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8)

1. 治鼻中生息肉諸方

夫肺氣通於鼻。肺臟若為風冷所乘。則鼻氣不和。津液壅塞。而為鼻癰。冷氣搏於血氣。停結鼻內。故變生息肉也。

治鼻中生息肉。鼻梁起。羊肺散方。

羊肺(一枚曬乾),白朮(一兩),肉蓯蓉(三分刮去皺皮),木通(三分銼),乾薑(半兩炮裂銼)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粥飲調三錢。服之。

又方。

木通(半兩銼),真珠末(半兩),白礬(半兩燒汁盡),細辛(半兩)

上為細散。入真珠末令勻。捻棉如棗核。沾散納於鼻中。日二度。

又方。

木通(半兩銼),細辛(半兩),甘遂(一分煨令黃),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上為細末。煉蜜和捻如棗核大。納鼻中。日三(二)度換。當有清涕下。

治息肉妨悶疼痛方。

白礬(一兩燒汁盡),木通(半兩銼),細辛(半兩),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硃砂。同研令勻。以綿裹豇豆大。塞在鼻中。至病上日三易之。當有涕下。以肉消盡為度。

治鼻中息肉漸大。氣息不通。妨悶方。

藜蘆(三分去蘆頭搗羅為末),雄黃(一分細研),雌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同研令勻。每用時節。以蜜調散。用紙捻子。展藥。點於息肉上。每日三度。則自消化。不得塗藥在於兩畔。恐涕落於藥上。

治鼻中息肉。壅塞不通方。

白礬(半兩燒汁盡),藜蘆(半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瓜蒂(二十枚)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小竹管子。取藥如小豆大。納鼻中吹之。以綿塞鼻。日再用之。以瘥為度。

治鼻中息肉腫大。氣息閉塞不通。點藥令消方。

生地膽(十枚),細辛(半分末),白芷(半分末)

上以地膽壓取汁。和藥末。以塗於息肉之上。取消為度。亦單以地膽汁於竹筒中盛。當上灌之。即消。無生者。即酒煮汁用之。

治鼻中生息肉。不通利。塞鼻羊躑躅丸方。,羊躑躅花(半兩),白礬(半兩燒令汁盡),礬石(半兩細研),肉蓯蓉(一分)

上件藥。細羅為末。以青羊脂和。綿裹如棗核大。納鼻中。日夜四五度換之。以漸漸消爛。即瘥。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塞鼻真珠散方。

真珠,白礬(燒為灰),桂心,細辛(以上各一兩),木通(半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半錢。綿裹納鼻中。日三易之。

治鼻中息肉。敷鼻蚯蚓散方。

白頸蚯蚓(一條韭園內者),豬牙皂莢(一梃)

上件藥。納於瓷瓶中。燒熟。細研。先洗鼻內令淨。以蜜塗之。敷藥少許在內。令清水下盡。即永除根矣。

治鼻中息肉。敷鼻瓜蒂膏方。

上用陳瓜蒂一分。搗羅為末。以羊脂和。以少許敷息肉上。日三用之。

治鼻中息肉。不聞香臭。敷鼻白礬膏方。

白話文:

治鼻中生息肉諸方

肺部氣息與鼻子相通。如果肺臟受到風寒侵襲,就會導致鼻氣失調,津液阻塞,形成鼻癰。寒氣阻塞於血液,停滯在鼻腔內,於是就產生息肉。

治療鼻中生息肉,鼻樑腫脹,可用羊肺散方:

羊肺(一個曬乾)、白朮(一兩)、肉蓯蓉(三分,刮去皺皮)、木通(三分,切碎)、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川芎(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細粉。每次飯後,用粥水調服三錢。

另一方:

木通(半兩,切碎)、珍珠末(半兩)、白礬(半兩,燒至汁盡)、細辛(半兩)

將以上藥材製成細粉,加入珍珠末拌勻。用棉花捻成棗核大小,沾取藥粉塞入鼻中,每日兩次。

另一方:

木通(半兩,切碎)、細辛(半兩)、甘遂(一分,煨至發黃)、附子(一分,炮製後去皮和臍)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捻成棗核大小,塞入鼻中,每日兩次(或三次)更換。應該會有清涕流出。

治療息肉導致鼻塞疼痛的方子:

白礬(一兩,燒至汁盡)、木通(半兩,切碎)、細辛(半兩)、硃砂(一分,研細)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加入硃砂,研磨均勻。用棉花包裹,做成豇豆大小,塞入鼻中,病情加重時每日更換三次。應該會有涕液流出,直到息肉消退為止。

治療鼻中息肉逐漸增大,呼吸不通暢,鼻塞的方子:

藜蘆(三分,除去蘆頭,搗碎過篩)、雄黃(一分,研細)、雌黃(一分,研細)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每次使用時,用蜂蜜調和藥粉,用紙捻子蘸藥,點在息肉上,每日三次,息肉會自行消退。藥物不可塗抹在鼻翼兩側,以免涕液流到藥物上。

治療鼻中息肉阻塞不通的方子:

白礬(半兩,燒至汁盡)、藜蘆(半兩,除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製後去皮和臍)、瓜蒂(二十枚)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每次用小竹管吸取藥粉,取如小豆大小,塞入鼻中吹入,再用棉花塞住鼻孔,每日兩次,直至痊癒。

治療鼻中息肉腫大,呼吸阻塞不通暢,滴藥使其消退的方子:

生地膽(十枚)、細辛(半分,研末)、白芷(半分,研末)

將生地膽壓榨取汁,與藥末混合,塗抹在息肉上,直到息肉消退。也可以單獨用生地膽汁裝入竹筒中,滴入鼻中,即可消退。如果生地膽汁不夠新鮮,可用酒煮沸後使用。

治療鼻中生息肉不通暢,塞鼻用羊躑躅丸方:

羊躑躅花(半兩)、白礬(半兩,燒至汁盡)、礬石(半兩,研細)、肉蓯蓉(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用羊脂調和,用棉花包裹成棗核大小,塞入鼻中,每日四五次更換,直到息肉逐漸消退痊癒。

治療鼻中息肉不通暢,塞鼻用珍珠散方:

珍珠、白礬(燒成灰)、桂心、細辛(以上各一兩)、木通(半兩,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半錢,用棉花包裹塞入鼻中,每日更換三次。

治療鼻中息肉,敷鼻用蚯蚓散方:

白頸蚯蚓(一條,韭園內者)、豬牙皂莢(一梃)

將以上藥材放入瓷瓶中燒熟,研磨成細粉。先清洗鼻腔,塗上蜂蜜,敷上少量藥粉,直到清水流盡,即可根除。

治療鼻中息肉,敷鼻用瓜蒂膏方:

取陳瓜蒂一分,搗碎過篩,用羊脂調和,取少量敷在息肉上,每日三次。

治療鼻中息肉,聞不到香臭,敷鼻用白礬膏方:

取白礬一兩,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羊脂少許調和,敷在息肉上,即可痊癒。

另一方:

取蜣螂十枚,放入青竹筒中,用刀削去竹筒表面的青色部分,用油將筒口包裹嚴實,放入廁坑中四十九天,取出曬乾,加入少量麝香,一起研磨成細粉,塗抹在息肉上,息肉會化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