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七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14)

1. 治嘔血諸方

夫心者主血。肝者藏血。愁憂思慮則傷心。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肝心二臟俱傷。故血流散不止。氣逆則嘔。而血出也。

治嘔血頭疼壯熱。遍身疼痛。四肢煩悶。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一兩),雞蘇葉(半兩),青竹茹(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白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攪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嘔血久不瘥。心神煩悶。臟腑勞傷。宜服竹茹散方。

竹茹(一團如雞子大),白芍藥(半兩),當歸(半兩),茜根(二兩),羚羊角屑(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生乾地黃(半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鹿角膠(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中胸裡。攣痛。咳嘔血出。時作寒熱。小便赤黃。此是勞傷所致。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半銼),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生乾地黃(一兩),當歸(一兩),桂心(一兩半)遠志(一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大麻仁(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疼痛。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汁二合。煎至七分。和滓溫服。

又方。

上以柏葉。搗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上以荊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療嘔血的各種方法:

心主血,肝藏血。憂愁思慮傷心,憤怒氣逆,氣往上衝而不往下,則傷肝。肝心兩臟受損,所以血流不止,氣逆則嘔血。

治療嘔血、頭痛、壯熱、全身疼痛、四肢煩悶,宜服用刺薊散:

刺薊一兩、雞蘇葉半兩、青竹茹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白茯苓半兩。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至三分之二,去渣,加入生地黃汁一合(約100毫升),攪勻,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嘔血久治不癒,心神煩悶,臟腑受損,宜服用竹茹散:

竹茹一團(如雞蛋大小)、白芍藥半兩、當歸半兩、茜根二兩、羚羊角屑一兩半、甘草(炙微赤,切碎)一兩、生地黃(乾)半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鹿角膠一兩半。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至三分之二,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胸部疼痛攣縮,咳嗽嘔血,時而寒熱,小便黃赤,這是勞傷所致,宜服用黃耆散:

黃耆(切碎)一兩半、阿膠(搗碎,炒至黃燥)一兩、生地黃(乾)一兩、當歸一兩、桂心一兩半、遠志(去心)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大麻仁一兩、桑根白皮(切碎)一兩。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至三分之二,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憂鬱憤怒導致的嘔血,煩悶少氣,胸痛,宜服用阿膠散:

阿膠(搗碎,炒至黃燥)二兩、甘草(炙微赤,切碎)一兩。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約150毫升),加入生地黃汁二合(約200毫升),煎至七分,連渣溫服。

另一方:

取柏葉搗碎,過篩成粉末。不拘時辰,用粥湯調服二錢。

另一方:

取荊芥搗碎,過篩成粉末。不拘時辰,用生地黃汁調服二錢。

2. 治吐血衄血諸方

夫口鼻之中俱出血者。由勞熱而成。是以血者本屬於心。經脈流行。不暫停滯。一關不利。百病俱生。或有憂悸之所因。或有卒驚之所致。此皆食飲過度。飲酒勞傷。壅滯積蓄於心胸。熱毒熏蒸於肝肺。臟腑既蘊邪熱。則血流上行。故令吐血而兼鼻衄也。

治吐血衄血。此為內損。或勞傷所致。宜服竹茹散方。

青竹茹(一兩),白芍藥(一兩),芎藭(一兩),桂心(一兩),生乾地黃(三兩),當歸(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吐血衄血。至一斗不止。宜服麥門冬飲子方。

生麥門冬汁(五合),生刺薊汁(五合),生地黃汁(五合)

上件藥汁相和。於銀鍋中。略暖過。每服一小盞。調伏龍肝末一錢。服之。

治吐血衄血。藕汁飲子方。

生藕汁(三合),生地黃汁(三合),牛蒡根汁(二合),生蜜(一匙)

上件藥汁。調和令勻。每服一小盞。細細飲之。

治吐血衄血不止。鬱金散方。

鬱金,木香,飛羅面,黃柏(銼以上各一兩),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生地黃汁一大盞。旋旋拌藥後。焙令乾。又拌之。令地黃汁盡為度。再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青竹茹湯。調下二錢。

治吐血衄血。立效雞子白丸方。

雞子白(三個),好香墨(二兩)

上件藥。搗墨細羅為末。以雞子白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下十丸。

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臟積熱所致。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去心中黑腐)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又方。

伏龍肝(一兩)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二錢。

又方。

貝母(一兩炮令黃)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漿調下二錢。

治吐血衄血。積日不止方。

新羊血

上熱飲一二小盞即愈。慎勿刺羊取血。神道不祐。當無瘥也。

又方。

石榴樹根下地龍糞(不限多少細研)

上以新汲水一中盞。調三錢。飲之即瘥。

又方。

柿(楮)葉

上搗絞取汁。不計時候。服一小盞。

又方。

人中白

上細研為散。入少許麝香相和。以少許吹入鼻中。立效。

白話文:

治吐血衄血諸方

口鼻出血,都是因為勞累和熱邪所致。血液本屬心臟,經脈運行,若不暢通,就會百病叢生。有時因憂慮驚恐,有時因突然受驚,這些都跟飲食過度、飲酒勞累,導致邪氣瘀積在心胸,熱毒薰蒸肝肺有關。臟腑積聚邪熱,則血液上湧,因此出現吐血和鼻出血。

治療吐血鼻出血,這是內傷,或是勞累所致,宜服竹茹散:

青竹茹一兩、白芍藥一兩、川芎一兩、桂心一兩、生地黃三兩、當歸一兩、炙甘草半兩(切碎)。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吐血鼻出血,出血量達一斗不止,宜服麥門冬飲子:

生麥門冬汁五合、生刺薊汁五合、生地黃汁五合。

將以上藥汁混合,在銀鍋中稍微溫熱。每次服用一小盞,加入伏龍肝末一錢服用。

治療吐血鼻出血,可用藕汁飲子:

生藕汁三合、生地黃汁三合、牛蒡根汁二合、蜂蜜一匙。

將以上藥汁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小盞,慢慢飲用。

治療吐血鼻出血不止,可用鬱金散:

鬱金、木香、飛羅面、黃柏(切碎)、炙甘草(切碎,各一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一大盞生地黃汁反覆拌和,烘乾後再拌和,直到生地黃汁完全吸收。再次研磨成細粉。不拘時辰,用青竹茹湯送服二錢。

治療吐血鼻出血,見效迅速的雞子白丸:

雞蛋清三個、好香墨二兩。

將香墨研磨成細粉,用雞蛋清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不拘時辰,用生地黃汁送服十丸。

治療吐血鼻出血,時發時止,都是心臟積熱所致,宜服黃芩散:

黃芩一兩(去心中黑色腐敗部分)。

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不拘時辰,連渣溫服。

另一方:

伏龍肝一兩。

將藥物研磨成細粉,不拘時辰,用蜂蜜水送服二錢。

另一方:

貝母一兩(炮製至黃色)。

將藥物研磨成細粉,不拘時辰,用溫水送服二錢。

治療吐血鼻出血,經日不止:

新鮮羊血。

溫熱後服用一小盞至二小盞即可痊癒。注意,不可殺羊取血,否則神靈不佑,難以痊癒。

另一方:

石榴樹根下發現的地龍糞(數量不限,研磨成細粉)。

用一杯新汲取的水調和三錢服用,即可痊癒。

另一方:

柿葉。

搗碎絞汁,不拘時辰,服用一小盞。

另一方:

人中白。

研磨成細粉,加入少量麝香混合,少量吹入鼻中,立即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