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六 (2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28)

1. 治聤耳諸方

治聤耳。通耳出膿血方。

白礬灰,黃連(去須),烏賊魚骨,赤石脂(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每用半錢。綿裹塞耳中。

治聤耳。出膿水久不絕方。

白礬灰(一分),白龍腦(三分),烏賊魚骨(一分),蒲英(半兩)

上件藥。研細為散。每以半錢。綿裹塞耳。日三易之。

治聤耳。通耳膿水出。日夜不止方。

磁石(一分燒令赤醋淬七遍研),龍骨(一分),白礬灰(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生地黃汁。和捻如棗核大。綿裹一丸塞耳中。日三度易之。

又方。

白礬(二兩),木香(半兩),麻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於銚子內消松脂。和捻為丸。如棗核大。塞耳中。

又方。,楠木(一分燒灰),花胭脂(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取少許。納於耳中。

又方。

地龍(微炒),烏賊魚骨(各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取半錢。用綿裹。塞耳中。

治聤耳。膿血出不止方。

上用車轄脂。塞耳中。膿血出盡愈。

又方。

上用釜下灰。吹入耳中。令滿。良久自出。三上瘥。

又方。

上用白礬燒灰。以少許納入耳中。候乾即瘥。

又方。

上用茶籠子上蚛蛀屑。細研。納少許入耳中。

又方。

上用松脂末。以薄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

又方。

上用石首魚。腦中枕子為末。安耳中。

又方。

上以紅花末。吹入耳中。無花枝葉。亦可用之。

又方。

上以地龍末。吹入耳中。

又方。

上以蒲黃末。吹入耳中。

又方。

上用桃仁。湯浸去皮。研熟。以輕縠裹。塞耳中。

又方。

上以地龍末。及白礬灰。調勻。綿裹納耳中。

又方。

上用桑螵蛸二十枚。燒灰。入麝香少許。同細研。用紙紝子。搵納耳中。

又方。

上以青蒿搗末。綿裹納耳中。

又方。

上以故綿燒灰為末。綿裹納耳中。

白話文:

治療耳道流膿的各種方法

  • 治療耳道流膿,耳朵流出膿血的方法:

將白礬燒成灰、黃連(去掉鬚)、烏賊魚骨、赤石脂(各取一份)這幾味藥材,一起搗碎磨成細末。每次取半錢,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

  • 治療耳道流膿,流出膿水久久不止的方法:

將白礬燒成灰(一份)、冰片(三分)、烏賊魚骨(一份)、蒲公英(半兩)這幾味藥材,一起研磨成散劑。每次取半錢,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一天更換三次。

  • 治療耳道流膿,耳朵膿水日夜不停流出的方法:

將磁石(一份,燒紅後用醋淬七次並研磨)、龍骨(一份)、白礬燒成灰(一份)這幾味藥材,一起搗碎磨成散劑。用生地黃汁調和,捏成棗核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一天更換三次。

  • 另一個方法:

將白礬(二兩)、木香(半兩)、麻勃(一份)這幾味藥材,一起搗碎磨成末。在鍋子裡融化松脂,將藥末和松脂混合捏成棗核大小的藥丸,塞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楠木燒成灰(一份)、花胭脂(一份)這兩味藥材,一起細磨成散劑。每次取少量放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地龍(稍微炒過)、烏賊魚骨(等量)這兩味藥材,一起搗碎磨成末。每次取半錢,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

  • 治療耳道流膿,膿血流個不停的方法:

用車軸上的油脂塞入耳中,等膿血流盡就會痊癒。

  • 另一個方法:

用鍋底的灰吹入耳中,讓灰填滿耳朵,過一會兒灰會自己出來,重複三次就會痊癒。

  • 另一個方法:

用白礬燒成灰,取少量放入耳中,等乾了就會痊癒。

  • 另一個方法:

用茶籠子被蟲蛀的屑,細磨後取少量放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用松脂末,用薄棉布包成棗核大小,塞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石首魚腦中的枕骨磨成末,放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紅花末吹入耳中,沒有花,用紅花的枝葉也可以。

  • 另一個方法:

將地龍末吹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蒲黃末吹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桃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搗爛成泥,用薄紗布包好,塞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地龍末和白礬灰混合均勻,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桑螵蛸二十個燒成灰,加入少許麝香,一起細磨,用薄紙捲成紙捻,沾取藥末放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青蒿搗成末,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

  • 另一個方法:

將舊棉花燒成灰,磨成末,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