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七 (7)
卷第三十七 (7)
1. 治鼻癰諸方
夫肺主氣。其經手太陰之脈也。其氣通於鼻。利則知於臭香。風冷傷於臟腑。而邪氣乘於太陰之經。其氣蘊積於鼻者。則津液壅塞。鼻氣不通。故不知香臭。鼻塞而為癰也。
治鼻癰。窒塞不通氣息。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一兩),連翹,漢防己,麥門冬(去心焙),薯蕷,檳榔,茯神(以上各二分),白蘚皮,人參(去蘆頭),羌活,細辛,白芷,當歸,黃耆(銼),防風(去蘆頭),旋覆花,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更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癰鼻梁起。疼痛脹悶。宜用納鼻甘草丸方。
甘草(生用),木通(銼),細辛,附子(生用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白雄犬膽。和丸如棗核大。以綿裹一丸。納鼻中。日二換之。
治癰鼻中結肉方。
青甜瓜蒂〔(二枚)曬乾為末〕,雄黃(半錢細研),麝香(半錢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時。先將指甲掏破中肉。然後貼藥在上。日三用之。
治鼻癰塞鼻。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狗膽和丸。如棗核大。以綿裹一丸。納鼻中。移時惡物出。三二升瘥。
治鼻癰氣鼻不通方。
瓜蒂(半兩),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綿裹豇豆大。塞鼻中。須臾通矣。
又方。
上用皂莢末。如小豆大。用竹管子吹入鼻中。
又方。
上用乾薑末。蜜和。塞鼻中。
又方。
上用瓜蒂白礬等分。搗羅為末。以豬脂和。捻如棗核大。綿裹塞鼻中。經日再易之。以瘥為度。
白話文:
肺臟主管呼吸,其經絡循行於手太陰肺經,並與鼻腔相通。鼻腔功能正常時,就能分辨氣味。如果風寒侵襲臟腑,邪氣侵犯手太陰肺經,在鼻腔淤積,就會導致津液阻塞,鼻塞不通,聞不到氣味,進而形成鼻癰。
治療鼻癰,如果鼻塞不通氣,宜服用羚羊角丸。
配方:羚羊角屑一兩,連翹、漢防己、麥門冬(去心焙)、薯蕷、檳榔、茯神(以上各二分),白蘚皮、人參(去蘆頭)、羌活、細辛、白芷、當歸、黃耆(銼)、防風(去蘆頭)、旋覆花、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半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後溫水送服,每次三十丸。
治療鼻樑腫痛脹悶的鼻癰,宜用納鼻甘草丸。
配方:生甘草、木通(銼)、細辛、生附子(以上各一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用雄性犬的膽汁調和,製成棗核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一丸塞入鼻中,每日更換兩次。
治療鼻腔內長肉的鼻癰:
配方:曬乾的青甜瓜蒂二枚研成粉,雄黃、麝香各半錢研細。將藥材混合均勻。使用時,先用指甲將鼻腔內的肉挑破,然後將藥粉敷於患處,每日三次。
治療鼻塞的鼻癰,可用雄黃丸。
配方:雄黃半兩,炙微赤的甘草一分(銼碎),炮裂去皮臍的附子一分,細辛一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用狗膽汁調和,製成棗核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一丸塞入鼻中,待邪氣排出,一般服用三到二次即可痊癒。
治療鼻塞不通的鼻癰:
配方:瓜蒂半兩,細辛一分。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棉花包裹成豇豆大小,塞入鼻中,很快就能通氣。
其他療法:
- 用皂莢末,如小豆大小,用竹管吹入鼻中。
- 用乾薑末,加蜂蜜調和,塞入鼻中。
- 用瓜蒂和白礬等量,研磨成粉,用豬油調和,搓成棗核大小,用棉花包裹塞入鼻中,一天更換一次,直至痊癒。
2. 治鼻中生瘡諸方
夫鼻者。肺之竅。故肺氣通於鼻也。若臟腑不調。陰陽痞塞。氣血壅滯。榮衛不通。則上焦生邪熱之氣。伏留不散。上攻於鼻。故令鼻中生瘡也。
治鼻中生瘡。咽喉閉塞。及乾嘔頭痛。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蘆頭),木通(銼),大青,青竹茹,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三分),川升麻(一兩),玄參(一兩),黃柏(半兩銼),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風熱。鼻內生瘡。滴鼻梔子仁煎方。
梔子仁,苦參,木通(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好酥四兩。煎令香。去滓。傾入瓷閤中。旋以少許。滴入鼻中。
治肺壅。鼻中生瘡。腫痛方。
川大黃(一分生用),黃連(一分去須),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以生油旋調。塗於鼻中。
又方。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研為膏),川大黃(一分生為末)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以豬脂調塗鼻中。
又方。
上以狗骨燒灰細研。豬脂和貼之。
又方。
上燒故馬絆為末。敷之。
又方。
上搗杏仁乳和。敷之。
又方。
上以黃柏檳榔等分。搗羅為末。以豬脂調敷之。
又方。
上以烏牛耳垢。敷之。
又方。
上以牛鼻津。敷之。
白話文:
鼻子是肺的通道,所以肺氣會通達鼻子。如果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氣血循環不通,就會導致上焦產生邪熱之氣,停留在體內不散,向上攻到鼻子,因此造成鼻腔生瘡。
治療鼻腔生瘡、咽喉阻塞、乾嘔頭痛的處方:前胡散
藥材:前胡(去除蘆頭)、木通(切碎)、大青葉、青竹茹、麥門冬(去除心)以上各三分;川升麻一兩、玄參一兩、黃柏半兩(切碎)、川芒硝一兩。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溫服,飯後服用。
治療風熱引起的鼻腔生瘡的處方:滴鼻梔子仁煎劑
藥材:梔子仁、苦參、木通(切碎)各一兩。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用四兩豬油煎煮至香味四溢,去除藥渣,倒入瓷器中,少量多次滴入鼻中。
治療肺部阻塞引起的鼻腔生瘡腫痛的處方
藥材:川大黃(一分,生用)、黃連(一分,去除鬚根)、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
使用方法: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麝香拌勻,用生油調和,塗抹於鼻腔內。
其他治療鼻腔生瘡的處方:
- 杏仁(一分,溫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研磨成膏)、川大黃(一分,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豬油調和後塗抹於鼻腔內。
- 將狗骨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豬油調和後敷貼。
- 將燒過的舊馬蹄鐵研磨成粉敷於患處。
- 將杏仁搗碎成乳狀,敷於患處。
- 將黃柏和檳榔等量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敷貼。
- 將烏牛的耳垢敷於患處。
- 將牛鼻涕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