頭縫開張。皮肉筋脈急脹。不可治也。若以性熱湯藥餌之。乃助於陽也。陽極則陰必爭也。四肢汗出如油。手足或熱或冷。多狂癲驚瘛。即不可治也。
治小兒傷寒體熱。頭痛心煩。麻黃散方。
白話文:
對於嬰幼兒患上傷寒:
如果發汗治療,會導致孩子體內燥熱過度,過度的高溫會損傷心氣,很容易出現昏厥,難以治療。
如果使用寒涼藥物治療,會導致人體陽氣受到寒氣侵襲,寒熱交擊,孩子會持續驚叫,無法入睡。熱氣上衝腦部,頭縫會張開,皮膚、肌肉和筋脈會劇烈腫脹,無法治療。
如果使用溫熱藥物治療,會助長陽氣。陽氣過盛,陰氣就會抵抗,導致四肢出汗如油,手腳有時發熱,有時發冷。這種情況容易出現狂躁、癲癇和驚厥,同樣難以治療。
麻黃(半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石膏(一兩),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半兩)
白話文:
麻黃(10克,去掉根和節) 甘草 (10克,烤至微紅後切碎) 川大黃 (2克,切碎後微炒) 石膏 (20克) 杏仁 (2克,用熱水泡軟,去皮尖和外層麩皮,炒至微黃) 赤芍藥 (1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四肢煩熱。心躁口乾多渴。葛根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感冒,四肢發熱,心中焦躁,口乾易渴的情況,使用葛根散。此藥由葛根製成,先將葛根搗碎後研磨為粉末。每次服用份量約為一錢(約3公克)。用一小杯水煮沸後,加入粉末,待水煎至剩下五分之量,然後濾掉渣,不分時間,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適量調整,溫和地服用。
[葛根散]是一種專門用於治療小孩感冒引發的四肢發熱、心中焦躁、口乾易渴的方子。
葛根(半兩銼),麻黃(半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桂心(一分)
白話文:
葛根(半兩,切成小塊) 麻黃(半兩,去掉根和節) 人參(半兩,去掉蘆頭) 甘草(一分,烤至微紅然後切成小塊)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增減溫服。
治小兒四五歲傷寒。壯熱頭痛。射干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一錢,用小碗裝水,加入少許生薑和一枚紅棗,煎煮至藥汁剩五分,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溫熱服用。此方用於治療四五歲的小兒傷寒,症狀為發熱、頭疼。
射干(半兩),麻黃(三分去根節),桂心(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升麻(半兩),赤芍藥(半兩),石膏(半兩)
白話文:
射干(12 克),麻黃(6 克,去除根部和節),桂心(2 克),炙甘草(12 克,烤至微紅,切碎),杏仁(12 克,浸泡後去皮和尖端,炒至微黃),川升麻(12 克),赤芍藥(12 克),石膏(12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發熱。四肢煩疼。解肌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感冒發燒、四肢疼痛,使用「解肌散」藥方。
做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三分量(相當於一錢),以一小杯的水煮沸後,再煎煮至剩餘五分量,然後過濾掉藥渣。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服用,依照小孩的年齡大小,可以適度增減藥量,並以溫熱的方式服用。
【解肌散方】
赤芍藥(半兩),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麻黃(三分去根節),桂心(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赤芍藥(半兩) 杏仁 (一錢,用熱水泡軟,去掉皮尖,切成兩半,炒成微黃) 麻黃 (三分,去掉根和節) 桂心 (一錢) 川大黃 (一錢,切碎,稍炒) 甘草 (一錢,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濾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退熱。黑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川大黃(一兩),杏仁(一兩去皮尖雙仁)
白話文:
先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碗,煎煮至五分量時,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傷寒退熱。
藥方:麻黃(一兩去根節),川大黃(一兩),杏仁(一兩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並炒令黑。搗細羅為散。二三歲兒。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頻服汗出瘥。四五歲。每服一錢。未汗再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炒至發黑。搗成細末,製成散劑。
- 2-3 歲兒童:每次服用半錢,用溫水調服,直到出汗為止。
- 4-5 歲兒童:每次服用一錢,若未出汗,可再服用一次。
治小兒傷寒。煩熱體痛。芍藥散方。
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葛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吐逆不定。藿香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傷寒,伴隨發熱煩躁、身體疼痛,可以用芍藥散。藥方為:赤芍藥、黃芩、川升麻、葛根各半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煮至五分,去渣,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調整藥量,溫服。
治療小兒傷寒,伴隨嘔吐不止,可以用藿香散。
藿香(一分),木香(一分),葛根(一兩銼),人參(半兩去蘆頭),丁香(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藿香(1 錢),木香(1 錢),葛根(50 克切片),人參(25 克去鬚),丁香(1 錢),甘草(25 克炙至微紅,切片)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臨時分減。頻頻溫服。
治小兒傷寒。頭痛壯熱。犀角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感冒,頭痛發燒,使用犀角散方劑。
做法:將所需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量約為一錢(古時一錢約等於3克)。用一小杯水煮沸後,加入藥粉,轉小火熬至剩下五分之一的水量,然後過濾掉藥渣。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力大小,適應性地調整藥物的總量。此藥需溫和地多次服用。
此方法專門用於治療小孩的傷寒症狀,如頭痛和高熱。
犀角屑(一分),柴胡(半兩去苗),黃芩(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赤芍藥(一分),麻黃(一分去根節),石膏(半兩細研),栝蔞瓤(一分)
白話文:
犀牛角粉(少量) 柴胡(半兩,去除根鬚) 黃芩(少量) 川大黃(少量,切碎並輕微炒過) 赤芍藥(少量) 麻黃(少量,去除根和節) 石膏(半兩,研磨成細粉) 栝樓瓤(少量)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心胸煩悶喘促。人參散方。
白話文:
這些藥材搗碎後製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配上一小盞水。煎煮到水剩五分之一,過濾渣滓,根據孩子的大小來調整劑量,讓他們溫服。這是治療小兒傷寒、心胸煩悶和喘促的方劑。
人參(半兩去蘆頭),麻黃(半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貝母(一分煨微黃),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 人參(半兩,去掉蘆頭)
- 麻黃(半兩,去掉根和節)
-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並切碎)
- 貝母(一分,蒸至微黃)
- 杏仁(一分,用水浸泡後去皮尖,雙仁用麩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痛。口乾煩渴。宜服柴胡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感冒,症狀包括高燒、頭痛、口乾和渴求喝水,可以使用「柴胡散」配方。此方需要以下藥材,並將它們搗碎成粉末(簡稱為散)。每次服用的劑量是每錢(古代量詞,相當於3克)。
請用一小杯水,將這些粉末煎煮至剩下約一半的水量,然後過濾掉渣滓。無需考慮特定的飲用時間,只需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型,調整服用的劑量,並以溫水服下。
柴胡(半兩去苗),赤芍藥(一分),麻黃(半兩去根節),黃芩(一分),石膏(一兩),葛根(一分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柴胡(0.5 兩,去掉根部) 赤芍藥(0.1 兩) 麻黃(0.5 兩,去掉根和節) 黃芩(0.1 兩) 石膏(1 兩) 葛根(0.1 兩,切成細條) 甘草(0.1 兩,炒至微紅,切成細條)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蔥白三寸。豉二十粒。
白話文:
上述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約 3 克)。用一小碗水,加入少許生薑、三寸長的蔥白和 20 粒豉。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汗為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心胸壅悶。煩熱頭痛。宜服前胡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一的濃度,然後濾掉渣滓。不需要特定時間,只要溫服即可。以是否出汗作為療效的標準。根據兒童的大小,可以適量增減藥物的劑量。
此方適用於治療小兒傷寒,導致的心胸阻塞、煩熱及頭痛等症狀。適合服用「前胡散」方。
前胡(半兩去蘆頭),黃芩(一分),赤茯苓(一分),石膏(一兩細研),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前胡(半兩,去掉蘆頭) 黃芩(一分) 赤茯苓(一分) 石膏(一兩,研成細末) 枳殼(一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瓤) 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壯熱。心躁頭痛。口乾。小便赤。大便難。大黃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散,每次服用一錢,配合一小盞水煎煮至剩下五分。濾去渣滓,服用時不必考慮時間,根據孩子的大小適當減量,最好在溫熱時服用。
此方可治療小兒傷寒、發高燒、心煩意亂、頭痛、口渴、尿赤及便祕等症狀。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梔子仁(一分),黃芩(一分),赤芍藥(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大黃(半兩,切碎炒微焦) 梔子仁(1分) 黃芩(1分) 赤芍藥(1分) 甘草(1分,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以利為效。
治小兒傷寒五六日。壯熱心躁。口乾煩渴。大小便難。三黃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孩患傷寒病,持續五到六天後,出現壯熱、心煩、口乾、渴求喝水、排尿困難的症狀時,可以使用以下的「三黃散」方子:
材料:將藥材搗碎磨細,做成散粉。
每次服用量:一錢(約為3克)。
用法:取半杯水,加入散粉,煮沸後再慢火熬煮至剩下約三分之一杯的量,過濾掉渣,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服用份量,溫服。
服用目的:以達到通便的效果。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石膏(一兩細研),黃芩(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芒硝(一分),黃連(一分去須)
白話文:
大黃(半兩,切碎並微炒) 麥門冬(半兩,去除中心並烘製) 石膏(一兩,研磨成細粉) 黃芩(1分) 炙甘草(1分,烤至微紅並切碎) 芒硝(1分) 黃連(1分,去除鬚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頻服。以利為效。
治小兒中風傷寒。眼目不開。手足厥冷。口多出涎。啼聲不出。齒噤。或時覺躁悶。附子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小杯水煎煮至五分,去渣,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用量,頻頻服用,以通利為效。此方可用於治療小兒中風傷寒,症狀包括眼目緊閉、手足冰冷、口流口水、哭不出聲、牙關緊閉,偶爾出現躁悶等。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蜣螂(一分去翅足微炒),人參(一分去蘆頭),葛根(半兩銼),桂心(一分)
白話文:
- 附子(半兩,炮製後裂開去除外皮和肚臍)
- 蜣螂(一分,去除翅膀和腳後稍炒)
- 人參(一分,去除蘆頭)
- 葛根(半兩,切成薄片)
-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濕溫傷寒。四肢或時壯熱。或時厥冷。汗多自出。如珠子者生。如油者死。
頭額熱疼。面色赤黑。聲多幹叫。寸口脈浮洪大。關尺脈沉實。息數不勻。此候宜服牡,蠣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少許生薑,煎煮至剩下四分之一,去除藥渣,分兩次溫熱服用。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濕溫傷寒,症狀為四肢時而發熱時而發冷,出汗多,汗珠似珍珠者為生,汗珠似油者為死。頭額疼痛,面色發紅發黑,聲音嘶啞,寸口脈浮大有力,關尺脈沉實,呼吸急促不均。此情況適合服用牡蛎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麻黃(半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牡蠣(1 兩,燒成粉末) 附子(半兩,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肚臍) 麻黃(半兩,去除根部和節點) 人參(半兩,去除蘆頭)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頭熱足冷。囟門張者難瘥。多躁啼不睡。小便赤少。四肢熱者。桔梗散方。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將藥材搗碎,過粗羅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三克)。用一小碗水,煎煮至剩下五分(約三分之一)。去渣滓,不分時間溫熱服用。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可酌量增減藥量。
此方主治小兒傷寒,症狀為頭熱足冷,囟門張開難以痊癒,經常躁動哭鬧不睡,小便顏色赤紅且量少,四肢發熱。此情況可用[桔梗散]方治療。
桔梗(半兩去蘆頭),人參(半兩去蘆頭),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葛根(半兩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桔梗(半兩,去除花托) 人參(半兩,去除根須) 附子(一錢,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葛根(半兩,切碎) 甘草(一錢,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少許。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頭痛壯熱。煩渴。大青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搗碎並研磨成粉末狀。每次服用3錢(約9克),加入一盞大的水中和少許生薑一起煮沸後減火到一半的程度,並去掉渣子。不分時間隨時可以溫熱服用。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這是治療小孩感冒、頭痛發熱、口乾煩渴的大青散配方。
大青(半兩),知母(半兩),柴胡(半兩去苗),葛根(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升麻(半兩),石膏(一兩),黃芩(半兩),川芒硝(一分),赤芍藥(半兩),梔子仁(半兩)
白話文:
大青(10克),知母(10克),柴胡(10克,去除根鬚),葛根(10克,切碎),甘草(10克,炙烤至微微發紅,切碎),川升麻(10克),石膏(20克),黃芩(10克),川芒硝(2.5克),赤芍藥(10克),梔子仁(1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體熱煩躁。知母散方。
白話文:
以上藥物搗碎過篩後,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煮到剩下五分,去掉渣子,不限時間溫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和病情輕重增減劑量。 治療小兒傷寒、身體發熱煩躁的藥方是“知母散”。
知母(一分),麻黃(半分去根節),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竹茹(一分),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知母(6.6公克) 麻黃(3.3公克,去掉根和節) 甘草(6.6公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竹茹(6.6公克) 杏仁(6.6公克,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尖端和雙仁,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蔥白二寸。香豉三七粒。生薑少許。
白話文:
上述中藥材研磨成粗糙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倒入一小杯水中,加入兩寸蔥白、三七粒香豉和少許生薑。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壅熱。心狂譫語。鉛霜散方。
白話文:
煮到剩下五分(約現今的15毫升左右),去掉渣滓,不分時間溫和地服用。根據小孩年齡大小和病情輕重酌情增減用量。 治療小兒感冒引起的身體阻塞、心神失常、胡言亂語的情況,可以使用「鉛霜散」配方。
鉛霜(一分),馬牙硝(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鬱金(一分),茯神(一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 鉛粉(1 份)
- 馬牙硝(1 份)
- 人參(1 份,去掉根須)
- 鬱金(1 份)
- 茯神(1 份)
- 甘草(0.5 份,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麥門冬湯。放溫。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與服。
白話文:
按照以上方子,將藥材搗成細末。不限時間,煎煮麥門冬湯。趁溫熱時,加入半錢藥末攪勻。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格大小,適當增減用藥量服用。
治小兒傷寒。煩熱頭痛。嘔逆。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三分細研),甘草(半兩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取一大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痛。口乾心煩。宜服此方。
生薑汁(少許),竹瀝(一合),蜜(半合)
上件藥。相和令勻。二三歲兒。分為三服。
白話文:
治小兒傷寒。煩熱頭痛。嘔逆。麥門冬散方。
藥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三分,細研),甘草(半兩,炙)
製法: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
用法:
每次服用一大錢,用一小盞水煎煮,煎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服用。根據孩童的大小,可適當增減藥量。溫服。
主治:
治小兒傷寒,發熱煩躁,頭痛,嘔吐。
另一方:
藥方:
生薑汁(少許),竹瀝(一合),蜜(半合)
製法: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
用法:
二三歲兒童,分為三服服用。
主治:
治小兒傷寒,發熱壯熱,頭痛,口乾心煩。
注:
- 藥材用量以傳統計量單位,現代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 麥門冬散 和 竹瀝 是中藥名,可自行搜索了解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