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七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17)

1. 治舌上出血諸方

夫舌者心之候。心氣通於舌。而主於血也。若臟腑壅滯。氣血充盛。則經絡痞塞。榮衛不行。致邪熱毒氣搏於心經。流於血脈。血得熱則妄行。上注於舌。故令舌上出血。如湧泉也。

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方。

生乾地黃(三兩),鹿角膠〔一(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糯米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巴豆(一枚燒灰),亂髮如雞子大(燒作灰)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酒調下。頓服之。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黃柏(半兩),梔子仁(二七枚)

上件藥。細銼。以酒一大盞。浸一宿。早晨煮三五沸。去滓。放溫。頓服之。

治舌上黑。數孔出血如湧泉。兼心腹痛方。

戎鹽,黃芩,黃柏(去粗皮銼),川大黃(銼碎微炒),人參(去蘆頭),甘草(生用銼),桂心(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並以三兩丸。於舌上。以燒鐵烙之。

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方。

上濃煮香⿱艹殭汁。服一中盞。日三服。

又方。

上用豉一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每服一小盞。溫溫服之。

治舌上出血如泉方。

上燒鐵箸。熱烙孔中良。

白話文:

舌頭是心的外在表現,心氣與舌頭相通,並主宰血液。如果臟腑阻塞不通,氣血充盈,就會導致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於是邪熱毒氣就會攻擊心經,流入血脈。血液因熱而妄動,向上衝到舌頭,所以導致舌頭出血,像泉水湧出一樣。

治療舌頭突然出血,像針孔一樣的處方:

生乾地黃三兩,鹿角膠一到二兩(搗碎炒至黃燥)。以上藥物磨成細粉。每次飯後,用糯米粥調服二錢。

另一個處方:

巴豆一枚(燒成灰),頭髮(如雞蛋大小,燒成灰)。以上藥物研磨均勻,用酒調服,一次服用。

另一個處方:

黃連半兩(去鬚),黃柏半兩,梔子仁二十七枚。以上藥物切碎,用一杯酒浸泡一夜,早晨煮沸三五次,去渣,溫服。

治療舌頭發黑,多處出血像泉水湧出,並且伴有心腹疼痛的處方:

戎鹽、黃芩、黃柏(去粗皮切碎)、川大黃(切碎微炒)、人參(去蘆頭)、甘草(生用切碎)、桂心(炙)(以上各一兩)。以上藥物磨成粉末,用蜂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粥送服。另取三兩藥丸,放在舌頭上,用燒紅的鐵烙。

治療舌頭突然出血,像針孔一樣的處方:

服用濃縮煮沸的鮮草藥汁一中盞,每日三次。

另一個處方:

取黃豆一升,水五升,煮至二升,去渣,每次服用一小盞,溫溫服下。

治療舌頭出血像泉水一樣的處方:

用燒紅的鐵箸,熱烙出血處。

2. 治九竅四肢指歧間出血諸方

夫榮衛大虛。臟腑俱損。血脈空竭。因其恚怒失節。驚忿過度。暴氣迷溢。致令腠理開張。血脈流散也。凡九竅出血。喘咳而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難治也。

治九竅四肢指岐出血方。

青竹茹(半兩),生地黃(一兩細的),蒲黃(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又方。

蒲黃(一兩微炒),龍骨(一兩燒赤)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服。以糯米粥飲。調二錢服之。

治卒九竅出血。暴驚所為方。

上用新生犢子。未食草。墮地臍皮。曝乾為末。水調服一錢。日四五服愈。

又方。

上以井華水。卒然噀其所患人面。勿使病者先知。其血即止。

又方

上用生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升。相和。溫服一小盞。日四五服。

白話文:

人體的榮衛氣血大虛,臟腑都受損傷,血液枯竭,是因為大怒、失態、驚嚇、憤怒過度,導致氣血紊亂,毛孔張開,血液外洩。凡是九竅(眼、耳、鼻、口、尿道、肛門等)出血,伴隨喘咳、氣喘上逆,脈搏快速有力且伴有熱症,無法平躺休息的,都很難治療。

治療九竅、四肢、手指間出血的處方:

青竹茹半兩,生地黃一兩(細的),蒲黃半兩。以上藥材用水一大盞煎煮至六分,濾渣,飯後溫服。

另一個處方:

蒲黃一兩(微炒),龍骨一兩(燒至紅)。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糯米粥送服。

治療突然發生的九竅出血,因驚嚇引起的處方:

取剛出生、未吃草、臍帶未脫落的牛犢的臍帶皮曬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一天服用四到五次,直至痊癒。

另一個處方:

用井水噴灑在患者的臉上,不要讓患者事先知道,這樣出血就能止住。

另一個處方:

用生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升,混合後溫服一小盞,一天服用四到五次。

3. 治小便出血諸方

夫心主於血。與小腸合。若心臟有熱。積蓄不散。流注於小腸。故小便血也。下部脈急強者。風邪入於少陰。則小便出血。尺脈微而芤。亦尿血也。

治小便出血。皆因心臟積邪。毒流於小腸。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芎藭(二兩),黃芩(二兩),赤芍藥,茅根,車前,人參(去蘆頭),甘草(生用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溫溫空腹服之。

治因虛損。小便出血。柏葉散方。

柏葉,黃芩,桂心,阿膠(搗碎炒令黃燥各一兩),甘草(半兩銼生用),熟乾地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二(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下元虛憊尿血。鹿茸丸方。

鹿茸(酒洗去毛塗酥炙令黃),當歸,生乾地黃,冬葵子(微炒以上各二兩),蒲黃(二合)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炒鹽湯。下二十丸。

治小腸積熱。因尿血出方。

蒲黃(二兩),鬱金(二兩),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三錢。日三四服。

治勞損傷中尿血。牡蠣散方。

牡蠣(燒為粉),車前子,桂心,黃芩,熟乾地黃,白龍骨(燒令赤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因行路傷熱。卒尿血方。

川大黃(半錢),川芒硝末(半錢)

上件藥相和。以新汲水。調服立止。

治小便出血方。

上以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又方。

上以亂髮燒為灰。細研。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

又方。

上以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三合。溫溫服之。

又方。

上以棘刺五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食前分溫一(二)服。

又方。

上以蒲黃末。每以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上以車前葉。搗絞取汁。每服三合。每於食前服之。

白話文:

治療小便出血的各種方法

小便出血是因為心臟主血,與小腸相通。如果心臟有熱,積聚不散,就會流注到小腸,導致小便出血。下腹部脈搏急促有力,是風邪侵入少陰經所致的小便出血;尺脈微弱而浮大,也是小便出血的表現。

治療小便出血,都是因為心臟積聚邪氣,毒素流注到小腸,應該服用生乾地黃散。

生乾地黃(二兩)、川芎(二兩)、黃芩(二兩)、赤芍藥(一兩)、茅根(一兩)、車前子(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甘草(生用,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半水,加入約一雞蛋大小的青竹茹,煎煮至五分之一,去渣,溫溫服下,空腹服用。

治療因虛損導致的小便出血,使用柏葉散。

柏葉(一兩)、黃芩(一兩)、桂枝(一兩)、阿膠(搗碎炒至黃燥,一兩)、甘草(生用,半兩,切碎)、熟乾地黃(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大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一,去渣,溫溫頻頻服用。

治療下元虛弱導致的小便出血,使用鹿茸丸。

鹿茸(酒洗去毛,塗酥炙至黃色,二兩)、當歸(二兩)、生乾地黃(二兩)、冬葵子(微炒,二兩)、蒲黃(二合)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炒鹽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小腸積熱導致的小便出血,使用以下方劑。

蒲黃(二兩)、鬱金(二兩)、生乾地黃(三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粥水調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勞損傷及內臟導致的小便出血,使用牡蠣散。

牡蠣(燒成粉末,一兩)、車前子(一兩)、桂枝(一兩)、黃芩(一兩)、熟乾地黃(一兩)、白龍骨(燒至紅色,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水調服二錢。

治療因長途跋涉導致的突然發作的小便出血,使用以下方劑。

川大黃(半錢)、川芒硝末(半錢)

將以上兩種藥物混合,用新鮮水調服,立即見效。

治療小便出血的方劑:

用茅根一把,切碎,用一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一,去渣,溫溫頻頻服用。

另一個方劑:

將頭髮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每次用溫水調服半錢。

另一個方劑:

用益母草搗碎取汁,每次服用三合,溫溫服下。

另一個方劑:

用棘刺五兩,用兩大杯水煎煮成一大杯,去渣,飯前分溫兩次服用。

另一個方劑:

用蒲黃粉末,每次用粥水調服一錢。

另一個方劑:

用車前葉搗碎取汁,每次服用三合,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