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2)

1. 辨傷寒脈候

夫脈有陰陽何謂也。凡脈洪大浮數動滑皆為陽也。脈沉澀弱弦微緊皆為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凡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硬者。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

白話文:

脈象有陰陽之分,這是什麼意思呢?凡是脈象洪大、浮而有力、數快、滑利,這些都是陽脈的表現。脈象沉細、澁澀、微弱、弦細、緊硬,這些都是陰脈的表現。凡是陰證而見陽脈者,可以生存。陽證而見陰脈者,會死亡。脈象有陽結和陰結之分,如何區別呢?凡是脈象浮數,能進食而不大便的,這是實證,稱為陽結。過了十七天會發作。(脈象沉遲,不能進食,身體困重,大便硬結的,稱為陰結。過了十四天會發作。

)病有灑淅惡寒者何也。凡陰脈不足。陽往乘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部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入陰中。則發熱。陽脈浮陰脈弱。弱者則血虛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汗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

白話文:

(某些疾病)出現惡寒發抖的症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總的來說,是陰脈或陽脈氣血不足,導致另一條脈氣過盛所致。比如,寸口脈微弱,表明陽脈氣血不足,陰氣就會上侵陽脈,導致惡寒發抖。尺部脈弱,表明陰脈氣血不足,陽氣就會下侵陰脈,導致發熱。

陽脈浮於表,陰脈微弱,微弱的一方通常是血虛筋急。脈沉則說明榮氣微弱,脈浮汗出如流珠,說明衛氣衰弱。榮氣微弱者,

加燒針。若血留不行者。更發熱而煩躁也。脈藹藹如車之蓋者。名曰陽結也。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縈縈如蜘蛛絲者。陰氣衰。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縱。陽脈盛則縱。

白話文:

此外還可以進行灼針治療。假如血流不通暢,則會加重發熱和煩躁。

脈搏浮大而散,如同車蓋一樣,稱為陽結。 脈搏結實有力,像沿着長竿一樣,稱為陰結。

脈搏微弱而散,如同羹湯上的油脂,說明陽氣不足。 脈搏遲緩而細長,如同蜘蛛絲一樣,說明陰氣衰弱。

脈搏綿綿不絕,如同傾瀉的漆水,說明氣血耗盡。 脈搏來往緩慢,時而停止又復來,稱為結。 脈搏來往頻繁,時而停止又復來,稱為縱。陽脈氣血旺盛時會表現為縱脈。

陰脈盛則動。此皆病脈。陰陽相搏。名曰動也。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若形冷惡寒者三焦傷也。病有顫而汗出因得解者何謂也。凡脈浮而緊。按之反芤。往為本虛。故當顫而汗出也。以本虛是以發顫。以脈浮故當汗出得解。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本不虛也。病若欲自解者。

白話文:

陰脈過強就會跳動。這些都是病脈。陰陽交搏,就叫動。陽脈跳動就會出汗。陰脈跳動就會發熱。如果身體寒冷怕冷,那是三焦受到了損傷。有人發抖同時出汗,然後病情得到緩解,這是為什麼呢?凡是脈象浮起且緊密的,按壓後會彈回來。這表示人體本氣不足,因此會發抖和出汗。由於本氣不足,所以會發抖;由於脈象浮起,所以出汗能夠緩解病情。如果脈象浮起且急促,按壓後不會彈回來,這表示本氣並沒有不足。如果這種情況下,病情似乎想要自行緩解,

但汗出爾。不發顫也。又病有不顫而汗出解者何也。凡脈浮大而數。故自汗出而解。又病有不顫不汗而解者何也。凡脈自微。此已曾發汗。或吐下。或亡血。內無津液。陰陽自和。必自愈也。故不顫不汗而解。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患人身涼和者何也。凡有此候。為欲解也。

白話文:

如果出汗了,就不會發抖。還有不發抖卻出汗,病情好轉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來說,脈象浮大而數,所以會自發出汗,病情就會好轉。還有不發抖不出汗,病情卻好轉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來說,脈象細微,這是因為之前已經出過汗,或者嘔吐、瀉下,或者失血,體內津液不足,陰陽自然調和,必定可以自愈。所以不會發抖不出汗,病情也能好轉。傷寒患者發病三天,脈象浮數,體格卻涼爽平和,這是什麼原因?凡是有這種症狀,說明病情即將好轉。

以夜半脈浮而濈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大汗出也。病欲知愈及未愈者。何以知之。凡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疾促(俱)等。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和平。雖劇令愈也。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而病人身體若疼痛者。有須大發汗也。若身不疼痛者。

白話文:

到了半夜,脈象浮而無力,且伴有盜汗。脈象數而緩解,表示病情好轉,能進食。脈象微弱而緩解,表示將有大汗排出。

想要知道患者是否快痊癒了,可以怎麼判斷呢?一般來說,寸口、關脈和尺脈上的三處大小、浮沉、遲速和促迫(都)相等。如果有寒熱,但脈象不緩解,表示陰陽平衡。即使病情嚴重,也能逐漸痊癒。

立夏時節,如果脈象洪大,說明脈象正常。如果患者身體疼痛,需要大發汗。如果身體不疼痛,

不須發汗。汗自出也。當解也。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今脈遲為在臟也。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脾也。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大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沉。此謂調脈。

白話文:

不用讓病人出汗。因為汗液會自己流出,應該幫助他解除病症。寸口脈浮,表示病症在體表;沉,表示病症在體內;數,表示病症在腑臟;遲,表示病症在臟腑。現在脈遲,表示病症在臟腑。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就像經絡記載的一樣。他的病症在脾臟。應該採用瀉下法治療。為什麼這樣知道?如果脈浮而大,表示氣足血虛。現在趺陽脈浮而澀,所以知道脾氣不足,胃氣也很虛。因為少陰脈弦而沉,這叫做調節脈象。

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當知溺膿也。寸口脈浮。浮即為風。緊即為寒。風即傷衛。寒即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鬚髮汗。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即傷胃。數即動脾。此非本病。因下之所為也。大發其汗。又數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

白話文:

所以稱為如常脈搏。如果脈搏變滑而次數多,就表示有膿液積聚。寸口脈浮起表示有風,緊表示有寒。風邪會損傷人體的表衛,寒邪會損傷人體的營血。表衛和營血同時受損,就會出現骨節疼痛,需要用藥發汗治療。趺陽脈遲緩而弱,胃氣正常。趺陽脈浮起表示胃受損,次數多表示脾臟受動。這不是本來的疾病,而是因為經常瀉下導致的。大量發汗,又多次瀉下,導致病人失血。疾病會表現為先惡寒,然後發熱。

無休止時。五月盛熱。欲著厚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即惡寒。陰微即惡熱。此以衣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弱。不能勝冷。故欲著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得勝熱。

白話文:

沒有固定的時候,五月天很熱的時候,卻想穿上厚衣服;十一月天很冷的時候,卻想赤裸身體。這是因為陽氣微弱時,就會畏寒;陰氣微弱時,就會畏熱。所以(夏天用衣服)讓陽氣流汗,(會讓)陽氣更虛弱而大量下降。這樣會讓陰氣更弱。五月時,陽氣在外,胃中虛冷。因為陽氣內虛,無法戰勝寒冷,所以會想穿衣服。十一月時,陽氣在內,胃中煩熱。因為陰氣內虛,無法戰勝熱氣。

故欲裸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脈浮而大。身汗如黏。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未知何臟先受其病。若汗出發潤而喘不休者。此為肺絕也。身如煙燻直視搖頭。此為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大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

白話文:

大小便失禁。胡言亂語,目光反白向上看。這是腎氣極度衰敗的徵兆。但還不清楚到底是哪個臟腑的陰陽先衰竭。如果是陽氣先衰竭,接著陽氣完全耗盡,則臨死前身色會發青。如果是陰氣先衰竭,接著陽氣完全耗盡,則臨死前身色會發紅。腋下溫熱,是因為心下發熱。寸口脈浮大而沉下去,這是大逆之兆。浮脈表示沒有血氣。大脈表示寒冷。寒氣互相衝擊,就會導致腸鳴。醫生卻不知道原因,反而讓病人喝冷水。 大小便遺失。狂語目反視者。此為腎絕也。又未知何臟陰陽前絕也。若陽氣前絕。陽氣後竭者。死必肉色青也。若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死必肉色赤。腋下溫。心下熱也。寸口脈浮大而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即無血。大即為寒。寒氣相搏。即為腸鳴。醫乃不知。反飲冷水。

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饐。趺陽脈浮。浮即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饐。而胃氣虛竭。脈滑即噦。脈浮鼻口燥者。必衄也。諸脈浮數者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食飲如常者。蓄積有膿。脈浮而遲。面熱如赤顫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而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

白話文:

出大汗後,身體帶有寒氣,寒氣就會和熱氣相衝,人就會出現暈厥。足陽明脈浮起,浮表示虛弱,浮虛相衝,就會導致氣機鬱結,而胃氣也虛竭了。脈滑就容易嘔吐。脈浮而鼻口乾燥的人,一定會流鼻血。諸脈浮數,應當發熱,但卻惡寒畏冷。如果飲食如常,則是體內有積膿。脈浮而遲,面部發熱發紅,發抖,六七天後應該出汗而解除病症。但如果再次發熱,就是病情好轉緩慢。脈遲表示陽氣不足。

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寸口脈及陰陽俱緊。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於上名為潔也。濁邪中於下名為渾也。陰中於邪必心慄也。表氣微虛。裡氣不守。故令邪中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項強腰痛脛酸。所為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於上也。濁邪中於下。陰氣為慄。

白話文:

無法發汗型

這種情況下,身體必定發癢。寸口脈和陰陽脈都緊繃。處理方法應當是清除上焦的清邪之氣,下焦的濁邪之氣。清邪之氣侵入上焦稱為「潔」,濁邪之氣侵入下焦稱為「渾」。陰脈被邪氣侵襲,必定會心慌意亂。體表正氣虛弱,內部正氣無法固守,所以邪氣會入侵陰脈。陽脈被邪氣侵襲,必定會發熱,頸項僵硬,腰痛,小腿痠痛。這是因為陽脈中被霧露之氣侵襲,所以說清邪之氣在上,濁邪之氣在下。陰氣被邪氣侵襲,就會發冷。

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里微急。三焦相渾。內外不和也。上焦茀郁。臟氣即相動。致口爛蝕齗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渦(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也。

白話文:

腳和膝蓋發冷。大小便失禁。體表陽氣微弱,體內陽氣鬱滯。三焦混亂,內外失調。上焦陽氣鬱結,臟腑氣機相互影響,導致口舌腐爛生瘡。中焦失調,胃氣上逆,脾氣不運。胃內積聚濁氣,氣血不通。血鬱凝滯。如果衛氣不通,小便會發黃發紅。與體內熱氣相搏,熱氣會沿著經絡遊走,進入臟腑。熱氣所到之處,易形成膿腫。

下焦不和。清涼重下。大便數難。臍腹疼痛。脈陰陽俱緊者。以下焦氣出。唇口乾燥。蜷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傷寒七日以上。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也。傷寒八日以上。大發熱者。此為難治也。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中痛者必欲利也。病六七日三部脈皆大。

白話文:

下焦(泌尿系統)失調,清氣和濕氣沉降。大便次數頻繁且困難。肚臍和小腹疼痛。脈搏陰陽兩部都緊促,這是下焦氣體逸出的表現。嘴脣和口腔乾燥。身體蜷縮起來,腳冰冷。鼻子流鼻涕。舌苔厚滑。不要隨便治療。

傷寒超過七天,患者發熱輕微,手腳溫暖。這是快要痊癒的徵兆。傷寒超過八天,發熱嚴重。這是難以治療的徵兆。如果患者怕冷,必定會嘔吐。如果腹部疼痛,必定會腹瀉。病程六七天,三個部位的脈搏都強有力。

心煩口噤不能言。其人燥擾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風為熱。虛為寒。寒風相搏。則灑淅惡寒也。脈浮而滑。浮為陽。滑為實。浮滑相搏。其脈數疾。此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發熱汗出者。此不可治也。傷寒咳而上氣。其人形損脈散者死。

白話文:

心裡煩躁,嘴巴緊閉說不出話,患者還感到燥熱不安。這是想要發泄的表現。脈象浮而數,浮象代表風,數象代表虛。風主熱,虛主寒,寒風相搏就會出現發冷惡寒的症狀。脈象浮而滑,浮象代表陽,滑象代表實。浮滑相搏,脈搏又快又急,這是衛氣失調的表現。脈象浮滑又快又急,伴隨發熱出汗的,就無法治療了。傷寒病人咳嗽並氣喘,患者身形消瘦,脈象散亂的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